沐盟人物誌:與時俱進 新時代金融人的選擇 下

上一篇與姚清高先生聊了過去的故事,今天我們繼續與姚清高先生就現在與未來繼續探討。

橫跨銀行、私募:更廣闊的視野

記:您怎麼看待現在的投資行業?

姚: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說資本寒冬,我覺得這是因為很多公司和投資人還在沿用5年前的思維模式和投資方法,也就是像“撒胡椒麵”一樣的廣撒網投資。比如拿出1個億,投到十多家甚至幾十家公司,若有兩三個企業上市,就能回本甚至實現盈利。但其中的問題在於,這種投資模式並不聚焦。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這種投資模式則需要改變,否則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被投企業的不負責任。

沐盟人物誌:與時俱進 新時代金融人的選擇 下

作為專業的投資機構,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聚焦點,有自己專長的投資方向,選擇一個產業來進行深耕,這樣才能打通產業的上下游。剛才說的廣撒網的投資方式為什麼會失敗,原因在於,如果不是打通整個產業,而是隻投了一個行業的一家或若干家企業,它們死掉的概率其實非常大。

但如果是投行業,將整個產業鏈上下游都抓在手裡的話,就能保證較高的成功率。這就是投行業和投公司的區別,它們對於未來的把控能力是不同的。而我們的FBI模式就是要通過鏈式持股,選中一個行業來進行佈局,將資源整合起來,這樣的競爭力當然更強大。

沐盟人物誌:與時俱進 新時代金融人的選擇 下

另外,風險也很重要。我認為不確定的事物才會構成風險,當我們看準了趨勢,對未來發展方向有著基本確定的把握時,我們投資的企業面臨的風險就很小,甚至不會有風險。

寄語年輕人:堅持很重要

記:從您現在的立場出發,如果集團要繼續吸引像您一樣的金融精英的話,應該怎麼做,從哪些方面去努力?

姚:第一,我們的理念。

第二,我們的發展戰略。

第三,我們的發展趨勢。

還可以再加一條,就是對人才的渴望,追求人才的態度。

這樣的話是絕對能吸引到優秀人才的。如果只是把未來描述得很清晰很誘人,但沒有讓別人感受到對他們的尊重和渴望,這是不行的。所以要多與優秀的人才交流,共同描繪未來的美好圖景。當別人覺得沒有隔閡、對公司非常認可的時候,那麼接下來的一切就是水到渠成了。

沐盟人物誌:與時俱進 新時代金融人的選擇 下

而且我相信,隨著金融和產業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瞭,憑著我們對這一趨勢的獨到把握與深刻認識,我們公司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慕名前來。這也是一個公司在發展中所必須要經歷的階段,前期我們做強自己吸引人才,到後期就是人才主動來加入我們。

記:您從金融行業進入到股權投資這個領域,離實業和科技更近了,會有不適應的地方嗎?還需要繼續加強學習哪些方面的知識?

姚:其實是非常適應,因為這是我喜歡做的事情。在學習這方面,我們這個行業每天都需要更新知識、保持學習,包括最新理念和行業動態等等。

沐盟人物誌:與時俱進 新時代金融人的選擇 下

比如,最近的政治經濟變動特別迅速,一天不更新資訊,就可能無法跟別人聊天了,別人說的新聞我不知道,那就說明我偷懶了。學習是每天必須都要完成的任務,是一個永不間斷的過程,無論工作再忙、時間再緊都要堅持。之前我們都說活到老學到老,在我看來,想要活到老就必須要學到老。這就是學習能力,始終讓大腦動起來,吸收新鮮知識,這才是延緩衰老的最佳方法。

記:再問一個最近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對於很多剛剛步入職場或者即將步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其實“我是誰、我要去哪”的問題也是一個非常關鍵而緊迫的問題。您作為前輩,又經歷過職業角色轉換,能為年輕人們提供一些指導和建議嗎?

姚: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其實都面臨一個落差的問題,只是把第一份工作當作一個跳板,想要往更高處跳,但內心深處其實對於自己的生涯目標根本沒有清晰的規劃,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沐盟人物誌:與時俱進 新時代金融人的選擇 下

對此我給出兩點建議:

第一,跟對人、做對事。如果你認可一個人、並對一個行業感興趣,那就踏踏實實去做。

第二,要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僅不能取得進步,也白白浪費了大好的青春時光。既然選定了這條路,就堅定地走下去。

年輕人剛開始的工作可能薪資和職位都不高,但如果能學到很多東西,這種情況下,堅持和沉澱就顯得特別重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真正的差距實際上是積累出來的。剛畢業的年輕人,其實起點都差不多,但是在工作5年、8年、甚至10年以後,這種差距就慢慢體現出來了,而且會特別明顯。

記:最近的很多調查報告也說明了問題,90後的第一份工作在職時間已經從80後的4年左右降到了1年以內。

姚:對,這也跟整個大環境有關,年輕人文化就是這樣。所以就越發凸顯了選對方向和堅持的重要性,而且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跟我們投資的道理也一樣,要先選好賽道,然後看準時機進入,最後還要能守得住,在恰當的時候退出。


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

記:您來到沐盟後,遇到的最讓您感動或者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姚:應該是我2017年剛來公司不久過生日的時候,吳總記得非常清楚,和其他很多人一起為我舉行了一個小的慶祝。雖然很簡單,但是我很感動,因為細節之間見真心。

現在我對我的團隊也是這樣,以真心對待他們,感動,激勵,安慰。工作歸工作,人與人之間相互的溫情不能少,這是企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沐盟人物誌:與時俱進 新時代金融人的選擇 下

生活中的姚清高

我管理方面沒有太多的行政命令,而是以更加靈活的方式來展開。這主要是因為團隊成員都很優秀,自主性很強,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在員工認可公司理念、有自我驅動意識的情況下,管理其實非常輕鬆,甚至都可以說不是管理,而是互相合作,我把他們都看作是我事業上的合夥人。因此,我平時很注意權力下放的問題,進行扁平化管理。

大家來到一個團隊,首要的問題就是要使自己獲得成長。而作為管理者,就是要讓員工們獲得成長,有成就感。再有就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實現財富自由。這反過來又會推動整個公司價值的實現,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記:您怎麼定義精英?

姚:首先,思維要開放、包容,能夠接受新的不同的理念,然後去思考辨別。

第二,事業要足夠大、足夠成功。一個非常具體的指標當然就是收入。

第三,是個人的幸福指數,如果一個人擁有前兩者,但整天唉聲嘆氣,無法傳達任何一點點正能量,那也不能算作精英。

沐盟人物誌:與時俱進 新時代金融人的選擇 下

真正的精英一定是樂於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想法,在自己成功的同時也為社會傳遞價值、帶來貢獻。也就是說,除了自己的成功,也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這也是沐盟集團一直在強調的,能為社會發展和中國產業升級做出什麼樣的貢獻。我們古人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這個意思,在自己成功、力所能及的時候,要為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個人的成功一定是取之於社會的,那麼也要懂得回報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