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一批重點建設的理工類院校,各自的命運後來又如何?

最早一批重點建設的理工類院校,各自的命運後來又如何?

文|劉冷絲

欄目|絲說教育改革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我國在改革開放的1978年也開始了高等教育革新,其中就重點建設50餘所理工類院校。40年已經過去了,這些高校如今發展如何,現狀如何?

其一,最早一批理工科院校被確立為全國重點大學的情況。

最早一批重點建設的理工類院校,各自的命運後來又如何?

中國海洋大學

第一個層次的院校有21所,分別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化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已經合併入武漢大學)、長春地質學院(吉林大學)、北京郵電學院(北京郵電大學)、華業農業機械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武漢測繪學院(併入武漢大學)。

第二個層次的院校有18所,分別是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學院(現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併入武漢理工大學)、華東工程學院(南京理工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現併入重慶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西北電訊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河北電力學院(華北電力大學)、華東石油學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北京化工學院(北京化工大學)、上海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長沙工學院(現國防科技大學)。

最早一批重點建設的理工類院校,各自的命運後來又如何?

北京交通大學

第三個層次的院校有16所,分別是大慶石油學院(東北石油大學)、四川礦業學院(中國礦業大學)、阜新煤礦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吉林工業大學(併入吉林大學)、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燕山大學)、鎮江農業機械學院(併入江蘇大學)、大連海運學院(大連海事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上海紡織工學院(東華大學)、西北輕工業學院(北京工商大學)、陝西科技大學、武漢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

其二,不同的理工科院校可以劃分為多種發展模式,結果也是多種多樣。

最早一批重點建設的理工類院校,各自的命運後來又如何?

哈爾濱工程大學

部分以前的理工類院校走的是綜合性發展道路,比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這些高校牢牢抓住了理工類學科和專業的特色,同時大力發展人文和社會學科,讓文理學科較好地在高校裡融合。如今,這幾所大學也都成長為國內頂尖級高校,在國際上也有著重大的影響。

有的高校如今成長為行業內頂尖級高校,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這些高校不僅綜合實力強大,也都在本行業內成為“領頭羊”。

最早一批重點建設的理工類院校,各自的命運後來又如何?

合肥工業大學

當然,部分高校未能很好地抓住機遇,如今的發展結果並不是很好,比如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燕山大學)、鎮江農業機械學院(併入江蘇大學),因為種種原因,這些高校錯過了985和211工程建設,如今只能算是省屬重點大學。

其三,建設重點大學需要有良好健康的教育生態環境。

任何競爭機制是為了讓內生性變量產生最大化的效能,但不能只談競爭不談合作,不可盲目的評選出第一,造成高校之間壁壘分明的局面。一流大學 一流學科不應該靠孤軍奮戰來產生,否則這種競爭產生出的重點大學模式將毫無可取之處。

最早一批重點建設的理工類院校,各自的命運後來又如何?

南京理工大學

各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明白競爭在這一層面上的含義,當然必須是有序的競爭,而非無序競爭——比如挖人家的人才的牆角等等。

同時,政府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合作中的競爭,促進高等教育的優質進化。

敬告|劉冷絲所有文章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同時嚴正聲明『非法轉載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