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定窯孩兒瓷器枕,爲何能成爲國寶,原因是這樣!

在古代,聰明的匠人們靠著勤勞的雙手,燒製了不少精美的瓷器,創造和改變了當時的生活。但少有人會想到,他們憑藉著生活經驗製造出的一樣東西,在今天卻成了我們的一件國寶,而且相傳還能治療老花眼。這到底是“智慧”還是“傳說”呢?下面就讓小編給您揭秘。

宋朝定窯孩兒瓷器枕,為何能成為國寶,原因是這樣!

宋朝定窯孩兒瓷器枕,為何能成為國寶,原因是這樣!

宋朝定窯孩兒瓷器枕,為何能成為國寶,原因是這樣!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也許很多讀者都不會想到,這件國寶竟然是一件瓷枕,叫做定窯孩兒枕,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古人以瓷器做枕頭,最早開始於隋朝,在唐宋時期最為流行,而瓷枕的造型也頗為豐富,但最多的還是“孩兒枕”,顧名思義就是做成嬰兒的模樣,也有著“得子”的寓意,所以備受推崇。到宋朝時期,我國的制瓷工藝已經領先於世界,成為最大的瓷器出口國,其中以河北定窯的白瓷最為出名,而故宮博物院的這件“孩兒枕”就出自於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定窯。

這件定窯孩兒枕,較之我們現在用的枕頭體型偏小,長30釐米,寬11.8釐米,高18.3釐米。而在工藝方面,它遠超現代科技生產的瓷器,尤其是對嬰兒的神態和天性的塑造,簡直到了傳神的境界,彷彿賦予了它生命的溫度,而不再在一件冷冰冰的瓷器。也許讀者就有疑問了,再有溫度的瓷器也是硬的呀,這樣枕起來會舒服嗎?而這正是瓷枕的神奇之處。

宋朝定窯孩兒瓷器枕,為何能成為國寶,原因是這樣!

其實在瓷枕出來之前,古人還用過玉枕,但是玉價不低,不是誰都能用得起的,所以當瓷枕出現,就迅速地“火”了!對比這兩種質地的枕頭,“硬”是共有的特徵,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清涼”。

玉枕和瓷枕質地溫潤清涼,可以帶走腦部的“火氣”,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古人又沒有空調,所以全靠玉枕降溫,腦袋清涼了,身體自熱也就不熱了。時間一長,玉枕和瓷枕帶走身體“火氣”的同時,還起到了明目益睛的作用,對改善視力有很好的效果。至於“硬”和“不舒服”這類問題其實就因人而異了,就好比是有的人喜歡睡席夢思,有的人卻喜歡睡硬床板(小編在上學的時候就喜歡枕著漢語大詞典睡覺,感覺還不錯哦!)。最關鍵的是,這瓷枕可以改善視力,即便是硬一點,也總比患上“老花眼”要好!那麼關於瓷器枕頭能治療老花眼科學嗎?

宋朝定窯孩兒瓷器枕,為何能成為國寶,原因是這樣!

這一點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首先“老花眼”等眼疾,是眼部神經和肌肉過度收縮及勞累所致,而使用較硬一點枕頭,可以按摩頸部和腦部肌肉,從而起到預防肌肉萎縮,對眼部疾病問題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其次就是,製作瓷枕的原料中有少量的(天然含有或者人工添加)寒水石,這是一種廣泛分佈於自然界中的稀有礦物質,具有良好的清熱瀉火功效,也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其性大寒,幫名寒水石,有清熱涼血之功效”,而在我國的《中華醫學大詞典》中也有記載說:“(寒水石)治老人風熱,內熱,目赤,頭痛等症”。因此瓷枕就可以清熱去火,改善睡眠,達到明目益睛的作用。

宋朝定窯孩兒瓷器枕,為何能成為國寶,原因是這樣!

宋朝定窯孩兒瓷器枕,為何能成為國寶,原因是這樣!

所以可見,枕瓷器枕頭睡覺,這是古代先民們流傳下來的智慧,而不是傳說。只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更加的富足,各種改善睡眠的東西不斷出現,而對於像老花眼這樣的眼部問題,也有更加科學的方法進行預防和治療,但不管怎麼說,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古人能有如此成就,也著實讓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