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下發生了什麼?美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3.6%

贸易战下发生了什么?美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3.6%

深圳市深南大道

港媒稱,改革開放40週年,伴隨著深圳特區發展起來的還有電子行業。近年,蘋果、微軟、高通、英特爾等跨國公司積極在深圳設立研發機構、技術轉移機構和科技服務機構,與深圳供應鏈體系深度融合,與中國的企業互惠互利。

據香港《大公報》10月22日報道,今年4月,英國ARM的中國合資公司在深圳掛牌,將依託ARM全球創新生態體系和技術標準,結合中國市場需求研發銷售世界先進的人工智能等各類集成電路設計知識產權產品。未來助推深圳成為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全球十大半導體元件供應商美國安森美集團旗下的深圳南山安森美半導體有限公司,在深圳研發製造的高精尖產品主要為華為、蘋果等公司旗下的智能手機、雲計算、5G等業務服務。

南山安森美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濤透露,公司還啟動了研發電動汽車逆變模塊,這種電動汽車逆變裝置是美國安森美集團的重頭項目之一。一方面是滿足如特斯拉這樣的國際客戶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服務吉利、北汽等中國企業,公司看好電動汽車在中國的應用市場。

逆勢搶灘 近萬外企落戶深圳

報道稱,今年以來,儘管國際貿易投資環境不確定性增多,但外商對中國投資熱度不減。以深圳為例,外商逆勢“搶灘”深圳,今年前8個月,新設外商投資企業9724個,同比增長186.25%。專家認為,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看好中國內地廣袤市場的外資不可能不關注深圳的投資機會,而營商環境的優化、產業體系的完整高效無疑也使得深圳成為貿易戰背景下外資加碼中國的“避風港”。

報道稱,國慶節前,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發出了“實施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信號,部署推動外商投資重大項目落地、大力保護知識產權等開放措施,無疑將有利於在華投資外企。

外資不撤反加碼

報道稱,外商投資數據方面折射出內地吸引外資的良好態勢。今年1-8月,內地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1331家,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吸收外資額5604.3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美國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3.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6.3%,這體現中國擴大開放的政策發揮了穩定外資的積極作用。近日,《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再次重申了中國將堅定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的立場,並從保護外國投資者合法權益、創造平等競爭市場環境、建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等方面釋放了明確信號。

據深圳經貿信息委數據,2018年上半年,深圳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6947個,增長169.58%;實際使用外資40.5億美元,增長20.48%。商務部經貿政策諮詢委員會專家林至穎認為,貿易戰背景下,外資逆勢佈局中國,是國家持續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是外資期盼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使然。他認為深圳創新能級提升,吸引全球資源;營商環境優化,帶來投資加碼;產業體系完整高效,利於外資實現迭代升級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