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紅色和白色土豆

在大興安嶺林區,有一種食材,一天不吃飯不香,幾天不吃心發慌。這食材可以燉著吃、炒著吃、拌著吃……百變吃法,百種口味,百吃不厭。這種食材就是大興安嶺人從開發建設到現在都是餐桌上“當家”的——土豆。

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起土豆

土豆是林區人家家飯桌上的常菜。早期,林區開發建設初期時,物資匱乏,蔬菜特別少,一些白菜、大頭菜都是稀罕物,只有這土豆最容易種植、收穫,最容易保存也最容易填飽肚子。燉土豆塊、炒土豆絲、烙土豆餅……幾乎沒有一天不上餐桌。沒到飯點,飢腸難耐的孩子,就著生火的爐子在上面烤土豆片,或是從烀著的豬食鍋裡摳出幾個帶皮的土豆,或者埋在火炭灰裡燒幾個,都能填滿肚子,吃的香氣四溢。最“高級”的吃法首選土豆餅。把土豆擦成絲,放點白麵、蔥花、鹽,在塗好油的鍋裡攤成薄餅,待下面煎成金黃色,再翻過來煎另一面。這金黃的、帶著油星的土豆餅真是那個年代裡最誘人的美食。如果進家門就能聞到媽媽烙土豆餅的香味,那是最愜意不過的事了。

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馬鈴薯煎餅帶酸奶

過去,沒有人深究土豆到底有什麼營養,只知道這是家家地窖裡都有的吃食,不管孩子們怎麼“禍害”,家裡大人都不會管。記得有一年,我家小地窖的土豆被風哨了,被吃出甜味後,那絲絲的甜味誘惑著孩子們的味蕾。大哥更是放學回家,屁股後面跟一幫,他們競相跳入地窖,專挑挨著外牆近的土豆,洗吧洗吧就吃,還互相比哪個的土豆更甜。嚐到那個的土豆甜後,幾個孩子就搶起來。對於物質匱乏的年代,對於沒有任何零食的孩子們來說,嚼著這清脆的土豆、品嚐其中似有還無的甜味,誰顧得上唇齒間留著的澀澀澱粉味呢。

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土豆絲捲餅

有一年開春,不知哪個人無意中發現村子西面的大地裡,有很多前一年秋天沒起乾淨的土豆。一時間,全村的大人個個扛著二齒子,出去遛土豆。當然,溜回來的都是凍了的黑土豆。這黑土豆可以餵豬,也竟有手巧之人,琢磨起如何吃這黑土豆,有切成片,焯一下,炒著吃的,也有烙成餅的。那時候,有了這意外收穫,人們的心裡是多麼滿足。

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還有的人家,糧食不夠吃,就上頓下頓都是土豆。這土豆真真是“救命”的“糧食”呢。在那個年代,假如沒有土豆這種食物,真不知道日子會咋過。哪一家不種、哪一家不吃、哪一家能缺呢?對於林區人來說,哪一個沒種過土豆,哪一個沒起過土豆,哪一個沒為了多收點土豆去撿過糞、扛過鋤呢?何況,這土豆就是個“皮拉”的物種,不挑土質、不挑氣候,播下種,總能收穫!

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馬鈴薯花開

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土豆之惑

有消息報道,一個3兩重的馬鈴薯,維生素C的含量相當於10個蘋果,4個西紅柿;維生素A含量相當於兩個胡蘿蔔;鉀含量相當於4個香蕉;花青素含量相當於4個草莓。而且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品質高,有助於清理腸道。土豆澱粉熱量低,進入腸胃後消化速度較慢,因此耐飢,不易發胖。怪不得那個年代它能填飽我們的肚子,怪不得沒有吃到鮮見的西紅柿、西蘭花,怪不得沒有香蕉、蘋果……我們也能健康成長呢!

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炸薯條

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最近這二十多來年,林區的生活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冬天,人們的餐桌上也能見到新鮮的蔬菜。但是,老一輩和60後、70後們,還是對土豆情有獨鍾,但凡有一小塊地,也用來種點土豆。就是挑食的90後、00後,也沒有厭煩的,琢磨著新吃法。所以啊,可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排骨土豆

大興安嶺人告訴你:“別拿土豆不當乾糧!”

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