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需要雲計算麼?答案可能有些扎心!

前言

我們對於“雲計算”的觀察已經持續了超過十年。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以“雲計算”領域的從業者自居,從自上而下的角度,憧憬著其所能帶來的無限前景。但隨著我們切換為傳統企業視角,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視角時,我們發現,似乎雲計算離“普降甘霖”還是有些遠。

十年來,圍繞雲計算衍生了太多的技術和應用,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均與雲計算密不可分。但企業作為雲計算產品的最終買單者,應該更希望深入瞭解一些實情,而不是聽到很多“雲裡霧裡”的概念炒作。

那麼,中小企業真的需要雲計算麼?

中小企業需要雲計算麼?答案可能有些扎心!

雲計算的一些概念

我們常說的企業信息化是指通過部署使用計算機技術來提高企業的生產運營效率並降低運營風險和成本。

以前,不同的企業需要有自己的企業信息化系統,而云計算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無須建設即可直接使用的企業信息化服務。企業信息化服務根據作用不同,可以分為IaaS、SaaS、PaaS三類,可以對應雲計算服務的三種類型。

  •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這一類服務的適用對象是需要利用互聯網向其用戶提供服務的企業。例如企業有自己的網站需要讓用戶訪問、企業有自己的APP或微信小程序需要讓用戶使用等等。以前,企業需要購買服務器,租用帶寬和機櫃,成本較高、週期較長、維護成本也較高。而云計算的IaaS服務,可以讓企業將自己的互聯網業務(網站、APP、微信小程序等)直接部署到雲服務器上,省時省力省錢。
  • SaaS:軟件及服務。這一類服務可以看作是企業軟件的“網絡版”。Word、PowerPoint、Photoshop等單機運行的軟件,通常安裝相對麻煩且價格較貴,並且不易於更換電腦使用(需要兩臺電腦都安裝了這個程序,且需要通過U盤等來傳遞文件);而云計算的SaaS服務,可以讓企業(員工)直接基於網絡,像訪問網站或使用APP一樣使用相應的企業軟件。如作為最早出現的SaaS服務之一,Salesfoce就是一款基於互聯網的CRM(客戶關係管理)SaaS軟件。
  • PaaS:平臺即服務。隨著互聯網業務越來越多,很多業務不是用於供個人用戶使用,而是提供給企業作為其服務的補充的。例如支付(由支付類公司開發,向其他公司提供支付通道)、驗證碼(由通信類公司開發,向其他公司提供短信驗證碼下發服務)、語音識別(由語音識別技術公司開發的,向其他公司提供語音轉文字服務)、用戶身份(由擁有社交關係的公司提供,向其他公司提供用戶身份認證)等等。這些服務通常以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的形式,基於某個PaaS平臺提供給有需要的企業。這樣,這些企業就無需再自己開發這樣的功能了(避免重複造輪子),而可以直接使用這些API(常稱為“第三方API”)來開發自己的應用,而通常企業開發的應用也會發布在這個平臺上。典型的可以將微信小程序體系看做一個PaaS平臺,企業基於微信提供的API開發自己的小程序應用,併發布在微信小程序平臺上供用戶使用。

由於面向企業的服務不同於面向個人的服務,很多企業非常重視自己的數據安全,因此雲計算的部署方式可以有如下幾類:

  • 公有云:即在公開的互聯網上向企業提供雲計算服務,企業所使用到的服務功能以及使用這些服務功能所產生的企業數據都保存在雲服務器上。通常來說,對於中小企業,使用大公司的公有云服務,是不會存在安全問題的,也不會涉及到用戶數據外洩的。
  • 私有云:即在企業內部的網絡上提供雲計算服務,企業所使用到的服務功能以及使用這些服務功能所產生的企業數據都保存在企業內部的服務器上。私有云模式比較適合本身有龐大的服務器集群,但需要借用雲計算技術來提升其IT資源管理效率並降低成本,如銀行、運營商等。
  • 混合雲:即在公開的互聯網上向企業提供雲計算服務,但企業使用這些服務所產生的全部或部分數據會保存在企業內部的服務器上。混合雲模式由於對數據的保護更為充分,因此適合那些對數據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公司。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最常用的是公有云SaaS服務(例如使用協同辦公App釘釘)和公有云IaaS服務(例如企業購買阿里雲的雲服務器以放置企業網站或部署小程序的後臺應用)。

中小企業需要雲計算麼?答案可能有些扎心!

雲計算的一些特點

無論IaaS、SaaS或PaaS,雲計算服務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 基於網絡:所有的雲計算服務都是基於網絡來使用的。
  • 自助服務:通常企業開通和租用雲計算服務都是可以自主完成的,無需太多專業知識
  • 服務可計量:無論何種雲計算服務,作為一種商品,都是可以計算出準確的使用量的。例如IaaS用了多少CPU、存儲空間或帶寬;SaaS用戶軟件多少天;PaaS調用了多少次第三方API等。
  • 彈性使用: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擴充或縮減雲計算服務的使用規模。例如購買IaaS服務的企業部署了自己的網站,如果自己的網站流量突然增大了(如因舉辦活動,用戶訪問量激增),那麼可以隨時增加雲服務器CPU及帶寬,而當網站流量變小後,可以雲服務器降低CPU和帶寬。
  • 按量付費:使用雲計算服務通常可以像使用媒、電、燃氣等一樣,根據使用量來付費。

此外,計算通常都是基於所存儲的數據的,所以雲計算服務系統中通常都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儲設備。而作為雲計算延伸感念的“雲存儲”,也體現了無論何種雲計算服務,其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透過任何可連網的裝置連接到雲上方便地存取數據。

中小企業需要雲計算麼?答案可能有些扎心!

雲計算對中小企業有沒有價值

雲計算有著堅實的技術基礎和應用基礎,其價值已經在幾乎每個互聯網巨頭公司以及大型企業中得到了驗證。對於降低企業IT資源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但云計算在中小企業領域的應用,顯然還有巨大的空間,或者說發展速度顯然還不能讓諸多雲計算領域的巨頭或創業公司包括資本感到滿意,尤其是涉及到需要投入一定成本的深度應用。

畢竟,中小企業的企業信息化投入本就不高,所以似乎不太存在藉助雲計算來降低成本的問題,甚至於可能由於採用了雲計算服務,反而會增加投入,但不一定能直接(或短時間內)帶來企業銷售利潤的顯著提升。也許中小企業寧願多花一些錢在微商、營銷或推廣,這些似乎可以短期產生效果的服務上面吧。

所以,這些年,我們看到,從最早直接售賣雲計算服務開始,互聯網領域一直在培育傳統企業的雲計算市場,包括面向傳統企業的互聯網科技服務市場。

當發現傳統企業對雲計算的理解和應用有限時,於是開始推大數據,希望傳統企業可以在經營過程中多產生數據,並且要重視和利用數據資產。而企業數據的產生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於各種雲計算服務,因此將可以變相提升中小企業對雲計算服務的需求。

當發現傳統企業缺乏對數據進行自主應用的能力後,又開始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大布局力度,因為要想有人工智能,那必然需要數據,而人工智能本身也需要有極強的雲計算能力做後盾。

而目前看,似乎人工智能也存在一定的虛火。

那麼,到底是整個互聯網科技領域在做一件確實對傳統中小企業意義不大的事?還是傳統中小企業沒有做好全面迎接雲計算、迎接互聯網科技的準備?

結合之前我們發佈過的一些關於傳統中小企業轉型的文章,以及互聯網時代實體經濟發展趨勢的文章,似乎我們需要另外問一個含有悲觀預測的問題,未來還會有很多能夠獨立拓展市場的傳統中小企業麼?

例如,身邊的小餐館消失了,連鎖品牌餐飲越來越多;小水果店消失了,連鎖水果店越來越多;小服裝廠(品牌)消失了,很多淪為了大品牌的代工廠。

也許,雲計算可能對於中小企業的價值確實是有限的,而只是對於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才有價值。但似乎,哪些中小企業率先擁抱互聯網科技,擁抱包括雲計算在內的“互聯網生產力”,來提升自己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哪些中小企業才能轉型成功,而不再成為“中小企業”。而那些始終無法被“教育”的中小企業,可能會逐步被市場所淘汰,最終,討論如雲計算之類的互聯網科技對傳統中小企業是否有意義,也就成為了一個不需要答案的問題了。

中小企業需要雲計算麼?答案可能有些扎心!

結束

受限於篇幅和發佈平臺,以上僅是我們針對這一話題進行的簡單解讀。並且,不同企業根據所處行業、所在地域、自身業務特點等,受到來自互聯網產業影響的程度也會不同。我們會持續觀察這一市場,並非常願意與大家繼續深入探討。

有任何意見和建議,可與我們回帖互動。

本文系“科技無憂網”原創,如轉載請附出處(ID:kejiwuyoucom)。解讀互聯網科技,說人話,講乾貨,接地氣,助傳統企業員工正確認知互聯網,助傳統企業實現低成本低風險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