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應該永遠記住那些英雄的部隊,所有的英雄不應該隨時間而遺忘

中國人民解放軍每一支英雄的連隊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經典戰例,如第46師第136團第9連,它的稱號是“平型關大戰突擊連”,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抗擊日寇的第一次大捷;又如第112師第335團第3連,它的稱號是“松骨峰英雄連”,他們阻擊美軍退路,全連打得僅剩八人都沒有後退;再如第123師第367團,它的稱號是”塔山守備英雄團“,他們為了阻擊敵人增援錦州,與數倍之敵浴血拼殺,死守不退……每一支有稱號的英雄的部隊都為了國家捨生忘死的戰鬥過,都應該被所有中國人銘記,而不是隨著時間被遺忘。

歷史應該永遠記住那些英雄的部隊,所有的英雄不應該隨時間而遺忘

上甘嶺戰役圖片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支不是很有名的部隊,但是它的戰例同樣的精彩,它的名字叫”大渡河連“。

”大渡河連”的前身是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一師一團一營二連,最早誕生於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是中國工農紅軍最早的起家部隊。他們先後參加了井岡山會師,五次反圍剿等重大戰役。

為什麼會被世人稱作“大渡河連”呢?這是根據他們的戰績來說的。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長征從雲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後,沿會理至西昌大道繼續北上,準備渡過大渡河進入川西地。

1935年5月24日晚,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第一師第一團,經80多公里的急行軍趕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順場。此地由川軍2個連駐守,渡口有川軍第二十四軍第五旅第七團1個營築堡防守。當晚,紅一團由團政治委員黎林率第二營到渡口下游佯攻,團長楊得志率第一營冒雨分3路隱蔽接近安順場,突然發起攻擊,經20多分鐘戰鬥,擊潰川軍2個連,佔領了安順場,並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安順場一帶大渡河寬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聳立。在紅軍到達之前,川軍第五旅第七團1個營搶佔了這一地區,正在構築工事,憑險防守。情況對紅軍十分不利。

歷史應該永遠記住那些英雄的部隊,所有的英雄不應該隨時間而遺忘

紅軍強渡大渡河

在25日晨,紅一團開始強渡大渡河。紅一團第一營營長孫繼先先後從第二連挑選出17名英勇的戰士組成渡河突擊隊,連長熊尚林任隊長,由帥士高等4名當地船工擺渡。

在戰前,先遣隊首長親自交代任務,一起制定渡河方案,並強調這次渡河,關係重大,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難,堅決完成此次人物,為全軍打開一條通向勝利的道路。

7時,強渡開始,岸上輕重武器同時開火,掩護突擊隊渡河。炮手趙章成兩發迫擊炮彈命中對岸碉堡。突擊隊分成兩批,熊尚林帶領第一批8人先渡河,孫繼先帶領第二批8人再渡河。十八名勇士冒著川軍的密集槍彈和炮火,在激流中前進。

當紅軍的戰船快接近渡口時,川軍拼命向渡口反衝擊,十八名勇士戰勝了驚濤駭浪,衝過了敵人的重重火力封鎖網,終於登上了對岸。

歷史應該永遠記住那些英雄的部隊,所有的英雄不應該隨時間而遺忘

紅軍渡船

敵人見紅軍衝上來了,便拼命往下甩手榴彈。但是智能雙全的紅軍戰士們,利用又高又陡的臺階死角作掩護,沿臺階向上猛烈衝殺。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們擊退了川軍的反撲,控制了渡口,此刻,我們兩批登陸的勇士接上了,十八個勇士一起衝上去,十八顆手榴彈一齊扔出去,十八挺花機關槍一齊打過去,十八把大刀一齊在敵群中飛舞。號稱"雙槍將"的川軍被殺得敗不成軍,拼命向北邊山後面逃。我們渡河的勇士完全控制了大渡河北岸。

歷史應該永遠記住那些英雄的部隊,所有的英雄不應該隨時間而遺忘

十八勇士強渡大渡河

下面讓我們記住這18位英雄的名字,他們分別是:營長孫繼先,二連連長熊上林,二排排長羅會明,三班班長劉長發、副班長張表克,戰鬥員張桂成、蕭漢堯、王華停、廖洪山、賴秋髮、曾先吉,四班班長郭世蒼、副班長張成球,戰鬥員蕭桂蘭、朱祥雲、謝良明、丁流民、陳萬清。

如今,英勇的“大渡河連”於一九九三年三月被編入駐香港部隊,進駐香港三年以來,大渡河連始終保持人民軍隊本色,"使命重於泰山,形象重於生命",無論在軍事水平、文化素質、遵守紀律及完成任務方面,都有非常優良的表現,因此在六月獲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授予二連"香港駐軍模範紅二連"稱號,對連隊來說,這是最高的榮譽。

歷史應該永遠記住那些英雄的部隊,所有的英雄不應該隨時間而遺忘

英雄的部隊

英雄的部隊始終是國人的驕傲,願英雄的傳承能永遠流傳下去。同時,我們應該永遠銘記是這些英雄撐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