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本溪水洞位於本溪縣境內,距本溪市35公里的東部山區太子河畔,是數百萬年前第三世紀後期形成的大型石灰岩沖水巖洞。這裡風光十分秀美,以洞奇、石異、水幽而著稱。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水洞由三洞組成。主洞是一條長達5800米的地下衝水溶洞,也是目前發現的世界第一長的地下衝水溶洞,現已開發2800米,被譽為‘天下奇觀’。輔洞為旱洞,現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覽館,再現了億萬年古生物的進化過程。此外,還有一個洩水洞。如今,水洞連同周圍的溫泉、廟後山、 關山門、湯溝和鐵剎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區。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水洞的洞口坐南朝北,上面刻著的‘本溪水洞’四個大字是1983年,薄一波同志遊覽本溪時親手題寫的。這裡是古文化遺址。考古學家在這裡發掘了大量的石器、磨製陶器等文物,說明遼東先民早在1萬年前就曾在這裡生息繁衍。水洞大廳也叫迎客廳,可容納千人以上。迎客大廳與三洞相連。右側的事旱洞,左側的是洩水洞。正前方的是水洞。這裡是旱洞,呈橢圓形。這裡建成了古生物宮,展示了古生物的進化演變過程。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水洞又稱“九曲銀河”,面積3.6萬平方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處可達7米。可以說,遊覽 本溪 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洞按其景觀形體可分為“二門、 三峽 、七宮、九曲”,共有100餘處景觀。洞中景物全部為自然形成,導遊詞《 本溪 水洞導遊詞》。請看,那是“寶蓮燈”,前面是“芙蓉峽”。蓮花又稱芙蓉,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與梅、蘭、菊、牡丹、芍藥一起並稱歷史上6 大名 花。蓮花本應向上開放,這裡卻是倒懸。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繼續前行,便是“廣寒宮“。也就是月宮,嫦娥住的地方。出了廣寒宮,便是“雙劍峽”。鐘乳石就猶如利劍,高懸在上,在此遊覽,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劍叢過”。過了雙劍峽,就是“九曲銀河”的第一門----“劍門”。穿過劍門,豁然開朗,洞體突然高大寬敞起來,是九曲銀河洞最奇、最美之處。現在進入“九曲銀河”的第二門——虎閘門。看,那塊岩石真是貌似一直兇猛的大虎。前方進入“玉象峽”,這是‘九曲銀河’最長的一段,約700米。‘大斜塔’,斜度竟然超過 比薩 斜塔30°,堪稱世界之最。“冰雪世界”--- 北極宮。 北極 宮是九曲銀河中最大的一宮。過了大雪山,前方的是“九曲銀河”第六宮---“玉女宮”。河中島上的那個石筍,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啊!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現在看到的是九曲銀河最後一宮---“源泉宮”。這裡是 本溪 水洞已經開發部分的盡頭,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湧出。我們已遊覽了開發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讓我們無法繼續前行。但是,水洞並沒到盡頭,距發現,還有3000米以上,所以啊,水洞未來的開發前景十分廣闊。朋友們盡情地觀賞了這座水洞的種種奇觀,大家可能要問:如此大的洞穴是怎麼形成的呢?地下暗河水源來自哪裡呢?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其實,水洞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距今4.5億年時,本溪還是一片淺海,大量的石灰岩沉積下來。以後歷經了5次劇烈的地質構造運動,尤其是7000萬年前的燕山造山運動,本溪不僅由淺海變為陸地,而且在沉積的石灰岩中間產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順著裂隙流進來,不斷溶解石灰岩,成為碳酸氫鈣,使裂隙變大成為洞穴,日積月累終於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本溪水洞

硅化木王國是一個遷地保護的硅化木森林公園,王國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共有619棵硅化木聳立其中,更展有高達14.7米、直徑1.5米,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大的硅化木。我們稱它為:“硅化木之王”。硅化木以其“化腐朽為神奇”的特色而享盛名。化石集中裸露,或倒或立,縱橫交錯,且年輪清晰可辨,具有相當高的欣賞、考古價值。

走進硅化木王國,正面一棵10多米高的硅化木,旁邊立有“覺境”二字的大石,聽導遊說這是著名的“廣佑寺”主持,大德高僧“傳持”法師看到如此雄偉的硅化木也為之震撼,欣然揮毫,書寫下筆法蒼勁的“覺境”二字。“覺”有覺悟、感覺之意,“境”與心境,環境同字。寓意用心去感覺這美好的環境,更加增添了“硅化木王國”的濃厚的文化色彩。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硅化木以其“化腐朽為神奇”的特色而享盛名。化石集中裸露,或倒或立,縱橫交錯,且年輪清晰可辨,具有相當高的欣賞、考古價值。 據科學家考證,這些硅化木產生於中侏羅紀晚期,距今已經歷一億八千萬年的滄桑歲月。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本溪市博物館是以本地區文物收藏、陳列、研究、群眾教育為主的綜合性博物館。本溪市博物館館藏文物近萬件,主要以本地區出土文物為主,有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牙齒及小孩股骨化石、青銅時代石器、陶器、戰國青銅短劍等,此外,還有明清時期的精美瓷器。建館以來,舉辦和引進各類展覽80餘個,主要有《本溪歷史陳列》、《本溪名家書畫作品展》等。考古發掘和文物調查成果顯著,重要的發掘項目有廟後山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太子河上游青銅時代洞穴墓地發掘、高句麗五女山山城發掘、高句麗米倉溝壁畫墓發掘等。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玩轉本溪」暴雨傾盆來本溪 走馬觀花游水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