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愛上學習的祕訣

隨著手機的普及,許多孩子特別淘氣,家長又沒時間教育,下班回家不想帶,就給孩子一部手機,隨他自己玩兒,孩子也是拿到手機就被手機裡的世界吸引,不再淘氣,家長也就樂得清靜,殊不知,這樣做危害是很大的。

一:影響生長髮育

大劑量的電磁不僅對孩子的生長髮育不利,還會帶來諸如哮喘、白血病之類的疾病。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專業專家任儀遜介紹,孩子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身體組織中的含水量比成人豐富,而手機微波具有對水分越多的 器官傷害越大的特點,因而,微波對人體眼睛的傷害最大。此外,長期發短信還可能導致孩子手指發育畸形;低頭玩遊戲等,會對孩子的頸椎帶來很大傷害。

二: 影響思維模式

電話和短信剝奪了孩子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容易讓孩子變得怯懦、孤獨、偏執。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流行病學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的一項研究表明,愛發短信的青少年,思考問題難以深入,凡事急於求結果,性格比同齡人更衝動。常用手機上的聯想輸入功 能發短信,會使孩子們做其他事時只追求速度,而忽略準確性,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

三: 沉迷遊戲,加深隔閡

頻繁給同學、朋友發短信,有可能讓孩子們更不會對父母講真心話,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親子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手機同樣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就使得下載遊戲更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會過度沉迷於遊戲中,影響其成長。

四:容易受騙,盲目攀比

手機行騙屢禁不止,讓沒有判斷力的孩子接觸過多信息,容易給他們帶來危險。手機更新換代速度飛快,則容易讓孩子貪慕虛榮、盲目攀比。

五:影響身體健康

手機由於屏幕小字體小,比看電腦、電視更“費眼”,使用者經常僵直於一個姿勢,專注於屏幕而少眨眼,通常低著頭,使眼睛特別易疲勞,也易造成肩頸肌肉緊張、勞損,從而傷及脖子、肩膀、脊椎,兒童、少年的骨骼發育尚未定型,如果沒有及時調整姿勢或休息,長時間使用手機造成的傷害會比成年人更嚴重。

六:手機增加兒童致癌風險

國際上很多專家認為,手機在發射微波的同時也存在“極低頻磁場”,一定強度的極低頻磁場有可能引起白血病和腫瘤.其中,對兒童影響最為顯著。

當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得到解決的時候會有什麼好處呢?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雖然電子產品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十分便利,但是如果長期沉迷電子產品,反而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特別是自制力比較差的未成年孩子,如果過多接觸電子產品,那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反而如果放下手機,那麼將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下面來看看遠離手機給孩子帶來的好處吧。

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愛上學習的秘訣

1、有個好視力

浩浩從小就被限制玩電子產品的時間,他的爸爸媽媽在這方面對他的監督十分嚴格。所以說現在他是班上屈指可數的不戴眼鏡的同學之一,也不用像其他孩子一樣一需要用眼就得到處找眼鏡,也不會出現沒有眼睛就像失明瞭一樣的現象。因為電子產品對我們的眼睛會造成一定的刺激,所以為了有一個好視力,還是要讓孩子控制對電子產品的接觸。

2、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莉莉今年剛剛七歲,但是總是被大人們誇獎懂事、會說話。時間長了總會有人或多或少的向莉莉的爸爸媽媽打聽是怎麼教導女兒的,但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讓孩子少玩電子產品,多跟同齡的孩子玩耍。這樣一來孩子在與同伴的接觸過程中,語言能力自然而然就會提升了。孩子的成長還是應該處於真實的環境中,不要過於沉迷電子產品較好。

3、提高社交能力

其實與促進語言發展能力一個道理,遠離電子產品多於真實的朋友交流溝通,不僅能夠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經常走出家門而不是窩在家裡對著電子產品,孩子自然就能夠交到更多真實的朋友,而不僅僅是隔著屏幕溝通的虛擬網友。除此之外,還能讓孩子多多接觸真實的社會,自然受益無窮。

4、增強體質

其實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玩耍,喜歡亂跑亂跳,所以如果離開了對電子產品的沉迷,孩子自然就恢復本性了。小森本來十分沉迷遊戲,但自從他的父母幫助他戒掉遊戲走出家門後,小森就恢復了孩子的本性,經常與同學出去踢球玩耍,再也不像之前那樣整天窩在家裡顯得沒有精神,身體自然也就強壯了。

說到底電子產品知識我們生活便捷的一個工具,是輔助我們學習工作的,我們不能也不應該過於沉迷其中。長時間沉迷電子產品與虛擬世界,不僅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同時還會對人的精神狀態產生不良影響。所以為了孩子的將康成長,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還是要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總在不斷地用手機發短信、瀏覽網頁、發電子郵件、使用各種應用軟件、打遊戲?如果你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這些事,那麼你可能有過度使用手機的問題。過度使用手機可能會導致你的人際關係質量變差,日常生活變得低效。

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愛上學習的秘訣

我發現,家長要想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節制使用手機

2.想想別的替代選擇

3.尋求支持

4.收集、整理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的溝通話術

基於這四點,多年前我就做了一個精心的策劃,然後設計了一套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的溝通話術秘笈,這個說話模型讓我成功的幫助了十餘萬家長解決了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並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大部分套用過這個說話模型的家庭,孩子的人生都發生了轉折,都越來越聽話了。讓我成為了有孩子的家庭最受歡迎的人。

我是如何做到以上四點的呢?

1. 節制使用手機

1)監測自己使用手機的情況。根據一項研究,大學生平均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多達8到10個小時。追蹤你的手機使用情況,例如算一算自己每小時一共查看手機多少次,這麼做可以讓你更清楚自己的問題。如果你明白問題有多嚴重,你就可以著手製定目標和可能的對策。

不妨下載安裝一種可以追蹤手機使用情況的應用軟件,例如Checky。你可以利用這類軟件提供的信息制定一個具體目標,約束自己每小時或每天只能查看手機多少次。

2)訂立手機使用計劃。限制自己每天使用手機的次數。你可以在手機上設置提醒,一旦你使用手機的次數達到了上限,手機就會發出警告。例如,你可以只允許自己在下午6點到7點使用手機。你也可以禁止自己在某些特定時段使用手機,例如在工作或上課時間。

寫下你的計劃和目標,使之更明確。要堅持記錄哪些目標已經實現,哪些目標尚在努力實現。

3)如果使用手機的時間減少了,那就獎勵自己。這個概念叫做“積極的自我強化”,常應用於心理療法,通過使用獎勵機制來培養一個人的積極行為。例如,如果你實現了當天的手機使用目標,你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愛的食物、新物品或某項活動獎勵自己。

4)慢慢著手。與其突然一下子完全禁用手機(這麼做很容易引發焦慮),不如循序漸進,逐漸減少查看手機的時間。例如,剛開始時,不妨把查看手機的頻率限定為每30分鐘一次,適應以後再提高難度,設定為每2小時一次,以此類推。

記錄自己每小時查看手機多少次。

只在有必要聯繫他人或遇到緊急情況時使用手機。

5)把手機收好。把手機放在自己看不見的地方。當你工作、學習或做其他正事時,把手機調到靜音模式,以免手機使你分心。

6)給自己定個無手機日。找一段短暫的時間,例如週末,讓手機徹底暫別你的生活。

去一個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旅行或露營。這麼做可以迫使你放下手機。

你可以跟朋友和摯愛打聲招呼,說你打算消失一陣子。用社交媒體通知他們這事很容易。

7)修改手機設置。由於手機上的某些設置,手機每次收到電子郵件或臉書(Facebook)通知時都會彈出提醒。請務必把這些通知提醒功能關掉!這麼做可以減少手機響鈴或振動的次數。如此一來,你就不會動不動就收到通知了。

把按量計費套餐作為最後一招。這就好比便攜式投幣電話和電話卡合為一體——通話時長有限制,你必須為通話時長付費。當你的通話時長達到上限時,手機就會停止服務。

8)改變你對手機的看法。改變看法有助於改變你的情緒和行為。換句話說,如果你對手機的看法改變了,那麼你就會感覺更好,並且減少使用手機。

提醒自己:不管你想在手機上查看什麼信息,那些信息都不大重要,你可以等一下再看。

下次當你想使用手機時,不妨退一步想想:“我真的需要立刻給這個人打電話或發短信嗎?難道不能等會兒再聯繫嗎?”

9)專注於此時此地。正念,作為一門覺知的藝術,可以幫助你集中精神並可能緩解你使用手機的衝動。試著活在此時此刻,專注於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包括你自己的想法和反應。

孩子沉迷手機,是因為在現實世界缺乏安全感,缺乏支持,不夠自信,壓力大,轉而到虛擬世界尋找安慰和刺激。對現實世界的失望,無法得到欣賞和肯定,他們也很苦。家長要心平氣和交流溝通,瞭解孩子具體的心理想法,提供心理支撐和幫助,以疏導為主,有節制地、慢慢地引導,不要操之過急。

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愛上學習的秘訣

2.想想別的替代選擇

1)瞭解自己使用手機的誘因。你對某個情景有什麼樣的感覺或想法,由此引發了某種特定的行為(例如使用手機),這類感覺或想法就是誘因。瞭解自己為什麼有慾望使用手機,可以幫助你找到別的替代選擇。

你總在玩手機,是因為你有強烈的慾望要參與社交,與他人聯結嗎?如果是這樣,你可以用其他更持久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要,例如面對面地和別人交流。

你玩手機僅僅是因為無聊嗎?無聊可能是人們產生成癮行為的重大誘因。如果你經常感到無聊,那麼,可能是時候培養興趣愛好了,你也可以參加其他持續吸引你注意的活動。

2)參與其他振奮心情的活動。玩手機可以讓心情變好,從而導致你對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大。與其通過玩手機找樂子,不如參加別的活動,比方說鍛鍊、運動或創造性的活動,例如寫作或畫畫。

3)保持忙碌!如果你每天都有詳細的計劃並且專心完成各種任務,那麼你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就會減少。如此一來,你就能贏得更多時間專注於各種目標,高效做事。

如果你沒有工作,那麼不妨找份工作,或者在當地的公益組織擔任志願者。

試著培養一項新愛好,例如編織、縫紉或演奏樂器。

把更多時間花在需要完成的事情上,無論是做家務活,還是滿足父母的心願,和他們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4)做些有建設性的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下次當你心癢癢想玩手機時,要遏制住自己的衝動,儘量去做些有建設性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你當天的個人目標上。列出任務清單,把手機排除在外。一旦你有查看手機的衝動,應當馬上住手,重新集中注意力履行你的各種責任。

5)以另一種方式完成社交任務。我們對手機的依賴慾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我們與生俱來並不斷演進的一種驅動力——我們想成為社會人。然而,除了使用手機以外,我們還可以選擇別的方式實現社會化,長遠來看,這些選擇也許對我們更有益,令我們更滿意。

與其發短信,不如動筆寫信,或者約朋友出來喝咖啡或聚餐。

與其在Instagram網上顯擺你的照片,不如邀請一位家庭成員到你的住處,當面和他分享你的美好回憶。這種人際聯結可以增進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6)用新體驗取代舊習慣。想想自己使用手機的每一條理由(玩遊戲、發短信、打電話)。

有些手機使用習慣對於工作和日常生活而言可能是必要的(也許要收發工作郵件等等),而另一些習慣則可能會干擾你的生活,因為它們妨礙了正常的人際交往,阻礙你履行各種責任。你應當試著用更高效、更優質、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體驗去取代那些干擾你生活的舊習慣。

如果你有過度玩手機遊戲的問題,那就想想有沒有別的活動可以取代這種習慣,例如邀請朋友來玩桌上游戲。

如果你花了太多時間在社交媒體上查看別人的動態,那還不如把密友或家人約出來見見面,問問他們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家長沒有給孩子找到一些其他的娛樂方式,也是影響孩子對手機依賴程度的原因。當好奇心沒有得到分散時,孩子便將其集中放於手機設備之上。因此父母真的很有必要給孩子尋找一些其他的娛樂方式。

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愛上學習的秘訣

3.尋求支持

1)告訴別人你打算戒除手機癮。心理健康離不開社交支持。擁有積極的社交關係網可以帶給你安全感和聯結感。當你打算限制自己使用手機時,社交支持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你使用手機可能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進行社交聯結(例如發短信、使用社交軟件)。也許你覺得使用手機有積極的意義,可是,手機實際上可能會限制我們,妨礙我們與別人培養親密關係。

告訴家人和朋友,你覺得自己太過依賴手機,因此正在努力戒掉手機癮。你可以解釋說,如果他們在你戒癮的過程中為你提供支持,你將會十分感激。此外,你還可以具體建議他們怎麼做,把他們的支持也納入你的計劃。例如,你可以請他們只在一天中的某個特定時段給你打電話或發短信。

徵求建議。你的家人很瞭解你,也許可以幫你制定一份具體的計劃,讓你減輕手機依賴。

2)請求諒解。讓家人和朋友知道,由於你正在嘗試戒除手機癮,因此可能無法立即回覆他們的短信、電話或電子郵件。如果他們明白你的處境,他們就更可能理解你,不會因為沒有及時收到你的回覆而感到難過。

3)為面對面的聚會做計劃。與其主要通過手機獲得社交支持,不如當面聯絡感情,增進親密關係。只有面對面的親身接觸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19]

和家人或朋友籌劃一項活動。把你有限的手機使用時間用在查資料和籌劃這項活動上。這樣,你的精力就用得積極有意義了。

4)把你的手機交給別人保管。當你有強烈的慾望想玩手機時,例如課後、餐後或週末,把手機交給別人看管對戒癮特別有用。

5)考慮尋求治療。手機成癮還不是一種公認的心理疾病,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得到幫助。有一些治療中心或諮詢師專門針對這類成癮問題提供服務。[20]如果你的手機癮非常嚴重並且干擾了日常生活和工作,那麼尋求諮詢或心理保健治療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有一些跡象表明你可能需要幫助:你無法履行個人責任(工作、學業或家庭責任),或者你的手機使用習慣給人際關係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認知行為療法(CBT)可用於治療各種病症和上癮問題。它專注於改變你的想法,從而改變你的感受和行為。如果你打算尋求治療的話,認知行為療法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家長自己如果不會處理或者不能夠處理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的的時候,切勿盲目用想當然的方式處理,一定要去尋求專業的支持幫助。

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愛上學習的秘訣

4.收集、整理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的溝通話術

當我們做好前三步,孩子會非常聽話,會非常喜歡與家長溝通,這時候,孩子特別渴望改變,並且會很快改掉原來的沉迷手機的行為習慣,當孩子做出這些改變的時候,孩子會有些不適,

接下來家長必須快速幫助孩子找到替代選擇,將孩子沉迷手機的焦點進行轉移,轉移焦點替換掉孩子因為做出改變而產生的不適應,達到一箭雙鵰的完美結果。

家長想要孩子主動放下手機,那麼在跟孩子溝通說服孩子放下手機之前,必須做準備,收集、整理能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的溝通話術。哪些話術能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每天99%的行為都是被潛意識支配的,包含孩子的語言、動作、選擇、情緒等各個方面,潛意識影響孩子的行為,這種力量非常巨大。所以我們要想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就是要通過語言影響改變孩子的潛意識,再通過潛意識的力量改變孩子的行為,從而用不斷重複的語言讓孩子不再沉迷手機。

歡迎轉發,收藏,關注,評論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