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還珠格格》到《煙鎖重樓》:瓊瑤作品的豪門嚮往與寒門同情

從《還珠格格》到《煙鎖重樓》:瓊瑤作品的豪門嚮往與寒門同情

電視劇《還珠格格》主演

隨著時間過去,《還珠格格》這部“鎮臺神劇”的情節引起了不小的討論,《還珠格格》還被網友評定為“毀童年”系列,比如:爾康是個心機boy!紫薇人設崩塌!三觀盡毀!為什麼大家嘴上說著毀童年,重播了無數次的《還珠格格》還能拿下收視第一?這應該歸功於瓊瑤,她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體系,和金庸一樣,成為那個時代的國民作家。

《還珠格格》蘊含了二元對立的結構,正義與邪惡、上層與下層。說到底,《還珠格格》的主角們內心仍有對上層階級的迷戀,她們在骨子裡認同皇權的正當性,並深深迷戀著自己享有的優待,這使她們絕無可能與上層階級決裂,並積極主動地加入粉飾皇權的隊伍中。瓊瑤對寒門是同情,對豪門則是羨慕。她對豪門貴族還有強烈的惻隱之心,哪怕寫到了豪門不堪的地方,也總是留下三分情。瓊瑤劇摸到了平凡女性的痛點,藉助一個個包裹有灰姑娘秒變金鳳凰的閤家歡故事,撫慰現實中看不到晉升希望卻又憧憬豪門美夢的平凡人。(本文首發於《鳳凰文化》,《文學好書榜》授權轉載。)

從《還珠格格》到《煙鎖重樓》:瓊瑤作品的豪門嚮往與寒門同情

撰文|周郎顧曲

命運改變,靠的是皇室及特權集團的垂青

每年春節都是《還珠格格》重播的時候。不需要多少宣傳,這部1998年的劇就會成為收視冠軍。到如今,惹得萬人空巷的《還珠格格》已經深入國人心中,瓊瑤也和金庸一樣,成為那個時代的國民作家。瓊瑤創造了獨屬於自己的語言體系,運用到《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梅花三弄》等作品中,時間證明她是成功的。

長久以來,《還珠格格》被視作一部清宮言情戲,以它的出現為標誌,清宮戲成為中國電視劇熒幕的盛景,但這些劇拍來拍去,卻都脫離不出《還珠格格》的套路。瓊瑤劇其實摸到了平凡女性的痛點,藉助一個個包裹有灰姑娘秒變金鳳凰的閤家歡故事,撫慰現實中看不到晉升希望卻又憧憬豪門美夢的平凡人。

現在,我們已經耳熟能詳《還珠格格》的故事。乾隆私生女紫薇到北京城尋找父親,因緣際會遇上賊女小燕子,並結為姐妹。陰差陽錯中,小燕子竟與紫薇互換了身份,成為“還珠格格”並深受乾隆寵愛,由此展開一系列戲劇故事,這部劇最後是大團圓收場,紫薇與爾康、小燕子與永琪有情人終成眷屬。

從《還珠格格》到《煙鎖重樓》:瓊瑤作品的豪門嚮往與寒門同情

電視劇《還珠格格》劇照

《還珠格格》蘊含了二元對立的結構,正義與邪惡、上層與下層。皇后和容嬤嬤就差把壞字寫在臉上,小燕子、紫薇、五阿哥、福爾康等一批主角則屬於正面陣營,而皇帝乾隆則是裁決者,即一家之主。

如果說宮廷是一個家,女主角們進入這個“家”的方式都是非常態的,小燕子靠的是被誤認的身份和五阿哥對她的感情;紫薇靠的是乾隆對夏雨荷的“露水之情”和爾康一家的幫忙;金鎖憑藉的則是主僕關係,她和容嬤嬤處在這個家的最下層,維繫她們生活穩定的是對主人的忠誠。至於其他分量重的女性,如皇后、令妃、塞婭等,她們僅憑血緣或出身就能待在這個家。

劇中,小燕子、金鎖,一個女賊,一個孤兒,她們是不折不扣的底層出身,而紫薇住在濟南,書香門第,又有僕人,約莫如同現在的中產家庭,但可以肯定,她們一開始都不屬於特權集團,反而是權力場域中典型的弱勢者。

與之相對,皇帝、皇后、令妃、五阿哥都隸屬於皇室宗親,福爾康、福爾泰則是內閣大學士、一等忠勇公之子,前者是皇室的高級打工仔御前侍衛,後者因為迎娶西藏公主而成為駙馬。

上層與下層的區分非常明顯,那麼,下層有沒有可能躋身上層呢?有。

《還珠格格》給出的方法是——來自於皇室及周邊特權集團的垂青。小燕子有五阿哥的愛,紫薇有爾康的眷顧,共同罩著她們的還有皇帝,小燕子及紫薇的奴僕也隨之一榮俱榮。她們命運的改變和正當競爭沒有半點關係,靠的就是皇室及周邊特權集團的垂青。

從《還珠格格》到《煙鎖重樓》:瓊瑤作品的豪門嚮往與寒門同情

五阿哥等皇室在危急關頭總是能出手相救

瓊瑤對下層並非毫無同情,《還珠格格》的搶繡球情節,齊志高寒門出身,卻談吐不凡,被乾隆賞識,瓊瑤在此書寫了一個志高不屈的寒門青年形象,而她對小燕子等下層出身女性的刻畫也是頗有感情,只是,瓊瑤給他們提供的出路到頭來仍是皈依豪門貴族,小燕子、齊志高的命運轉折都是例子。可以說,瓊瑤對寒門是同情,對豪門則是羨慕。

在清宮戲中,豪門貴族往往都被美化粉飾。《還珠格格》裡的皇阿瑪、五阿哥、福爾康等,他們不是和善仁慈的家長,就是願意體恤底層的皇族。即便是看起來反派的皇后,她在結局也有洗心革面的戲碼,她最終的形象,仍然是令人同情的。

反觀該劇最讓人咬牙切齒的人物,比如容嬤嬤,她們象徵了統治階層的走狗,或者說是僱傭勞動力,但這些人卻成為承擔一切罪惡的載體,這就是統治者轉嫁醜陋、掩飾自己作為剝削主體的手段。

在此,文藝作品也成為維護社會穩定的手段。更曖昧的是,這個童話裡主要的感情關係,在發生之時,男性的權力和地位幾乎都遠遠高於女性,即便是例外的爾泰與賽婭,女性也只是多虧了生在帝王家。

從《還珠格格》到《煙鎖重樓》:瓊瑤作品的豪門嚮往與寒門同情

惡毒的容嬤嬤

說到底,《還珠格格》的主角們內心仍有對上層階級的迷戀,她們在骨子裡認同皇權的正當性,並深深迷戀著自己享有的優待,這使她們絕無可能與上層階級決裂,並積極主動地加入粉飾皇權的隊伍中。

所以,在《還珠格格》裡,不畏強權的個人奮鬥是最不要緊的事,攀附權貴才是改變命運的不二法則。

剔除那些柔情名譽、山盟海誓,美好童話的背後是豪門貴族的勝利,他們含著金鑰匙出生,佔據絕大部分生產資料,吟著詩,作著畫,還可以大大方方掠奪民間女色,書寫自己的浪漫故事,權貴通過對自己的美化強化自身統治的正當性,而那些被剝削的平民,要麼已被逐出言說之地,要麼被童話麻醉,服服帖帖接受本不該有的傷痕。

還珠格格並不敢真正重回民間、抵抗強權,她一度回到民間的行為更像是和皇帝的小打小鬧,她最後的路徑仍是迴歸皇宮。而還珠格格與皇后的一次次作對,實際上背後也有皇帝乃至令妃明裡暗裡的撐腰,一個倚仗特權對抗特權的故事,本質上還是在推崇特權。

歌頌的仍是紫禁城,真正的民間缺席了

以《還珠格格》為起點,國內清宮言情戲井噴,從《金枝欲孽》到《甄嬛傳》,後面又加上穿越的噱頭,如《步步驚心》等,它們都沿著《還珠格格》的套路走,故事可以一句話概括——平凡女性收穫上層男人的愛,由此改變命運。

至此,國內清宮戲被兩道風景切割:帝王將相的人物傳記和後宮女人的“奮鬥史”。即便劇集註水到五十乃至一百集,歌頌的仍是紫禁皇城,民間只留下符號,那個真正的民間缺席了。

從《還珠格格》到《煙鎖重樓》:瓊瑤作品的豪門嚮往與寒門同情

電視劇《甄嬛傳》

事實上,瓊瑤並不是這種故事的開創者,她站在明清小說的肩膀上,乃至民國的鴛鴦蝴蝶派小說,就不乏這種路數。瓊瑤借古代的皮,說今天的話,她敏銳地察覺出觀眾最愛看的素材,釀成一碗碗灑滿鴛鴦牌調味料的雞湯,但這些由現代化口語訴說的故事,思想內核卻十分陳舊。

從明清的章回體小說到當代的清宮戲,灰姑娘變金鳳凰是一個典型的故事套路,創作者在此迎合了底層人民的樸素願景,那就是在等級森嚴、看重門第、話語權被統治階層、士大夫和地主鄉紳壟斷的時代,底層人民打破毫無希望的生活,只能通過灰姑娘式的套路,簡而言之:被統治者眷顧,從而迅速打破階層藩籬。

《還珠格格》裡的小燕子就是一個典型的底層,不識字就是她作為底層的標誌,她的入宮象徵了這一模式。而對於這種樸素心願,統治階層樂見其成,因為它是非暴力的、相信統治階層的,灰姑娘變金鳳凰的手段不是通過暴力革命推翻統治者,而是盼望被後者臨幸從而吸納入特權集團。

在這種關係中,統治者依然是佔據絕對主動和濫用權力的,他可以隨意侵犯看中的民女,也可以隨意授意何者晉升,為此,他甚至能夠收穫名聲,諸多清宮戲裡的乾隆就是例子。

從《還珠格格》到《煙鎖重樓》:瓊瑤作品的豪門嚮往與寒門同情

《還珠格格》:皇上怒掐含香

與這類故事“同根生”的是清官大老爺型故事,如包青天、宋慈、海瑞、于成龍等,清官在故事中成為扭轉局勢、撥雲見日的人物。表面上,他們甚至可以和皇權對抗,比如包青天頂撞宋仁宗、海瑞上《治安疏》。但實際上,清官正是統治階層的一部分,象徵著統治者意志中收攬民心的部分。

皇室集團為了維護統治,需要定期清理貪汙腐敗力量,與文官集團博弈,但皇室自己不好出面,所以委派清官,代自己吸收仇恨,這就是宋仁宗用包拯、明世宗用海瑞、清世宗用田文鏡的道理。

為什麼平凡民眾會迷戀清官?因為在現實的灰暗與文學的修飾中,象徵皇帝的正直面的清官成為唯一希望,被層層剝削的平民,他們無法通過正當途徑伸冤,也就只能指望清官為自己做主。對清官的信仰,是專制社會的衍生品,清官對抗貪腐力量的方式,正是一種專制對抗另一種專制,那熟悉的英雄敘事背後,恰恰是人們對權力、意志握於己手的渴望。

即便是歷史大劇《雍正王朝》也沒有擺脫這個窠臼。該劇以二月河的原著小說為基礎,刪減枝節,突出改革情節,在“九龍奪嫡”、“山西諾敏案”、“科場舞弊案”、“河南罷考案”、“鐵帽子親王大殿發難逼宮”、“含淚殺親子”等章節中,樹立起一個銳意改革的明君形象。

但仔細琢磨就會發現,為了服務於這個創作意圖,該劇對雍正的刻畫同樣使用了春秋筆法,劇作者儘量抹去雍正在歷史上不太光彩的地方,從而夯實了雍正的正面形象。《雍正王朝》是一部官場教科書,但它對封建社會的統治階層尤其是皇室的揭露也是塗脂抹粉的。

從《還珠格格》到《煙鎖重樓》:瓊瑤作品的豪門嚮往與寒門同情

電視劇《雍正王朝》

愛情的幻夢是瓊瑤小說的保護傘

在眾多清宮戲中,只有若干幾部呈現出對帝制社會的深刻反思,不再採用避重就輕的模式,而是對皇家的“嗜血本質”單刀直入,代表之作就是劉恆的《少年天子》。其實,《少年天子》的原著小說一樣對清廷皇家充滿粉飾,但電視劇《少年天子》徹底擺脫了原著的庸俗,劉恆不留情面地書寫了順治帝、孝莊太后、文武大臣乃至一眾幫閒的荒唐,揭露王室既得利益者們對百姓的剝削。

《少年天子》通過順治和他人的對話透露出來特權集團對底層的剝削,比如第十集,順治下令停止圈地運動,詢問安巴度反響如何,安巴度說:“他們說,停得正是時候,好地都圈完了,剩下的爛地白給都沒人要了。”

當順治皇帝繼續問:“我減免了民間的賦稅,他們都說什麼?”安巴度的回答更是映射出特權集團的貪得無厭:“他們說上邊兒的人都撈足了,紫禁城的銀庫,都給壓得陷到地底下去了!”

可惜《還珠格格》沒有這個意識,瓊瑤迷戀於豪門貴族,她把最浪漫的話語都交給豪門王府裡的愛情故事,比如《新月格格》裡新月對威武大將軍努達海的愛;《煙雨濛濛》裡上海陸家的兒女情長;《梅花烙》裡的碩親王府等......豪門貴族成為浪漫愛情的發生地,世家公子柔情蜜語,逗得格格或灰姑娘羞紅了臉。

從《還珠格格》到《煙鎖重樓》:瓊瑤作品的豪門嚮往與寒門同情

電視劇《梅花烙》劇照

瓊瑤對豪門貴族有強烈的惻隱之心,哪怕寫到了豪門不堪的地方,也總是留下三分情。

不過,瓊瑤在那個年代,卻也有五四思潮留下的烙印,讀她的作品,令我回想起張恨水、蘇曼殊、徐枕亞這些鴛鴦蝴蝶派的筆桿子。

《煙鎖重樓》就像一部瓊瑤版的《金粉世家》,小說裡,夢寒嫁入徽州女性世家後的遭遇,“不是苦苦的守,就是慘慘的死”,瓊瑤對夢寒的同情和對封建禮教的書寫,很有五四言情小說的痕跡,只可惜,她在一些作品中的女性書寫最後仍會被愛情話語淹沒,

愛情的幻夢成為瓊瑤小說的保護傘,也成為束縛她的鐵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