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處 只問耕耘——中金億信公益工程側記

這些年,在遼東、華北、華東、華中、西北等地的公益事業中,一家企業不顯著於報刊華章,卻傳諸於當地百姓口中。這家企業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生於斯、長於斯的當地企業,而是一家全國性的創新金融行業服務機構。

在同行都在集中全部優勢資源,爭先恐後激烈競爭之時,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家企業把那麼多的精力、人力、物力投入公益事業?

中金億信(北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億信”)董事長李博對企業支持公益事業的多個問題作了解答。

問題一:一個把公益事業放到工作重中之重的公司,是不是一個好的公司?

答:具備現代金融常識的人都知道,現代社會,金融為百業之母、繁榮之源。一方面,它為社會各行各業快速、良性、持續的發展,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尤其是那些具備優秀基因、發展潛質的初生型企業。另一方面,它也為社會各領域的群體,提供資產保值、增值的可靠投資渠道。既然如此,中金億信作為一箇中國的新生金融行業企業,理所應當地必須植根於中國社會,回報中國社會,這也是我們把公益事業作為公司工作重中之重的初心。

於無聲處 只問耕耘——中金億信公益工程側記

公司全體上下並不簡單地把公益事業視作一般的公益活動,而是把它鄭重定位為公益工程。因為我們深知,活動今天可以做,明天可以不做,一定程度上缺乏延續性,但工程就有所不同,必須從系統上予以通盤的考慮、科學的規劃,有步驟、有重點、有優化,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執行的可行性,成效的持續性,積細土以成群山,納涓流以成四海,久久為功,馳而不息。

至於公司會不會因為致力於全國範圍內的公益事業,對主業會有所影響,我想,還是用業務數據和社會評價來說話:

2013年:實現投資產值1.5億元。2014年:實現投資產值3.5億元。2015年:實現投資產值5億元。

2016年:榮獲“領航中國年度優秀金融服務平臺獎”、“2016中國金融誠信示範企業”。

問題二:為什麼中金億信關注的公益領域與一般的公益事業開展者不同,多注重於社會生活的細微處?

答:我們公司的公益事業項目在一般的社會關注熱點、焦點以外,更多地聚焦於廣度、深度的“精準”。

因為公益即全體公眾普享、普惠之益,熱點、焦點事件中的群體已為全社會所重點關注,那麼我們更應該,也更必須把視野、視距擴展、延伸到容易為社會所忽略的領域和群體身上,要讓有需要的人在需要之時、需要之處也可以得到公益事業的關懷和幫助。

俗話說,魔鬼在細節中。我看,溫暖、力量也在細微之處。但是,我必須強調的一點是,擴展視野、延伸視距絕不意味著沒有重點的開展工作,相反,它對公益事業項目的質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比如,在我們公司的前期公益事業項目中,我們重點突出了老人、兒童等領域。

突出老人,是因為:一方面,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另一方面,隨著中國逐漸步入老年化社會,老人身心的幸福安康與否將直接關係國家、社會的繁榮穩定。所以,我們公司在錦州、大慶、文登、榮成等地以敬老院為對口基地,開展了常態化、長效性的關愛老人項目,不僅定期為老人送去吃穿用的物質關懷,更以專人結對談心等的方式,注重老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滿足。

突出兒童,是因為:兒童是國家、民族未來,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我們公司在東北、山東等地,長期資助小學的學習、體育項目,為孩子們贈送文學名著、科普讀物等優秀書籍,購買球衣、護具等體育用品,讓孩子們從小感受到國家、社會的溫暖和力量,長大後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自覺貢獻自己的力量。

問題三:公益事業是有利於社會進步的盛舉。對於企業而言,做慈善對提高社會形象的成效立竿見影,為什麼中金億信多選擇見效不那麼直接的項目,在社會宣傳上也刻意保持低調,做了不少,說的卻不多?

答:“敏於行,訥於言”是我們公司的行為準則。我一直認為,一個國家、民族的進步需要持續、細微的付出。無論是做公益慈善,還是聚焦主業,探索大眾金融新路徑,歸根到底都是希望通過實際的行動、實際的效果,哪怕不起眼,很微小,日積月累地打動人、影響人、感召人、改變人。只有這樣,我們公司的公益事業項目才可以談得上有價值、有意義,我們公司的業務發現才能始終在正確的價值方向下運行,才能不負億萬生民所託,不斷創造新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