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心來,做回自己


慢下心來,做回自己


01


有的時候,我們花了很多的精力去想別人會怎麼看我們,別人會怎麼看我們做的事情,別人會怎麼看我們說的話,別人會怎麼看我們穿的衣服,別人會怎麼看我們的學歷,別人會怎麼看我們的工作,別人會怎麼看我們的性格,別人會怎麼看我們的家庭,別人會怎麼看我們的婚姻,甚至別人會怎麼看我們自己的愛情……總之我們活在別人會怎麼看之下,被壓的無法喘息,發一條朋友圈,也十分擔心別人會怎麼看,甚至心理忐忑不安,於是我們也就不發了,也就不必去擔心別人會怎麼看。

人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猜想別人會怎麼看自己,也會有意無意的把自己的一些部分藏起來,或者裝扮起來,讓別人看到我們好的一面,也儘量表現的好。有時候我們是因為自卑而表現出一些行為,有時候我們是因為驕傲,自卑是因為害怕別人看不起我們,或者害怕別人看到我們的弱點。驕傲彷彿是覺得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個了不起的人,在人前有可以引以為傲的事情。

別人會怎麼看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看,而是我們自己究竟是怎樣的人。別人輕看我們,或者別人重看我們,都不會改變我們本身的實質。

若別人重看我們,我們就覺得我們好,我們不一定真的就好。若我們一直沉迷於營造一個別人看著好的自己,那麼我們會浪費許多好時光,忽略了去經營真實的自己,也會受累於此。每個人看到的我們自己或許都不同,但真實的我們自己只有一個。

《聖經》中說,人看人是看外貌,上帝卻看人心。回想一下,我們許多做事情的動機,可能都是想要去得人的一句誇讚,得人的一個認可,得人的一個看得起,以此以來我們會失去我們自己,久而久之我們會忘了那個真實的我們自己是誰,我們成了許多人期望的樣子,但唯獨沒有成為自己。

當我們達不到那些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愛的人的期望時,我們要不自暴自棄,要不就會變的十分冷漠,我們會有很強烈的挫敗感,甚至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覺得生活毫無樂趣,原因是我們一直在想著如何討好人,討好一個不是標準的標準。

世界希望我們圓滑,我們就覺得圓滑是標準;又有人說要自律,我們就看起來有了自律的樣子;又有人說要情商高,我們就看起來情商很高,說出一連串我們自己都不十分理解的話。

很多時候人們手足無措,想要從各個方面尋找認可,卻忘了眼下的腳步和真實的生活。人們去看一些電影,總想著電影能給我們一些答案,然後笑過,哭過之後,不過幾日又都忘記了。人們翻著各種資訊和新聞八卦的客戶端,擔心的是跟不上這世界的潮流,擔心自己偽裝的過於落後。沒人點讚我們的朋友圈,我們就十分失落。看到誰誰誰有買了車子或者房子,我們就心生嫉妒,突然變得很自卑,本來是好好的生活頓然覺得暗淡了。說實話,別人的生活又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人心裡的憂傷和失落,是覺得自己被比下去了。我們不像我們心裡期望的那麼好了,又想起了父母常說的那句話: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言下之意就是自己的孩子不怎麼樣。這觸碰了人們裡面埋藏的最深的傷痛,就是人人渴望被愛和被在乎的本心。

02


不是說我們不要在乎別人,只是我們若好好想想,就會發現我們在乎的過了頭。我們還能想起來那個真實的我們是什麼樣子的嗎?網絡上的那個我們自己真的是我們自己嗎?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扮演別人,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活在別人怎麼看中。我們揹負一些角色、責任,我們也不敢有絲毫放鬆,因為擔心一旦放鬆下來,那些曾經愛我們的人不再愛我們了,那些曾經看得起我們的人,不再看得起我們了。那些曾經支持我們的人,不再支持我們了。

人失去自己久了,心裡會生出許多扭曲、焦慮和憤怒,會有許多的失落感。沒有辦法享受生活,沒有辦法享受普通的人際關係。和人在一起時我們享受不到人與人之間的情誼。生活成為了實現被人認可的目的的過程,關係變成了彼此衡量的較量。

活出真實的自己,首先就是找回真實的自己。找回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過去我們丟掉它很久了,它漸漸的不那麼明顯,躲在一個可憐的角落太久。

所以生活儘量慢下來,過慢生活,不是身體慢,而是心慢下來,眼慢下來,做什麼事情之前,問問我們的心,我們是為了什麼而做,我們可不可以不做,或者以前我們不敢做的事情,現在再問問我們為什麼不敢,找到我們心裡真實的想法和動機,這個同樣很難,一開始可以慢慢的去嘗試。

做真實的我們自己,不代表就很自私,自利,也不代表我們要敞開我們心裡的所有。真實的自己就是自己能接納自己,自己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缺點。承認自己喜歡的,也承認自己不喜歡的。不再是以輿論或別人強加的信仰去看事情,而是自己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在思考中去辯證著認識事物,對自己的心負責。

03


上帝創造的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要知道我們的不同是我們的完美,每個人的外表不同、性格不同、飲食習慣不同、愛好不同、思維方式不同、成長的背景不同、出生的家庭不同;有的人喜歡唱歌、有的人喜歡到處奔跑、有的人喜歡安靜的講故事、有的人做飯很好吃、有的人心很細、有的人很豪邁。

要知道人與人是不同的,重要的是成為自己。成為自己,才能心安。否則我們擁有再多外在的肯定,也是不會真正滿足的。

人用一生都在找回自己,靜下心來我們都會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到哪裡去?我們在這裡做什麼?我們生命的意義何在?上帝也在尋回他所造的人,我們的身份是上帝所愛的人。

魔鬼一直在阻擋人找回自己的身份,墮落的人性也在阻擋人自己找回自己的身份。

看看這個世界就會知道,人們越來越看重物質的積累,和生活的享樂,對一個人的評價集中在這個人所擁有的,人們都說要看重品格,但實際是看重名利。所以網絡上和網絡下的人自己會有所不同,看看人們炫耀的是什麼就會知道人們在乎的是什麼。有的人終其一生也無法買一套房子,難倒他們就不配得到幸福了嗎?有很多社會底層的工人,難倒他們的人生就是失敗的嗎?有很多人勤奮努力,但家境貧寒,難倒他們就比那些生來富裕的人差嗎?

人看人是看外在,上帝看人心,

我們是怎樣的人,比我們擁有什麼重要。我們自己一點點的成長,比別人眼裡的我們自己重要。

夫妻的關係、親子的關係、和父母的關係,與人的關係,我想是比房子和車子等物質重要的,我們努力賺錢的目的也不是證明我們自己厲害,不是為了讓別人看得起,而是因為愛。如此這樣我們方能心安,也不至於把自己逼上絕路。如此以來我們才知道要把時間放在哪,如何做決定,如何做取捨。

世界是想讓我們瘋狂,讓我們永遠找不回自己;上帝則使我們安靜,帶我們找回自己,帶我們去找到我們心裡的那個渴望,找到喝了永遠不渴的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