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今天表姐想和大家聊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

死亡。

提起生命,大多數人都會感到敬畏;而提到死亡,大多數人都會心驚膽戰。

因為這個話題太過沉重,人人避而不談,甚至是與“死亡”有關的一切字眼、標誌、符號都在國人的觀念中被列為禁忌。

而在最近卻有一部紀錄片《生命裡》 ,將視角對準了中國人生命裡最禁忌的話題,豆瓣9.0分,看過的人還不多。

紀錄片由雲集將來團隊出品,表姐此前曾經推薦過他們的《水果傳》、《本草中國》、《追眠記》等作品。

整部紀錄片一共只有3集,每集三十多分鐘。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和表姐此前推薦過的《生門》、《人間世》一樣,該片也是一部發生在醫院內部的醫療題材的紀錄片。

題材特別之處在於該片是國內首部臨終關懷為主題的紀錄片,攝製組前後耗時兩年,真實記錄下四十多位臨終者的故事。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再加上萬茜的旁白配音,為觀眾講述一段段溫暖平和而又充滿感動的生命記憶。

在上海的臨汾社區服務中心醫院,有一個舒緩療護區,這裡也被叫做:

安寧病房。

這裡的病房負責收治的基本都是癌症晚期患者,生命所剩時間大多不超過3個月,這裡是他們人生的最後一站。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因為送到這裡的往往都是病入膏肓的患者,所以安寧病房的治療目的並不是治癒疾病,而是在醫生和護士們的幫助下——

為病患們解決生理的病痛和心理的折磨,安撫病人和家屬心理的創傷,讓生命能夠更有尊嚴的謝幕。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但在一些家屬的口中,這裡卻僅僅相當於:

等死的地方!

來到這裡的老人們,大多數知道自己已是彌留之際,早就看淡生死。但是對於人生最後一段旅途,每個人卻有各自的不捨與無奈。

有的病人來到這裡,僅僅是因為不想死在家,所以選擇來醫院。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還有的病人剛一來到這裡,就提前讓家屬拿來了自己年輕時的照片。老人細心得從照片中挑好了自己的遺像,掛在自己床頭。

在外人看來這多少有些殘酷的最後一段時光裡,但老人們卻把這一切看得很淡。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病房中有一位68歲的老人魯勝蘭,身患乳腺癌的她看起來卻和普通人家的老太太沒有兩樣,談起往事像是拉家常。

她經常躺在病床上,回憶自己年輕時候去新疆插隊的日子。

年輕時候在新疆吃的瓜果,實在是好吃啊,特別是哈密瓜。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這是怎樣一位樂觀豁達的靈魂啊。

在生命的最後,她平靜地道出了自己的遺囑:

今後母親不在了,希望你、兒子、媳婦,還有女、女婿,希望你們團結友愛,好好善待你父親,希望你們好好地在一塊兒。

如此簡單樸實的話語,卻飽含著一位含辛茹苦多年的老母親對於子女無私的愛。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死亡,是一個人走向生命盡頭的過程,但卻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在工廠工作了一輩子的汪明昌老人,他偶爾會回憶起自己在單位食堂裡吃到的便宜好吃的小菜,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他只是與家人、醫生和志願者們聊聊家常,有時開心的時候還會吹一下年輕時候最愛的葫蘆絲。

對於葬禮,老人更是毫不避諱,他希望一切從簡:

不開追悼會,不設靈堂,不收人家葬禮費。再一個呢,現在墓地也很貴的,海葬我也沒問題。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老人甚至還對著鏡頭調侃起陪伴多年的老伴,說自己其實早就寫好了遺囑,就是怕老伴兒不同意。

而對於82歲的吳留生來說,在在人生所剩不多的時光裡,她最牽掛的是那個已經二十多年沒有回去的故鄉。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老人的家鄉在浙江嘉興,儘管距離上海不算遠,但老人的身體狀況已經無法支撐。

她的兒子如今也已年逾花甲,但是為了實現母親的願望,他悄悄一個人回到故鄉老宅的溪邊。

然後顫顫巍巍的用雙手端著手機,拍下了母親朝思暮想的照片。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儘管紀錄片裡呈現的老人,大多都非常樂觀豁達,但在生命面前,依然充滿了各種不為人知的殘酷。

當面對死亡的時候,有人能夠坦然接受,但也有人始終沒有勇氣面對這個事實。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有醫護人員跟另一位病人談到了安寧病房之前有病人自殺的情況,避免病患心理壓力過大會消極治療。

可這位病人卻坦承:

自己其實也曾考慮過自殺,但是想到自己的兩個孩子,還是捨不得。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在安寧病房裡每天經歷生離死別的,除了這些病人,還有陪他們走完最後一程的護理人員。

與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不同,安寧病房醫生護士的首要職責不是救死扶傷,而是幫助沒有治癒希望的病人,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由他們經手並“送走”的病人每年有近200人——

相比起“白衣天使”,他們更像是“生命擺渡人”。

對於生命,她們似乎有更深刻地認識:

我能做到的就是在這段時間讓患者能減輕他們的痛苦,讓他們比較有尊嚴、安詳地走過最後的一段人生的時間。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片中最令表姐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全身生滿褥瘡的老人,被送進醫院時,老人全身有大小便殘留,汙垢導致手腳指甲都變黑甚至腐爛。

誰能想到,這竟然是一位有文化的大學外語教授?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因為褥瘡患者每隔三個小時就要翻一次身,老伴身體也不好無法照顧他。

老夫婦只有一位兒子,不僅缺乏專業醫學知識,也不太會照顧老人,才導致了老人這樣的情況。

送到醫院之後,醫護人員很快發現了病人堪憂的衛生清潔狀況,立即進行全面的清洗療護。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老人口不能言,但在這裡卻能得到最細心的臨終關懷和照顧。

美國作家阿圖·葛文德曾經在《最好的告別》一書講到高齡老人面對死亡時說道:

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種種狀況——喪失聽力、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對於身患絕症的臨終患者而言,生命最後的旅程往往充滿艱難困苦,很多患者所求的不過是能夠讓自己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臨終關懷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而在我國,“臨終關懷”服務尚處在起步的探索階段。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上海臨汾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舒緩療護區,也只是我國少數幾個臨終關懷病房之一。

但在不少人的眼中,這裡因為接納的都是彌留之際的患者,被認為是很“晦氣”的地方,甚至有病房周圍的人家,也在外牆掛鏡子,用來辟邪去晦。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紀錄片沒有迴避這種社會偏見,也沒有去刻意渲染面對死亡的痛苦與難堪,而是從始至終都在用一種冷靜剋制的視角紀錄下來安寧病房內外,所發生的一切人間百態。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經說過: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生老病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卻也是我們最無力改變的。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但《生命裡》要呈現給我們的,絕不是生命的痛苦本身,而是通過臨終關懷的視角,讓讓我們懂得珍愛生命裡的一切。

當生命真的站在懸崖邊上的時候,你才能感覺到生命力的存在。因為在疾病和死亡的威脅面前,生命更能迸發出極大的頑強和力量。

表姐一直很喜歡《悟空傳》裡的一句話:

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鬥過,我不後悔。

所以請一定要珍惜生命裡的每一天,珍惜身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