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三個經濟」發展中貢獻寶雞力量

□李瑛(省政協常委、寶雞市政府副市長)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上,省委書記胡和平指出,要以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為突破口,著力打造新高地、拓展新空間,努力使對外開放成為新時代追趕超越的新優勢。“三個經濟”的提出,其重大現實意義就在於完全契合了陝西當前發展的現實狀況,其重大戰略意義就在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體現了陝西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動自覺。同時,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也為陝西高質量發展、建立具有陝西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構建改革開放新高地提供了新的思路。

寶雞作為陝西省第二大城市和關天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同時也是“一帶一路”上陝西向西開放的重要節點城市,戰略地位重要,發展前景廣闊。為此,寶雞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上的國際化城市、裝備製造業名城、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宜居宜業的幸福美麗城市的“四城”建設奮鬥目標。我們將立足寶雞,著眼全省,面向全國,充分發揮優勢,堅持開放發展,加快建設“一帶一路”上的國際化城市,為陝西“三個經濟”發展、加速追趕超越作出積極貢獻。

為什麼這樣講?這是因為,寶雞具有歷史基礎和現實條件。從歷史上看,3000年前,周原就形成了“聚邑成都、兩系一體”大型都市,城市規模達到35平方公里,是當時的世界中心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從現實條件看,3000年後,寶雞再一次成為國家重要戰略節點,站在了改革開放的前沿位置。因此,我們要用戰略思維、世界眼光和國際標準,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區域協同發展和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大格局,聚力開放發展,再造競爭優勢。

一是提升“大樞紐”,構築國際化開放通道。全面實施投資千億元的航空、公路、鐵路、物流建設工程,鞏固提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地位,為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提供關鍵支撐。爭取寶雞支線(國際)機場開工建設,支持麟遊、眉縣、鳳縣、隴縣等有條件的縣區規劃建設通用航空機場,加快打造以空港物流服務、信息金融服務、商貿會展服務為一體的現代臨空產業經濟區。

二是融入“新絲路”,打造國際化開放平臺。推動寶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和蔡家坡經開區用好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對接陝西自貿試驗區,融入關中大協同,打造寶雞“升級版”,加快建設國際產能合作基地、一流眾創空間、“一帶一路”國際會展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尤其要沿著“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走出去,緊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環渤海地區,加大企業合作、民間交流、友城和對口城市互動力度,開展商會招商、以商招商、專業招商、委託招商。

三是全面“接並軌”,塑造國際化開放形象。以“解放思想、解放行動、尋標對標、全面接軌”為主題,瞄準國際、國內一流城市和先進地區,從國際化城市的營商環境、服務功能、形象設計、營銷宣傳、建設管理等入手,開展對標提升行動,全面尋標、分類對標,查找差距、提升標準,推動思想觀念、工作標準、行為方式、管理制度與國際水準全面接軌、整體提升。聚焦思想大解放、行動再提速,深化改革攻堅,對標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全面實施營商環境提升行動計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把寶雞建成營商環境一流的投資創業窪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投稿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投稿微信添加:xiaowugediao或者wh3152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