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很風光?屁,他們大多算職業賭徒而已

導語

很多人渴望成功,但太多人只想要成功的結果,卻不想經歷成功的過程。

不說眾多迷茫的企業家轉型投身急功近利的“資金盤、傳銷、直銷”的行當,今天我們先從普通人眼裡最成功,最風光的投資人這個群體說起。


【一】

風光背後的真相

國際大鄂孫正義

投資人很風光?屁,他們大多算職業賭徒而已

你印象裡的孫正義,是不是一個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亞洲首富?

他帶領的軟銀正乘風破浪,睥睨萬物?

這個亞洲首富,日本巴菲特,用2000萬美元救馬雲於水火,從阿里巴巴身上獲得3400倍投資回報,這些光芒閃爍了近10年,至今依舊牽引著中國多少成功企業家轉型做投資人?

查一查孫正義過往的業績:

1995年投資電子產品製造業龍頭UT斯達康

1996年投資雅虎,控股51%

2000年投資阿里巴巴

2003年投資盛大

都是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2016年7月,320億美金收購英國上司芯片公司ARM

2016年12月6號,孫正義揚言要和富士康在美國聯合投資570億,示好新總統特朗普

此外,網易、新浪、攜程、噹噹網、分眾傳媒、萬國數據,千橡互動、豌豆莢、PPTV、迪安診斷、華大基因等巨頭均被軟銀的投資版圖圈入。

20年投資500個項目,回報從數倍到上百倍不等。

撇開美國的傳奇影業,連三大運營商之一的Sprint都被收購了。好比你聽說中國移動被收購,你啥感覺?

孫正義出生日本,祖籍韓國,在美國讀高中和大學,相信自己祖籍是福建莆田,非常推崇孫子兵法,因為投資眼光極其超前,被人稱為“時間旅行者”。他的內心和日本人的保守完全不同,非常具有冒險和創新精神。

1976 年,19歲的孫正義就通過靠賣袖珍發聲翻譯器的專利給夏普公司,賺得他的第一個100萬美金,100萬美金至今仍然是一筆大錢。24 歲時,他就成立了軟銀,而且定下了未來專注科技投資的方向。

但是,你可知道,最近軟銀已經 “軟”下去了?

據傳軟銀從2015年起已債臺高築,高達1100億美金。

投資阿里後的第16年,孫正義終於開始了對軟銀的股份減持,出售了部分股權。

2016年6月,孫正義拋售阿里股份,變現100億美金償還債務。

全球最賺錢的手遊公司SuperCell,淨利潤一年10億美金,這樣的香餑餑,誰捨得出手呢?

4款遊戲《部落衝突》《海島奇兵》《卡通農場》《皇室戰爭》個個精品,社區玩家組織達到2.5億。

如此頂級的遊戲公司,軟銀佔51%的股份,卻在它估值55億美金,如日中天的時候,把它賣給了騰訊。

豪賭運營商Sprint,是軟銀這棵大樹凋零的開始。

2013年收購Sprint後,軟銀的噩夢就開始了。

花費巨大先不說,不僅要給它償還鉅額債務,還要和其他的運營商競爭。Sprint持股的Clearwire使用的是TDD LTE技術,和軟銀日本使用同樣的網絡標準。如果軟銀收購Sprint,Sprint買斷Clearwire,那麼在LTE網絡方面將給軟銀帶來巨大的協同效應。 孫正義希望以規模經濟保障利益,以協同效應降低成本,打造一個跨國運營商帝國。

之後,軟銀一直變賣家當給Sprint輸血,但是Sprint就像一個無底洞。2016年第一季度,軟銀淨利潤持續下降30%,被美國華爾街評級為“垃圾”,2016年全年,Sprint共給軟銀帶來了56億美金的負現金流。

這次,孫正義看錯了互聯網的趨勢。流量越來越便宜,上網的需求遠遠超過了電話,運營商在iPhone大賣的時候,就註定是一個日漸衰落的行業了。

曾經孫正義以超越巴菲特的速度在積累財富,如今他已經債臺高築了。


獨角獸捕手朱嘯虎

投資人很風光?屁,他們大多算職業賭徒而已


這個投資風格如同其名的男人,一向簡單、直接,從來不掩飾資貪婪的本性。

自從2017年底60後創業者王學宗懟了朱嘯虎後,他的知名度更大了。

這麼一個風頭正勁的投資人,我們去梳理他的投資項目發現,由朱嘯虎執掌的金沙江創投,從2004年成立至今投資了200多個項目,但退出的項目連10個都不到。

即便金沙江創投後來投中了滴滴、餓了麼、ofo、映客等所謂“風口上的”項目,但在目前看來,其退出套現之路並沒有想象中那般簡單。

特別是這段時間以來,朱嘯虎不斷髮聲呼籲ofo和摩拜合併才是最好的選擇。也對,投資的本質就是從併購、上市等手段中退出套現嘛。

資本不願意燒錢了,想讓兩家合併。然而兩家共享單車創始人卻並不甘心被併購。

比如,2017年12月18日ofo創始人戴威說,“感謝資本助力企業快速發展,但資本要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

言外之意是,“還沒打夠呢”。後來朱嘯虎怒了,在2017年12月20日的一公開場合上直接開懟,說自己最討厭“認為自己什麼都是對的創業者。”

而摩拜那邊,CEO王曉峰和創始人胡瑋煒此前也多次對媒體強調,稱目前合併並無可能。

一個是年輕氣盛、“認為自己什麼都對”的90後創始人,一個是時下風頭正勁的創業老司機李斌。都覺得自己公司不差,要讓自己退居二位,把公司賣給對方,想必目前都不是很甘心。

而不合並則意味著無法壟斷賺錢,可能更意味著無法上市,資本難以退出。

朱嘯虎真的可以稱得上推動帶有些許公益色彩的“共享經濟”最給力的投資人了。他不但投了共享單車,還投了共享充電寶小電科技,以及共享衣櫥衣二三。

只是投資共享單車套現都這般費勁,更不要說“要是能成王思聰就去吃翔”的共享充電寶,以及沒聽幾個人用過的共享衣櫥,恐怕套現不會比共享單車更容易。

尤其是在樂電、PP充電、河馬充電、多啦衣夢、魔法衣櫥、有衣等多個共享項目接連倒下之後,對於已入局的資本而言,共享充電寶和共享衣櫥更像是“雞肋”般的存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因為相對共享單車而言,共享充電寶是解決了用戶急需,並非剛需。而共享衣櫥的受眾範圍更小,這個時代,有幾個女孩子會願意買別人穿過的衣服。這兩個項目被使用頻次太低。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共享充電寶和共享衣櫥在發展了將近三年時間後,在朱嘯虎等人的鼓吹、站臺之下,並沒有形成病毒式裂變,產生大規模用戶複製。

然而,這兩個項目燒錢速度還挺快。比如,街電科技CEO就曾放豪言,稱要在3個月內燒掉 1 億元的融資。而共享衣櫥多啦衣夢當時即便有8千萬融資在手,也依舊沒能抗住共享領域猛烈的“燒錢大戰”。

用戶需求不高,然而成本又太高,盈利太低,掙錢遠遠趕不上燒錢的速度。

對於這些發展緩慢的“雞肋”項目,朱嘯虎只能乾耗著,等著那1%變局的機會出現。

此外,讓朱嘯虎一戰成名,吹5年都不嫌煩的滴滴何時上市也還是未知數。

而2010年投資拉手網,但最終IPO計劃流產,還因此低調了一段時間的事兒也不再贅述了。

投200來個項目,退出套現個位數,這就是目前風頭正勁的朱嘯虎鼓吹出來的“風口”項目的境遇...


跨界股神趙薇

投資人很風光?屁,他們大多算職業賭徒而已

有“中國女版巴菲特”之稱的趙薇,是近幾年“明星跨界投資”的新聞常客。但最近她有點不太順,連她“背後的男人”馬雲也及時站出來跟她撇清關係。

2017年12月5日下午,馬雲對媒體公開表示,自己跟趙薇加起來見面也沒超過十次,其中大概至少五次還是因為公益活動在一起。不過,馬雲的說法不久就被網友“證偽”,該網友找出兩人見面至少超過10次的合照,甚至還調侃到,“馬雲老師的數學真好。”

馬雲離“小燕子”而去也並非是突發奇想。2017年11月9日,趙薇、黃有龍夫婦因去年年底高槓杆收購萬家文化(現已更名祥源文化)證監會對黃有龍、趙薇處以罰款50萬元,5年禁入證券市場。這令趙薇的人設瞬間垮塌,被公眾指為“割韭菜”的人。

趙薇控股的龍薇傳媒擬以30.6億元收購萬家文化29.135%股份引發市場關注,並引來上交所多次追問。在這場高達30.6億的收購中,趙薇僅出資6000萬元,其餘30億元均來自借款和融資,被媒體質疑“空手套白狼”。

而馬雲與趙薇的私交之所以在這一時間點被公眾扒出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趙薇曾入股阿里影業。這也是她眾多投資中,最具標誌性的事件。2014年底,趙薇黃有龍夫婦以每股1.6港幣的均價買下逾19.3億股阿里影業股份,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2015年5月,再以每股3.9港幣的均價減持2.56億股,套現近10億港幣,收穫頗豐。

另外,據天眼查顯示,目前趙薇擔任法人的企業共5家,持股比例不低於50%的有9家,並在8家企業擔任高管。

然而,2017年12月6日又有媒體曝出趙薇北京朝陽區4家公司全被搬走裝修中,掀起了趙薇要“跑路”的輿論風波,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趙薇於去年12月8日凌晨發微博回應稱:就不能裝修一下公司,讓大家工作環境更好嗎?有錯了?

從大眾喜愛的明星,到“中國女版巴菲特”和如今的被質疑是“割韭菜”的人。趙薇的經歷似乎應景了一句網絡語: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微博紅人薛蠻子

投資人很風光?屁,他們大多算職業賭徒而已


2017年年7月9日,擁有1400萬粉絲的薛蠻子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張與李笑來的合影,圖下配文到“我終於找到爭取財富自由之路啦!哈哈哈!“

在2013年因嫖娼事件跌入谷底的薛蠻子,出獄後一直保持低調,直到今年,區塊鏈和ICO的瘋狂又一次把他推向了聚光燈下。

薛蠻子所說的爭取財富自由之路,似乎也直接指向了區塊鏈跟ICO。在隨後的一個月之內他投資了20個項目,化身成ICO的代言人。他旗下的蠻子基金曾在2017年年6月,耗資千萬級參與了ICO項目比原鏈Pre-A輪投資。

闖入區塊鏈項目投資的薛蠻子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在36氪的報道里,薛蠻子曾這樣形容: “我見不著徐小平,見不著雷軍,nobody there”,似乎暗指這塊美味的蛋糕只有他一個人吃。

但是ICO的這場盛宴,還沒來得及收割。在2017年9月4日就戛然而止了。根據央行等七部委出臺的聯合文件,ICO被定性為“未經批准非法融資行為“。

就在當晚,薛蠻子也在微博發表公開信稱,政府部門的大力監管對區塊鏈行業是好事,自己對此“深表贊同和支持”。

對於這位已經60多歲高齡的投資人,是否還能再一次“捲土重來”尤未可知。

如此看來,風光無限的投資人可能過得也不容易。

【二】

東西方資本區別

為什麼風光無限的投資人會淪落為給人職業賭徒的感覺呢?

回答這個問題,有必要讓我們分析下東西方資本的區別。

01 資本姓資嗎?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國家的層面、社會制度的層面聊起。

成就帝國的三大要素,不外乎是

政治、經濟、軍事。宋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軍事實力太弱。秦帝國的軍事實力很強,但是最後也難逃滅亡,是因為經濟上連年征戰,橫徵暴斂,文化上焚書坑儒,政治上腐敗造成的,

就像木桶效應,盛水的木桶是由多塊木板箍成的,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只有三大要素,這三塊木板都長,才能造就強大的帝國。


投資人很風光?屁,他們大多算職業賭徒而已


同樣,一個全球性帝國,失去它的帝國霸權,也是他逐步喪失經濟霸權,軍事霸權和政治霸權,一步步走向衰落的。曾經的西班牙帝國如此,英帝國如此,今天的新羅馬美國,也是如此。

特朗普在競選中曾提出有一個問題。特朗普說,我們掌握核心科技,為什麼我們和中國的競爭,卻輸掉了呢?為什麼中國賺了我們那麼多錢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美國之所以在經濟競爭上輸掉了,是因為他們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僅僅強調構成帝國霸權中維持經濟霸權的一個科技維度,而不去從成就帝國霸權全局思考,所以他才會如此發問。

其實構成經濟霸權的三個維度就是工業,科技與金融的發展水平。在工業領域,中國的鋼鐵產量在世界排名第一;在科技領域,中國首支航母編隊已升起旗幟,航行在大洋上;在金融領域,人民幣通過一帶一路已逐步走向全球,再通過國家資本的推進,將能完成更多的私人資本無法完成的資本任務。所以可以看出,從經濟領域,中國的三個維度有的已超過美國,有的正即將超過美國。特別是在資本維度,

資本主義性質決定了美國是利益集團綁架國家進行短視的投機資本行動,這又反過來影響了政治霸權的發展。而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了國家牢牢的把控了資本的行為,一切以國家利益為先,體現的是全國一盤棋的意志與決心。

總結來說,西方資本的發展史,就是資本控制國家的發展方向為特點。而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決定了,中國的資本是受國家掌控的。所以一切的投資行為必須先吻合這個大的前提,


02 中國資本的歷史

中國的資本發展比較慢,但如果深究歷史上的資本屬性,就有必要看它在古代對“經濟”的定義。

經濟,是經世濟民的簡稱,經世濟民就是使社會繁榮,百姓安居的意思,這是古代賢士的立世準則,也是古代聖賢對“經濟”一詞的理解。


“經邦濟世、強國富民”一直是歷代中國有志向,有作為的知識分子的崇高理想,經濟學應該是“經世注民”之學,充分體現經濟學厚生、惠民的人文主義思想。

在中國5000年曆史長河中,有一個很特殊的人,他前半生從政,輔佐一個瀕臨滅亡的國家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在政治生涯走到頂峰時又適時隱退,改走從商之路,從商19年中三度富甲天下,財富過千金,在國家危難,百姓流離時又散盡家財,救濟蒼生,把“經世濟民”演繹得淋漓盡致,被後世人奉為文財神。


投資人很風光?屁,他們大多算職業賭徒而已


這個人就是中國最早的商業學家、經濟學家,同時也是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被譽為一代商聖——范蠡

輔佐勾踐成就春秋五霸——越國後,范蠡激流勇退,他攜妻兒與弟子、門客悄悄來到齊國,化名鴟夷子皮,范蠡自此隱姓埋名,開始他另一段同樣輝煌的人生旅程。在齊國范蠡購買了一些靠海邊的土地,開墾種田,兼營漁業捕撈、開鹽田等。范蠡與妻兒一起下地耕作,同穿布衣,進粗食。范蠡一反商家精苛細算,盤剝斂財的做法,對待僱工十分慷慨、親和。遇到災年減產,就減免地租,同時,開粥場賑濟災民。

在年初,和一些農民、商人簽訂商品收購合約,到年底如果商品價格上漲,范蠡按照市場現價收購,如果價格下跌,就嚴格履行合約價格,由此,各國商人都願意和范蠡做生意,工匠與農民也願意為范蠡作工,雖然表面看來這樣做吃些虧,但是卻擁有了大量優質穩定的合作伙伴,使總成本降低很多。

一次范蠡資金週轉不靈,向一個富戶借了10萬錢,一年後,這個富戶帶著各家的借據出門討債,不慎包裹掉到江中,幾十萬錢的借據和路費都沒了,恰好走到范蠡家,於是投奔范蠡,在沒有借據的情況下,范蠡不僅連本帶息還了錢,還額外贈送一筆路費給這名富戶,由此,范蠡的仁信之名廣播天下。之後范蠡為了擴大生意,三次短缺資金,各富戶均主動送錢上門,幫助范蠡度過了危機,抓住了機會。 

短短几年時間,范蠡就成為齊國首富,家資鉅萬。據說在齊國鬧災時,災民聽聞其樂善好施,千里之外都來投奔,領取施捨,被後人頌稱為“富行其德者"。

消息傳到齊國國君的耳中,齊王請范蠡進宮,拜其為相國。為相期間,范蠡大力發展經濟,促進齊國與其他諸侯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衝抵災年對齊國物資短缺的困擾,也奠定了齊國經濟與文化繁榮的基礎。三年之後,齊國國富民強,百姓奉范蠡為神明,朝野中也是頌德聲一片。就在此時,范蠡再次辭官:““居官致卿相,治家達千金,這對於一介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致。久受尊名,恐怕不祥"。於是,范蠡掛印封金,盡散家財,分贈給好友與貧苦的百姓,隨後帶著妻兒飄然離開齊國。

可以說范蠡是功成身退的典範,他清楚凡事物極必反,好事到了極致將向相反的方向發展,與其等待勢的反轉,不如適時主動身。這個道理說來簡單,但是在巨大的名利面前有幾個人能做到呢?因為,一旦獲得成功,人的自信心也會增加,很少能做到主動後退。我們現在的企業家也很少有急流勇退者,似乎商道就是一條不許回頭的路,而企業的發展有時需要的恰恰是回頭與反思。退是為了更好的進,反思是為了更加明智,就如范蠡的急流勇退,這不是道家的消極思想,而是行止於知的睿智。

凡事盛極必衰,在頂峰的時候主動退下來是為了有機會攀登其他的山峰,而不是重重的摔下來,粉身碎骨,萬劫不復。

范蠡舉家遷至齊國西北的陶地,再次改姓更名——朱公,又以一介布衣之身,空空雙手之本,再次開創家業。范蠡認為,陶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東鄰齊、魯,南通楚、越,西達秦、鄭,北連晉、燕,是天下的中心,非常適合經商,果然,不久此地就在范蠡的推動下,成為春秋末期東周的經濟樞紐,貿易之都。

范蠡藉助地理位置的優勢從事早期的各國貿易,范蠡對經營貿易的理解是:越國盛產蠶桑、齊國廣耕鋤、秦國多冶煉、趙國善土木,各國有各國的特產與需求,經商就是促成各國間的商品交流,互通有無,在使各國受益的同時,我們自然得利。同時,范蠡還經營農業、養殖等,並且總結出了很多經營方略,其精髓特點為:順應自然環境與趨勢,預測事物發展規律,而後,借其力,驅其勢。

范蠡認為,天時決定農業,天時變化是有規律的,所以穀物收成的好壞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他根據五行更替總結出了豐年與災年出現的大概規律。在一個農業社會,糧食價格的波動必然引起其它各類相關商品價格的波動,那時的貿易也以農產品為主,順應這種變化規律來進行貿易,等於抓住了市場的關鍵環節,獲利自然豐厚。

范蠡總結了按照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自然特點進行靈活差異的經營。經營策略是“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他提出:“水則資車,旱則資舟" 意思就是在發生水災時做車的生意,在旱災時做船的生意。因為,當水災時,大家多用船作為交通工具,這樣必然導致船舶的稀缺,價格上漲,而沒有用武之地的旱路交通工具車輛,則大量積壓,價格便宜,這時乘便宜大量購入車輛,待水災過去,車輛必然稀缺,價格就會上漲。

在兩千多年前,范蠡就根據市場的供求關係來判斷價格的漲落,他提出“論其有餘與不足,便知貴賤。",也就是發現市場是供過於求還是供不應求,據此調整下一步的經營策略。他還發現價格漲落和自然規律是相同的,即商品的波動規律與幅度極限。一種商品價格上漲到極點後就會下落,價格下跌到極點後就會上漲,出現其所謂的“一貴一賤,極而復反"的規律。這和現代經濟學原理的論點完全一致。

范蠡根據這一理論提出一套購買與銷售的原則與方法:在物價便宜時,要大量收進,他說“賤取如珠玉",即像重視珠玉那樣對待降價的物品,儘量賣進,在像收藏珠寶一樣精心的把貨物存貯起來。等到該商品價格上漲之後,范蠡認為,應該 “貴出如糞土",像拋棄糞土那樣毫不吝惜地將貨物全部賣掉,不要期待價格會不斷上漲,因為,價格的漲跌是要往復的。

這些理論在今天看來並不深奧精妙,不過是一些自然規律與經濟規律,但是卻非常有效,我們往往在華麗的技術與紛繁的誘惑中迷失了這些最基本的認知——追漲殺跌,在簡單的自然規律面前左衝右突,而清醒的人則抓住規律,輕鬆賺錢。范蠡能在那個文明尚且不發達,更談不上經濟發達的農業社會時期就綜合天時變化、農業生產、社會需求等因素綜合考量,不能不讓我們歎服。

有一句話叫做“無商不奸",雖然說法有些片面,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由古至今,商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為此採用各種手段:投機取巧、哄抬物價、小秤入大秤出等技巧,甚至是違背道德的手段。而范蠡不僅做到了“君子生財,取之有道",更有一股俠商的氣概。

范蠡認為:商人能夠牟利的根本是百姓,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消費者,對待百姓要存感激之心,予以其回報,這樣百姓才更願意與你打交道。這和彼得·德魯克的觀點:企業必須為社會創造價值,社會才會回報給企業以利潤的觀點不謀而合。道家創始人老子也有同樣的觀點:“天地不為自生,故能長生"。

范蠡雖然是一個生意人,但從不急功近利,對於經營的利潤只求成本的10%,不再多取,遇到災年等特殊情況,這個利潤比例還會降低,甚至賠錢救濟災民。在那個歷史時期,商品10%的利潤率是非常低的,因為,那時運輸極其不方便,戰亂、匪寇導致經營風險很大,做生意的人很少,屬於絕對的買方市場,而且,從當時的經濟發達情況分析,那時還沒出現利潤率精確的計算方法,因此,范蠡賺取10%的利潤應該是毛利率,而非淨利潤。

這樣低的利潤率卻能使范蠡迅速成為巨賈,主要是其交易數額巨大,其次,資金從不閒置,迅速週轉,范蠡經營的商品從未積壓過,因為其為人信譽好,為商磊落,更關鍵的是其商品價格比別人的要低很多。能做到價格低於同行,不僅是降低利潤率,更有賴於范蠡的經營理念:“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的經營思路,在某種商品過剩,價格很便宜時大量購入,同時,拋售那些稀缺,受人追捧的商品。

范蠡一生為避名利而三次遷徒,但名利反倒一直跟隨他,這其中的辯證哲學值得我們今天的企業家深思。司馬遷在《史記》中曾經盛讚范蠡:“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范蠡一生中兩次官至極品,三次富過千金,每次富達千金又都施濟天下,但不久後又迅速再至千金。


【三】

古今對比給我們的啟發

綜上分析,結合我國體制下是國家掌控資本的特點,投資一定要秉承

正心、利他、達己、益社會的準則,深入領會“經世濟民”的內涵,才能笑傲江湖。

而回頭看,孫正義以西方資本理念起家,覺得我是投資人,是老闆,而創始人馬雲頂多算是打工的,最多算個管家,最終於創始團隊的矛盾肯定不可避免。

馬雲後來談及孫正義時的評價:他眼中只有六個字:軟銀,軟銀,軟銀,而不考慮客戶與員工。昔日好友變成了自私透頂的人,馬雲還說孫正義是蚊子大腿上找肉吃。馬雲還比喻孫正義是隻鐵公雞,一毛不拔等等,可以看出,孫正義在投資生涯中與創始團隊的矛盾應該不在少數。煩心事一多,難免不對他對行業前景的判斷產生影響。

薛蠻子,因紅二代出身機緣巧合跟隨孫正義掙得盆滿缽滿,之後成為網絡大V,飄飄然起來,與國家的大政方針格格不入,更在去年違反價值投資的原則,加入投機的大軍,在明知ICO是泡沫經濟的情況下,介入站臺,而致聲譽受損,也算是因果了。

朱嘯虎,號稱獨角獸捕手,只瞄準資本的回報,而不顧一家獨大的商業結果是消費者成為“我為魚肉”。

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後半場以來,隨著資本的兇猛介入,再難形成早期互聯網BAT、移動互聯網TMD三分天下的格局,各大資本都想一統天下,這種利己不利社會的商業模式有違天道,結局難料必屬正常。

綜觀中國目前的投資江湖,或者說商業江湖,正缺“胸襟如海”之士。當前的商業秩序,是大家各自爭霸,搶奪市場,缺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

曾經,以為有武俠情懷的馬雲先生能有這種格局,但從目前他與騰訊的爭鬥,京東的罵戰,及撇清與趙薇的關係等行為來看,暫時還不具備這種商業領袖氣質。反而在早期,馬雲能坦然承認與李一,與王林的私人友誼,更具團結三教九流的格局與胸懷。因為具有家國情懷的領袖,從來都要兼收幷蓄,正如郭靖後來成為抗蒙領袖之後,一改起先的古板,黑白分明的性格,團結了大量亦正亦邪的江湖高手。因為如果只顧自己做高手,做明星,獨善其身就行,可是如果要做領袖,就要有更大的格局和胸懷。因為你不能只做自己阿里系的領袖,而是要做整個江湖的領袖。

從大佬到領袖,中國商業江湖的巨頭們,看來還有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