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上映時收視率,爲何被認爲是中國歷史劇的巔峯?

20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的改革開放,加上香港影視劇產業的繁榮,中國在此期間也出現了一大批的影視作品,而在影視劇中也有眾多的分類,其中以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也具有廣闊的市場,而80年代,大陸也首先將中國的四大名著搬到了熒屏上,由於演員精湛的演技和用心追求藝術的心態,這幾部電視劇也成為了永恆的經典,經過無數次重播,經久不衰,而在以歷史為題材的電視劇中,也出現了幾部經典劇,其中在2006年,一部劇的上映,也受到了高度的評價,這就是《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上映時收視率,為何被認為是中國歷史劇的巔峰?

《大明王朝1566》毫無疑問,講述的是公元1566年的大明朝,當時的明朝處於中後期,在位的是號稱是明朝最聰明的嘉靖帝,與其他王朝不同,明朝的權利中心總體上分為三個部分,皇帝、內閣、太監,而內閣也是明朝權利的中樞,負責處理國內的一些大事,而內閣首輔也擁有著宰相般的權利,太監是明朝的一個特色,明朝太監是中國古代眾多朝代中國最為氾濫的,甚至在有些時候一手遮天,但是在長時間內,還是被皇權所壓制,說到底,內閣和太監終究是為皇帝所服務的,縱然權利無限分散,但是大明帝國也是屬於皇帝一人。

《大明王朝1566》上映時收視率,為何被認為是中國歷史劇的巔峰?

此劇中,也出現了另外一位剛正不阿的人物,這就是海瑞,作為明朝歷史上的官員代表,海瑞在此劇中也是正義的化身,但是卻多了一些溫情,海瑞的耿直也讓嘉靖帝都為之頭疼,當嘉靖犯錯後,海瑞也是唯一一位敢怒斥嘉靖的大臣,因為無所畏懼,所以嘉靖對他也是非常害怕,畢竟海瑞是當時官員的楷模,是萬萬不能得罪的,而海瑞的職責也是愛護百姓,維護君主,而這位歷經三朝的明朝官員,去世後,尚沒錢買棺材,可以說也有一絲悲情吧。

《大明王朝1566》上映時收視率,為何被認為是中國歷史劇的巔峰?

此劇另一位重要的人物便是嚴嵩,1566年,當時的嚴嵩已經八十多歲,但是卻對朝中的大事非常操心,而他的兒子嚴世番也是一位極其聰明的人物,但是在嘉靖的眼裡,他們只是為大明帝國服務的棋子而已,對於皇帝而言,他們在乎的不是百姓的生活,當大臣向其反應賤買災田時,嘉靖所擔心的不是百姓的生存,而是製造局是否會爆發危機,不僅皇帝,明朝的大臣也是視百姓為草芥,因為在古代皇帝眼中,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名聲,後世對自己的評價,而此劇精良的製作加上一大批實力派演員的加盟,也使得本劇評分打到了9.3,但在在剛上映時收視率卻很是慘淡,但這並不影響它在中國歷史劇中的地位,因此這部劇也被譽為最好的歷史劇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