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李建勤說,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李建勤说,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李建勤说,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官方權威發佈平臺

按照省委統一部署,廣安市持續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彭清華書記對廣安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廣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活動第二階段,聚焦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在全市開展“怎麼辦”“怎麼幹”大討論,進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目標,設計了工作抓手,搭建了工作平臺,形成了對事關廣安發展全局若干重大問題的高度共識,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將在廣安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李建勤说,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思源廣場 鄭繼明攝

深入分析優勢、弱項和短板

牢牢把握廣安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深化對弱項和短板的認識。從經濟總量看,2017年全市GDP1173.8億元,僅佔全省總量的3.2%。經濟總量小導致人均水平靠後,2017年全市人均GDP3603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617元。從交通條件看,中國已進入高鐵時代,廣安既有的高速公路、水路和傳統低速鐵路帶來的地理位置優勢逐漸弱化。省委將川東北經濟區定位為東向北向出川綜合交通樞紐,達州、南充因為高鐵建設佔得先機。同時,廣安全面小康的重任、轉型升級的挑戰、脫貧攻堅的任務還十分繁重。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李建勤说,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深化對優勢和機遇的認識。市級領導和各地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結合實際開展大討論,對廣安的優勢形成了普遍共識。一致認為廣安有兩個優勢:一是小平故里的優勢,二是緊鄰重慶的優勢。同時,我們深刻認識到,“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戰”等戰略部署,為廣安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省委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等戰略佈局,為我們強弱項、補短板帶來了重大契機。

明確“1234”工作思路和高質量發展目標

全面理清廣安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

01

“1”是指達到一個目標,即“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廣安”,這是廣安發展的美好願景,科學描繪了富有時代精神、彰顯廣安特色、反映人民心聲的宏偉藍圖。

02

“2”是指發揮兩個優勢,即發揮“

小平故里的優勢和緊鄰重慶的優勢”,這是開放合作的強大支撐。把小平故里的優勢用來推進開放合作,爭取更多力量、更多資源匯聚廣安。把緊鄰重慶的優勢用來推進開放合作,全面推進與重慶一體化發展,努力打造內陸地區開放高地。

03

“3”是指強化三個抓手,即強化“抓項目、抓政策、抓資金”,這是推動發展的關鍵舉措。經濟發展項目為王,通過狠抓項目、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促進經濟發展。政策是推動發展的保障,積極爭取政策,用好用足政策。資金是經濟運行的血脈,必須深化對上爭取,強化招商引資,大力爭取中央和省級資金、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支持廣安發展。

04

“4”是指做到四個加快建設,即做到加快建設“川渝合作示範城市、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紅色旅遊勝地”,這是廣安發展的突破重點。前面兩個加快建設,是落實省委“兩個戰略定位”的必然要求。“產業轉型升級、紅色旅遊、鄉村振興”是彭清華書記要求廣安打好的“三張牌”。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和建設紅色旅遊勝地,既是落實彭清華書記對廣安提出的要求,也是發揮廣安的優勢,推動廣安發展特色旅遊、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有效載體,是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推進“四個加快建設”

努力將省委對廣安發展的戰略定位

變成美好現實

加快建設川渝合作示範城市全面推進與重慶一體化發展,建成重慶主城空間拓展區、重大產業配套區、農副產品供應區、休閒度假“後花園”,成為川渝合作發展先導區。拓展與成都和深圳、珠海、廈門等經濟特區的合作,探索出內陸城市跨區域開放合作的新途徑、新模式、新路子。

加快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面形成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空間開發和保護新格局,建成川渝綠色低碳發展副中心、“紅色—綠色”旅遊城市樣板區、生態文明機制創新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樣板市,建設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美麗廣安。

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建成廣安龍安柚、鄰水臍橙、廣安蜜梨等一批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鄉村振興成為全省樣板,讓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推進廣安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擦亮四川農業大省金字招牌貢獻廣安力量。

加快建設紅色旅遊勝地。打造鄧小平故里和華鎣山兩大紅色旅遊品牌,建成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廣安成為四川紅色旅遊國際形象展示窗口,實現紅色綠色融合發展。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李建勤说,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通過全市上下努力,力爭到2022年,GDP實現1800億元、力爭達到2000億元,經濟增速保持快於全省平均水平。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李建勤说,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實施“兩大工程”

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城市和

“美麗廣安·宜居鄉村”

大力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城市。優化市域空間結構,著力構建“一主兩輔三副”新格局,支持各地發揮優勢,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高水平規劃城市,把以人為本等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全過程,強化統籌規劃和剛性約束,開展城市規劃動態評估完善,實現城市規劃由靜態向動態轉變。高質量建設城市,開展城市“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專項行動,打造“花街、花道、花園、花海”,不斷提高城市顏值和品位。精細化管理城市,加強城市管理立法,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加強公共場所管理維護,創建放心舒心消費城市,挖掘城市人文精神,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對外形象。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建設“美麗廣安·宜居鄉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圍繞“農業強”發展特色優勢效益農業,建設以優質糧油、優質果蔬、優質花椒、優質畜產品等為支撐的高品質、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圍繞“農村美”打造幸福美麗鄉村升級版,優化村落佈局,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保護原始自然風貌,展現鄉村“山水相融、田林交錯、變幻多彩”的秀美大地景觀;圍繞“農民富”拓寬助農增收渠道,堅持“以農富民”,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構建多種形式利益聯結機制,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李建勤说,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著力構建“341”現代工業產業體系

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集群

優化調整工業結構。堅持“以工強市”,搶抓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機遇,對接全省新一輪產業佈局,優化廣安工業產業體系,做大做強工業,力爭到2022年,全市工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突出發展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能源化工3個支柱產業,力爭規模分別達到1200億元、500億元、500億元。大力發展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輕工服裝4個優勢產業,力爭規模分別達到200億元、350億元、300億元、200億元。積極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力爭規模達到50億元。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生命線,聚焦“三類500強”、央企和省屬國有企業,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李建勤说,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以商興業”,培育壯大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現代金融、服務外包等服務業,打造一批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和高品質的商業綜合體、特色商業街區、專業市場。藉助“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和渝新歐、蓉歐、長江黃金水道等國際陸海貿易大通道,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實施外貿優進優出工程,培育一批自主出口品牌。加強開放平臺建設,積極申報設立廣安海關。發揮公用型保稅倉功能,支持申報創建國家級外貿轉型示範基地。全面實行外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

夯實產業發展的交通基礎。大力推進“西安經達州、廣安至重慶”高鐵等鐵路前期工作,爭取規劃建設重慶至廣安軌道交通,爭取開行重慶至廣安動車。加快高速公路規劃建設,推進廣安市過境高速公路東環線及渝廣高速支線建設,加快“陝西鎮巴經廣安至重慶”高速公路通江至廣安段前期工作,打造“一環兩橫五縱”高速互通路網。加快跨區域快速通道規劃建設,推動與周邊城市的區域幹線公路建設及市內快速通道建設。暢通嘉陵江、渠江水運通道,提升航道等級。加強與重慶江北機場合作,共享重慶江北機場便捷通行服務。積極爭取並大力推進民用航空、通用航空機場規劃建設。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李建勤说,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凝聚各方力量

推動工作落地落實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堅決維護”。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建立領導幹部政德考核考察機制。以完善組織體系建設、創新開辦廣安新時代講習所、創建廣安基層黨建品牌、深入實施“磐石工程”為重點,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以“小平故里英才計劃”為統攬,分層分類培養一批經濟金融、教育衛生、文化旅遊等領域專業人才。徹底肅清周永康流毒影響,堅決剷除“袍哥”文化、圈子文化、碼頭文化滋生的土壤。正風肅紀,縱深推進巡察工作,抓好中央、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繼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抓好金融債務、信訪維穩、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防災減災等領域風險防範化解,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持續開展“回頭看”“回頭幫”,率先在全省消除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推動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全面整改到位,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紮實開展“用雙腳丈量河流”行動,繪製“一河一圖”,完善“一河一策”,建立“一河一檔”,細化“四張清單”,努力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辦好急難愁盼民生實事。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辦區域性最好的教育,打造川東北教育高地。推進健康廣安建設,辦區域性最好的醫療,讓群眾在廣安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提升社會保障水平,辦區域性最好的養老,讓廣安的老年人生活安樂、頤養天年。繁榮發展文化事業,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面推進法治廣安、平安廣安建設,打造“智慧政法”,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健全網格化服務管理。堅持改革牽引、創新驅動,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釋放發展動力活力。

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轉變作風抓落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保持工作激情,杜絕“把說了當成幹了,把幹了當成幹好了”的現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雷厲風行抓落實,牢固樹立“晚幹不如早幹,要幹就幹好”的理念,高標準、嚴要求、快節奏推進工作。動真碰硬抓落實,敢於直面問題,學會做減法,拿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提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氣。鍥而不捨抓落實,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韌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建功必須有我”的擔當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年幹成幾件小事,幾年幹成一件大事。精準發力抓落實,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推動中央、省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李建勤说,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