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自殺只因父親不讓玩手機!警醒唯有睡覺和死亡才能和手機分開

■話題:

一個男孩子玩手機非常上癮,玩到了不吃不喝不睡覺的地步,父親十分著急,直接從孩子手裡把手機奪走,孩子非常憤怒,情緒失控,威脅父親:“如果你不給我手機,我就從這個窗戶跳下去。”而父親真的沒有給他,男孩就直接從窗戶跳樓,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結束。這個極端的個案,讓很多人唏噓不已。

如何避免這樣慘劇的發生?如何讓孩子從手機癮中解放出來?我們邀請了三位知名心理諮詢師,視頻在線給大家答疑解難。詳情,請觀看視頻。

男孩自殺只因父親不讓玩手機!警醒唯有睡覺和死亡才能和手機分開

■精彩語錄

▲有的家長只關注成績不關注習慣這是不對的。明智的家長應該知道,良好的習慣將成為孩子成功的必要條件。將是他一生的財富。

▲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是每個家長的共同願望。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

▲多陪陪孩子。提高陪伴孩子的質量,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那些沉迷手機的孩子,剛開始並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興趣匱乏。就像很多大人刷朋友圈和淘寶都是因為無聊一樣。興趣廣泛的孩子,放學回到家後,要做的事兒多著呢,哪有時間沉迷於手機?

▲陪伴不是陪同、不是看管、不是物質滿足,更不是說教和監督。陪伴,是一種溫暖人心的力量,一種給人依靠的信賴。陪伴是要全身心的,是要融入孩子的世界,接納他,建立起與他溝通的橋樑,與他一起分享他的快樂、他的悲傷、他的苦惱困惑......

▲改變孩子一定不能打罵,用強制的手段只會適得其反,找對方法很輕鬆就能改變。

▲說到底,是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沒有陪孩子一起去發現除手機、屏幕、網絡世界外的美。你沒陪他去操場跑過步出過汗,他就不能體會到運動帶來的樂趣;你沒陪他去野外放過風箏,他就不能沉浸於大自然之美、藍天白雲鳥語花香;你沒陪他去過博物館、科技館,他就不能感悟到泱泱中華源遠流長、群星閃耀科技之光。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孩子面前做個好榜樣!

▲願你,對這世界保有興趣,然後,用對你自己而言足夠詩意的方式,棲息在這顆星球上。

▲一個不尊重自己的女性、物化自己的女性,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女人不是物品,不是婚姻的附屬品。

▲孩子,你可以慢一點。只要你沿途歡天喜地,只要你路上篤定前行,只要你走著走著就變得越來越平和、從容、坦蕩……那才是媽媽們最樂意看到的事。

▲我說過,我希望成為她一輩子都談得來的媽媽。但,她也得知道,她想成為我一直都覺得談得來的女兒,也並不容易。

▲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每個人儘量的不附加條件愛對方,才是良性的親密關係。犧牲心態和換取心態背後是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

▲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