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丨大數據全面解讀2018年初美國智能音箱用戶畫像

2017年是智能音箱的豐收年,研究公司Canalys預計全球將在2018年銷售5630萬臺智能音箱,美國在全球市場大概會佔據68.2%的市場份額,而中國大概會銷售440萬臺,會佔據7.8%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市場,這個數據對於中國市場有低估現象。

但不可否認,智能音箱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消費級硬件,2017年的全球銷售額幾乎超過所有研究機構的預期,2018年語音支付將成為智能音箱角逐的焦點。要知道在2017年初,大家還在過熱討論AR、VR的快速落地,但目前依然是小眾產品。

回顧丨大數據全面解讀2018年初美國智能音箱用戶畫像

市場現狀

預計2022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場銷售總額會達到480億美元,而2016年的僅9億9100萬美元,其中2019年估計達到26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30.45%,僅亞馬遜Echo在2017年全球的出貨量就達到了2200萬臺。Wi-Fi音箱在幾年前的銷量一直不前,但是智能語音與AI的力量帶來巨大推動,未來五年,所有的Wi-Fi音箱將都是智能音箱。

截止2017年底,全美目前大概有3900萬臺智能音箱,去年一年增加了128%。如果加上兒童用的智能音箱,智能音箱總量已經達到5000萬臺。

2017年12月美國智能音箱份額中Echo佔據絕對優勢,但是已經跌破70%,Google Home反而升至25%,多年堅持硬件落地的谷歌,已經嗅到AI助力下的新一波風口,所以在2018年CES展上瘋狂高調獻身,遍地的Google廣告,超級大的展臺,高逼格的展示。2016年Google Home發佈兩個月的時間裡搶佔了6.7%的市場,因為2017年Mini產品的推出,Google在去年第四季度,平均每秒賣1臺多智能音箱,僅一個季度就出貨700萬臺。

2017年6月,同時擁有2臺設備的美國用戶是8%

2018年—2022年,隨著人工智能的成熟,美國智能音箱Alexa的份額會逐漸被Google佔據。

目前全美大概有16%的十八歲以上成年人擁有智能音箱,11%的人擁有亞馬遜Alexa設備,4%的人擁有Google Assistant設備。43%的Google Home用戶都擁有Alexa設備,但是隻有10%的Alexa用戶擁有Google設備。無論是低價的亞馬遜Dot還是低價的谷歌Mini,都給市場帶來一波強有力的衝擊。

語音購物

22%的美國人會在智能音箱上購物,其中的購物習慣分析很有意思,31%的人習慣先用語音搜索加入購物車,然後再用手機或電腦在購物車裡瀏覽,29%的人用智能音箱查詢商品,22%的人重複購買先前買過的東西,還有22%的人會購買從來沒有買過的東西。這些購物習慣的養成超過整體行業預期,我們可以稱這種現象為“語音經濟”或“語音電子商務”。

對於網上購物而言,智能語音成為新的渠道,像谷歌通過語音與谷歌速遞打通,同時與Walmart還有Target兩大零售巨頭合作。去年9月開始,通過Google Assistant語音助手就可以直接購買Walmart和Target銷售的商品。用戶通過智能音箱,快速建立語音購物界面 ,也為企業品牌與零售業務打開新的渠道,隨著智能音箱受眾規模擴大,語音交易時代全面來臨。

買買買!但是到底語音購物哪些品類的產品呢?排在首位的是家居用品,依次是電子產品、健康美容、寵物食品、雜貨、花園產品、嬰兒用品。

用過Youtube看視頻的讀者都知道,谷歌強大的實時同聲傳譯與字幕顯示能夠覆蓋多國語言,目前通過Goolge Assistant可支持8種語言,年底將支持30種語言,谷歌的全球語言優勢將在全球推廣中發揮重大作用,同時automated speech recognition (ASR)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NLU)也都是谷歌的強項。而競爭對手亞馬遜很難同時提供30種語言並服務全球95%的人群,兩者都存在在全球推廣中受到本地競爭對手的排擠。

對於Apple HomePod 2018年的銷量,大多數人估計是400萬臺左右,也有機構估計700萬臺,如果按照400萬臺計算,全年的市場份額應該在10%左右。如果Airplay2支持Sonos One,購買便宜150美金且音質相當的Sonos One何樂而不為?

在一個家庭中,往往在家人相聚一堂的時候,使用智能音箱的頻率會增加。53%的人說,在身邊有家人的時候,會使用智能音箱,39%的人這種場景下,說偶爾會使用。除此之外,超過50%的用戶在次月的使用頻率高於上一個月。65%的消費者認為,已經離不開沒有智能音箱的生活,智能音箱正在改變與養成新的習慣。

與家人和朋友一起用智能音箱,最多的功能是聽音樂,依次還有回答常識問題、問天氣、說笑話、聽網絡收音機、聽新聞、設置計時器/鬧鐘、控制智能家居設備、問時間、問比賽比分、玩遊戲等等。

語音技能

目前Alexa的技能是25000項,Google Home的技能雖然只有2000項,去年10月1日-12月日之間技能增長速度打造114%,4個月增長221%,8個月技能增長10倍,更新速度不亞於Alexa,目前依然以500項每月的速度增長中。另外,並不是技能多就很優質,體驗感才是命門所在,谷歌的AI交互是最強的,而且支持深度對話。

Google Assistant的技能類別中,遊戲與娛樂方面的佔比最高,佔到27.4%,跟Alexa類似,Alexa大概是25.2%。教育/參考書佔據9.3%,智能家居控制佔據9.2%,但Alexa相比是14.5%與3.2%,Alexa對於智能家居方面的技能明顯落後於Google的重視程度。

自去年8月份以來,本地應用增長幅度最快,從7個增長到57個,增長幅度高達714%。購物技能增長500%,從10個增長到66個。增長最慢的是新聞和雜誌技能,四個月只增長46%,反應出智能音箱支持流媒體的侷限性。而地位增長最快的是社交與溝通,短短兩個月從11th升至7th。

Alexa的技能在過去一年裡的增長率是300%,但是增長率一直在下降,截止到去年12月1日,精確到24385項技能。在九月、十月和十一月期間,Alexa的技能增長分別為8%、6.6%和5.5%。在同一個月,新增加的Alexa技能總數分別為1601, 1437和1266。25000項技能雖然很多,但是對於用戶而言實用的又有多少?

對比1年來Alexa技能的變化,上市的各過度變化都很快。2018年,Alexa的技能增加將著重在三個點:遊戲、媒體和品牌,其中品牌是幫助各品牌建立語音新渠道。

2017年整個假日中,7%的美國人收到了智能音箱,其中4%的人是第一臺智能音箱。

使用場景與時間

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智能音箱擠壓了哪些時間?39%的人說替代了傳統收音機、34%表示替代智能手機、30%表示替代電視、27%的人表示替代平板、26%的表示替代電腦、23%的人表示出版物、17%的人表示替代了傳統多房間音樂等等。

71%的用戶擁有了智能音箱後更愛聽音頻了,其中28%的人更偏愛播客節目,23%的用戶更愛聽新聞和演講。

整個用戶的使用功能時間表,早上5點到9點最多是交通、天氣和新聞,早上9點到下午3點依次是使用登陸Alexa設備、添加事項到日程表、添加購物清單,下午5點到7點是找飯館/商業街、問菜譜、叫外賣,7點到9點是遊戲、發信息、兒童故事,晚上9點到午夜是控制智能家居設備、音頻書籍和計時器/鬧鐘。

64%的智能音箱用戶都希望能將智能語音技術應用到汽車上。

對語音的應用,用戶最想在汽車中使用,此外還有手機、電視、辦公室等地方。

如果只有一臺智能音箱,一般你會把智能音箱放在家裡的哪間屋?52%的美國人會放在客廳和書房中,21%會放在廚房使用,19%在主臥,4%在其他臥室,2%的人用在家庭辦公室。

對於智能家居的控制而言,美國人的頻率有多高,調查表明31%的智能音箱用戶都在一週內使用過智能家居控制。

既然談到智能家居控制,對於控制的場景分佈如何?客廳當之無愧佔據受控首位,其次是廚房和主臥。

對於智能家居的控制時間,早晨與傍晚是最高峰。

喜訊是38%的用戶都將準備購買智能家居設備,對於已經對接智能音箱的智能家居企業,是一道福音。

對於智能音箱本身的變現方式有很多,2018年,我們可能會看到謹慎的廣告、內容訂閱包、高級會員、企業解決方案等變現方式。2018年,谷歌和亞馬遜依然會在美國領先群雄,但是在中國不會Win!因為兩家都沒有在中國落地,且國內市場增長幅度最快的天貓精靈、小愛同學、叮咚音箱等智能音箱,在不斷吃下空白的市場份額。

谷歌和亞馬遜進入中國之時,將會面臨成熟的市場競爭,背後提供的限制性服務阻礙落地,殘缺的舶來品未必會深受國內消費者的追捧。但並不是說,國內智能語音音箱市場並無任何外部競爭壓力,國外中文語音的技術成熟度依然先進,例如三星的Bixby語音助手已經落地智能音箱進入中國,外面的狼依然很多,智能音箱落戶到家的數量才是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