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澄:書法如何創新,多數人心中無數|大米藝術

王澄:書法如何創新,多數人心中無數|大米藝術

[ 本文共計1859字 · 建議閱讀3分鐘 ]文 / 王澄

面對時下種種之書法非藝術狀態,王澄先生俯仰古今,強調其藝術屬性,提醒書家把書法置入當代大藝術的氛圍中進行審視,保持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和接受,流露出的家國情懷和文化擔當,彰顯了一代文人書家的傳統視野與時代思考。

——施晗

書法前面冠之以藝術,大概會有不少人持有異議或不能理解。書法不就是藝術嗎?名之以“藝術書法”豈非畫蛇添足


王澄:書法如何創新,多數人心中無數|大米藝術

王澄

的確,大概兩千年前,人們對書法之藝術認識已見諸文字記載。東漢蔡邕曾雲:“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也有“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之說。然而,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書法始終未完全脫離實用而獨立為藝術。

東漢趙壹便雲:“……且草書之人,蓋技藝之細節耳。鄉邑不以此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講試,四科不以此求備,徵聘不問此意,考績不課此字。善既不達於政,拙而無損於治,推斯言之,豈不細哉?”之後,以書取仕漸盛,直至清末,以變法著世之康有為在論及幹祿字時,也不得不言道:“……於是,鄉邑較能、朝廷科吏、博士講試皆以書,蓋不可非矣。”此大大桎梏了人們對視書法為藝術的認識深度。

王澄:書法如何創新,多數人心中無數|大米藝術

王澄書法作品

這種與實用、與仕途緊緊相連的現象,至今仍在延續著,只是味道有些不一樣。君不見,當了某級協會頭頭,便可名利雙收,更可做些手段,青雲直上嗎?於是,便有了“國展”在即,按著某些大人的喜好進行“創作”的怪現象,更生出了拿著字到處敲門的敗類。何以談探索?何以談創新?那是要被打入另類,坐冷板凳的。面對這種種之書法非藝術狀態,強調一下其藝術屬性,無疑是必要的。這算是社會學的原因吧。

藝術書法之提出,就書法本體而言,更為必要和緊迫。書法要創新,無人不曉,但如何創新,多數人卻心中無數。帶有共性的問題很多,主要有二:其一,幾千年的傳統過於強大,形成的習慣勢力更是頑固,人們在繼承傳統時,往往墮入其中,不能自拔;其二,社會已發生深刻變革,開放的、一體化的工業文明給人們帶來的思想變化,以及隨之生髮的多元審美意識,為文化藝術注入了諸多新元素和新活力,這在各藝術領域都有充分體現,

惟獨書法界,多數人對此麻木得很,頗有些閨房獨守的感覺

王澄:書法如何創新,多數人心中無數|大米藝術

王澄書法作品

究其原因,書法人對書法之藝術意識很缺乏或者說很不到位應該是最主要的,因而導致很少有人對書法之藝術性進行時代的深入思考,更少把書法置入當代大藝術的氛圍中進行審視。

當然,書法的表現對象僅為漢字,空間是狹小些,但其筆墨關係、構成因素、創作模式卻可有無窮的變化,這正是藝術書法所要強調的主要內涵,也是書法現代轉型的主要課題。要勇於打破傳統的慣性狀態,改變對傳統認識的僵化和侷限,更廣泛、更深入地認識和把握傳統,而且,這種對傳統認識的轉化和當代審美意識的注入應該是同步的、相輔相成的。顯然,當代藝術的表現是多元的,是張揚個性的,是注重形式的,是強化效果的,那麼,藝術書法及其現代轉型自然也要朝著這些方面努力。

王澄:書法如何創新,多數人心中無數|大米藝術

王澄書法作品

有些人不屑談筆墨、結字、布篇等具體問題,但觀念轉變後,進入創作時,必須面對的正是這些具體問題,這些具體問題解決得如何,直接體現著觀念轉變的正確與否和是否到位

時下,對筆墨之中側正偏、濃淡枯溼、輕重緩急等,已做了很多的嘗試和表現,應該說大大突破了古人。結字之變化好像還缺少些辦法,或者說思路還不夠開闊,似乎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了字勢的誇張和變形上。對於字勢,加大其張力,強化其視覺衝擊力是必要的,但不是惟一的,其他種種美的形式,諸如樸厚、稚拙、靜逸、奇巧等,都有充分的變化空間,有待拓展和再塑。

王澄:書法如何創新,多數人心中無數|大米藝術

王澄書法作品

猶如音樂,同樣七個音符,可以譜寫出通俗、民族、美聲等不同曲調,且各有雄渾強悍、委婉悽惻等不同情感之抒發,更不失時代之氣息,不見得非搖滾不時代。至於整幅作品的經營,更可不拘一格,時下已有很多較為成功的探索,但須注意與筆墨、字勢之協調,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要有自己的個性語言和表達方式。

顯然,這種現代轉型,我是主張由內而外的,即首先要立足於書法之本體,因為其基本元素是不變的、永恆的。這是個度,或者說是個底線,由此而外的拓展和突破,不可逾越這個底線,否則,就不是書法,包括“現代派書法”以及我們所談論的“藝術書法”,這是我始終不變的觀點。

王澄:書法如何創新,多數人心中無數|大米藝術

王澄書法作品

此底線可概括為兩句話:一、創作行為為書寫,而非繪畫,更非製作(不包括作品的後期裝飾)。二、表現對象為漢字,可任意誇張、變形,甚至重組,但要有相對可識性。我之所以不贊成由外而內的轉型,是因為很容易脫離書法本體誤入非書法狀態。前一時期,有不少各種名目的現代性探索便屬此類,其實質已與抽象繪畫無別。

————

王澄,河南省開封市人。書法家,兼及詩文繪事。立“碑體行草書”說,並身體力行。

王澄:書法如何創新,多數人心中無數|大米藝術

大米藝術

出品人 | 施晗

主編 | 李妙染 責編 | 趙國林 王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