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勞動模範禹宗圻: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助鄉親脫貧

駐馬店市勞動模範禹宗圻: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助鄉親脫貧

中工網訊 “禹總可是幫了我們這些鄉里鄉親不少忙,我們在這上班,好的時候每個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還額外發六百元的殘疾人補助。”說這話的,是河南駐馬店市泌陽縣重度殘疾貧困戶邵光安,他口中所感激的“禹總”是駐馬店市勞動模範、泌陽縣豐盈製衣有限公司董事長禹宗圻。

2001年,外出打工多年的禹宗圻選擇返鄉創業,依託自身優勢,在泌陽縣組建了自己的服裝公司,並以扶貧助困為出發點,探索出了一條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農民受益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產業扶貧模式。先後幫助800多名農村留守婦女和貧困戶實現就業,並優先聘用殘疾人,使員工人均年收入達到2萬多元,真正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駐馬店市勞動模範禹宗圻: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助鄉親脫貧

位於革命老區的駐馬店泌陽縣,是我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的誕生地、全國聞名的“花菇之鄉”,河南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現有貧困人口26215人。作為駐馬店市勞動模範,禹宗圻在當地脫貧攻堅主戰場,始終堅持“打頭陣當先鋒”,不斷加大產業扶貧力度。

禹宗圻依託自己創辦的民政技校人力資源優勢,把公司和產業扶貧服裝加工點作為民政技校學員的教育、培訓、實習基地,採取校企合作的方式,這樣不僅解決了專業技術人才的來源渠道,而且節約了培訓成本,形成了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校企聯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同時,她依託自身技術、設備、訂單優勢,通過“企業+扶貧車間+農戶”的模式,加大“巧媳婦工程”產業扶貧服裝加基地建設,先後在全縣各鄉鎮建成了20家“巧媳婦工程”產業扶貧服裝加工點和2個扶貧中心工廠,帶動周邊群眾和貧困戶就近就業,實現脫貧致富。

走進位於泌陽縣馬谷田鎮的豐盈製衣扶貧中心工廠,記者看到,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中心工廠,配套建設了服裝縫製生產線3條,電腦平縫車、鎖邊車、釘釦機、鎖眼機、整燙機等各種設備排列整齊,車間內熱火朝天生產忙。據介紹,這樣一箇中心工廠可安置120餘人就業,年加工各類服裝可達90萬(套),實現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

助力脫貧攻堅的同時禹宗圻始終不忘關注殘疾人士,熱衷慈善公益事業。積極搭建愛心助殘平臺,為聾啞學校學生免費製作校服,累計對3000多名殘疾人免費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安置轉移320名殘疾人就業,46名殘疾學員通過服裝製作、電動縫紉等專業培訓在豐盈製衣實現就業。

多年來,由於在當地脫貧攻堅主戰場上貢獻突出,禹宗圻創辦的豐盈製衣廠也先後榮獲“河南省“巧媳婦工程”示範企業、榮獲河南省“巧媳婦工程”示範企業、“河南省返鄉下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獎”、“河南省“巧媳婦工程產業扶貧推動大獎”、“河南省“巧媳婦創業就業工程示範基地”。(閔亞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