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中國的書畫藝術具有深厚的文化傳統和獨特的民族韻味。此前,小藝君介紹了遼寧省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正在舉行的“中國古代書畫”的展覽,從不同側面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書法、繪畫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展覽現場

本期,小藝君介紹一個正在山西博物院舉辦的“翰墨丹青”書畫精品展,展覽從山西博物院館藏的數千件歷代書畫中遴選出的元、明、清三代書畫作品86件(組),尋數百年中國書畫的發展脈絡。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展覽現場

“書畫同源”——揮灑筆墨於尺幅,抒發人生感悟,展現心中“至善至美”世界。本次展覽共分為繪畫和書法兩個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王淵的《桃竹錦雞圖軸》等重量級的展品,十餘年後再次面向觀眾展出;一代名將戚繼光的傳世遺墨也出現在展廳之中;傅山、趙昌燮、陳廷敬、于成龍等山西曆史名人名作,成為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清·呂煥成 仿趙伯駒山水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繪畫

▌中國繪畫藝術源遠流長,經漢、魏、六朝的發展,成熟於唐宋;宋、元時期,文人畫蔚成主流,注重抒情,追求詩意,元代的文人畫,以水墨畫居多,花鳥、古木竹石、梅蘭等題材流行。王淵的花鳥和顧安的竹石,清潤淡雅,具有高度的藝術成就;明、清兩朝摹古出新,流派眾多,個性鮮明。幾件無款山水畫反映了明代早期不同的繪畫風格;謝時臣、宋旭、王綦皆名重當時。清初“四王”及其傳派為畫壇主流;八大、“八怪”張揚的個性,被世人推崇。近代以來,海派畫家大膽革新,開一代新風。任頤、吳昌碩的畫風,對我國近、現代畫壇影響極大。

▌本次展覽繪畫中花鳥畫部分,從元代顧安《風竹圖》、王淵《桃竹錦雞圖》的墨花墨禽開始,小寫意花鳥畫轉而變成朱耷、高鳳翰、鄭板橋、李蟬、吳昌碩等的大寫意境界;山水畫部分則從謝時臣、藍瑛的浙派山水開始,迴歸到了清代王鑑、王翬、王原祁的南宗文脈;人物畫部分則以改琦、羅聘的作品為主。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顧安《風竹圖軸》元 紙本 錢自在先生捐贈

▌顧安(1289~1365年以後),字定之,號迂訥老人,江蘇蘇州人。擅畫墨竹,尤喜畫風竹新篁。畫法集文同、柯九思等諸家之長。他還擅長書法,行、楷俱工。其傳世作品極少。

▌《風竹圖軸》為元代畫家顧安所畫,畫卷中畫嫩竹兩竿,以筆墨的輕重徐疾、枯溼濃淡和疏密聚散,來表現竹在風中搖曳的獨特旋律和節奏。竹枝從畫面左下角生出,為折枝風竹,並非全景構圖。竹子因特有的氣質自古就被比作君子,畫家不畫竹子的全面,而僅僅抓住竹子在風中搖曳的那兩三竿,就把竹子不懼風吹雨打的君子品質表現出來,足以看出元人畫中重寫意、重筆墨的文人意趣。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王淵《桃竹錦雞圖》元至正三年(1343)絹本

▌與顧安同時代的畫家王淵則更是元代小寫意花鳥畫的代表人物。他的花鳥畫對明代花鳥畫影響較大。此幅山西博物院所藏《桃竹錦雞圖軸》,畫面繪山桃一株,花蕊初綻;山桃旁邊依偎翠竹數杆,錦雞立於坡石之上,斑鳩、山雀繞樹而振翅,細草蘭花、溪水流泉,皆刻畫精妙。右邊石間題款“至正三年冬臘月錢塘王淵若水為仲華良友畫”。即作於1343年,這是畫家現存創作年代最早的作品。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鄭燮《 蘭竹石圖橫幅》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紙本

▌作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畫蘭竹而名聞於後世。展覽中,鄭板橋的《蘭竹石圖》尤為精妙,此畫以書法用筆繪蘭竹,墨色濃淡相襯,畫面疏密有致,詩畫相輔,交相輝映,款署壬午(公元1762年),為畫家70歲時所寫。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明·藍瑛 秋溪放棹圖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明·謝時臣 溪橋釣艇圖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明·朱士瑛 蘭亭修楔圖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清·袁耀 綠野堂圖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清·羅聘得子圖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清·黃慎 蘇武牧羊圖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清·改琦 子夜歌圖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清 ·王雲《西園雅集圖軸 》 絹本 設色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清 ·王鑑《仿北苑山水軸》清順治十七年(1660)紙本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書法

▌中國象形文字定型,書法也隨之產生。從殷商甲骨、金文大篆,到秦碣漢碑,書體不斷蛻變,書法不斷完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書法藝術飄然獨立,文人士大夫孜孜以求,蔚成風氣。南帖北版,殊途同歸,至唐代達於極盛。千百年來,書法藝術紮根於文人的素質學養之中,研習傳承,名家輩出。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徐渭 《草書詠月詞軸》明 紙本

▌《章草釋經卷》展示出唐代書法的藝術風貌。從明初宋克到中期祝允明、文徵明,至晚期董其昌、張瑞圖,引領有明一代書風,值得一提的是,在書法展品中間還可以看到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行書《送李小山歸蓬萊》詩軸。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戚繼光 行書《送李小山歸蓬萊詩》軸明隆慶四年(1570)絹本

▌眾所周知,戚繼光是明代中期的抗倭名將。他的傳世書法並不多見。此幅《送李小山歸蓬萊》為行書詩軸,為隆慶庚午年(公元1570年)作品。此軸為題送友人李小山而書,詩中寫道:“蚤(早)年結社蓬萊下,塞上重逢各二毛。天與龍蛇開筆陣,地分貔(pí)虎愧戎韜。郊原灑盡雨聲細,島嶼人歸海氣高。叢桂芳時應入越,扁舟隨處任君豪。隆慶庚午夏六月孟諸子戚繼光書於薊東之運壁齋。”此詩寫於戚繼光平定倭亂之後、守薊州北御韃靼之時,詩中回憶了與李小山早年相識的往事以及盛年為國效力的事蹟,詩句最後則道出了戚繼光的心中期望:天下太平、桂花芳香之時,相約入江南,駕一葉之扁舟與君(李小山)暢談話舊。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傅山 草書《讀宋南渡後諸史傳軸》 清絹本

▌清初王鐸、傅山的作品個性強烈,筆法奇倔;沈荃、吳雯為帖學大家;王澍、黃慎、鄭燮、劉墉等人的作品,體現了清代各種書體的面貌;清代晚期碑學大盛,伊秉綬、包世臣、何紹基、吳昌碩等人宗法北碑,真、草、隸、篆諸體各呈新意。所有這些珍品,給我們留下了書法繼承和創新的寶貴經驗。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祁寯藻 行書軸 清 綾本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王澍《 篆書格言軸 》清雍正十一年(1733) 紙本 羅靜宜先生捐獻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明·倪元璐草書五律詩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明·張瑞圖 行書七絕詩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清·陳廷敬 行書白居易《池上篇》

翰墨丹青,山西博物院曬鎮館之寶

明·祝允明 草書杜甫詩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25日。喜歡書畫的朋友不妨去展覽現場看一看,感受具有深厚文化傳統和獨特民族韻味的中國書畫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