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七個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當孩子開始問為什麼,是時候教他們批判性思維了

第一、當孩子開始觀察和總結時

當孩子開始觀察物品或琢磨信息的細節時,接著就會有能力根據觀察得出結論或者判斷。

當一個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以“你為什麼覺得……”的問題來回答他們,鼓勵他們得出自己的結論。

從這七個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科學觀察的技能能夠使孩子受益終生。

第二、鼓勵孩子做出類比和對比

要鼓勵和允許孩子說出事物間不同或者相同的地方,幫助他們分析和歸納信息。要知道,批判性思維中,對於邏輯推理非常重視。

批判性思維,不僅要求內容確實(soundness),而且要求推理有效(validity)。其中,對比和類比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地方。

從這七個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如蘋果和橘子,讓他們說出這兩者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如蘋果對著水果,那麼菠菜應該對著什麼?

對事物進行對比和類比,可以鼓勵孩子進行批判性思維。

當他們在列故事間的不同或相同點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分析人物、背景、情節和其他的故事元素。

從這七個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第三、鼓勵孩子做出相關的分析

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故事,這能幫助他們總結故事的主要觀點,而不只是回答具體的客觀問題。

問一些答案沒有直接出現在故事裡的問題,這讓孩子們根據自己對於故事的理解推斷出自己的結論。

比如說,你可以問“你認為作者在說……的時候是什麼意思?” 或是 “你怎麼看這個角色?”

從這七個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在東方,我們把這個稱之為話後有話,要了解說話者背後的真正含義;

在西方,同樣如此,人們總是在說話過程中包藏寓意,不點破但清晰地傳遞他們想表達的意思。讓孩子分析人物和故事背景,特別是作者是希望表達什麼的題目。

所以,讓孩子複述故事,是一個很好的讓他們對故事內外都進行類比和比較的機會。

讓孩子聯繫自己的生活和所讀的故事,這是批判性思維技能很重要的一個起點——合成,從此孩子們將開始以一種新的方式運用信息,然後將之運用他們到不同的觀點中。

從這七個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第四、開放式結局的設想

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不要告訴他們故事的結局,而是讓他們自己完成整個故事。

孩子必須從故事中提取信息並使它完整,作出總結,並得出他們自己心目中的結局。

同時也可以通過問孩子“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來達到這個目的。 不設前提,不設結論,讓孩子充分想象並得出結論。

從這七個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第五、在合作交流中學習

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能夠幫助孩子在與他人的溝通學習中發展批判性思維。

讓孩子參加讀書會,因為每個書籍,都是作者豐富閱歷、深入思考並與其所處年代背景相結合的結果,不同的人閱讀,一定會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到作者不同的含義,而這,恰恰給孩子們提供了多元看待事物的機會。

鼓勵孩子們一起閱讀故事,並分享他們對於故事的評價,這能夠激起有益的辯論,並讓他們能夠更有包容性。

從這七個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第六、瞭解辯論中所需要了解的技能

與人探討觀點時,一定會運用到相關的批判性思考技巧。

如歸納和演繹推理、如何保證所辯論的內容主題公正有力、如何保證邏輯推理過程的有效性、如有識別別人觀點中可能的偏見和陷阱等)、介紹如何去說服和影響他人以及如何最終建設性地解決問題,以通過辯論和說服達到最終的目的。

從這七個方面入手,逐步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第七、蘇格拉底的方法

蘇格拉底以通過質問來教授批判性思維而聞名,孩子們對於質問是自然掌握的,所以試著反質問回去,從反面立場嘗試讓孩子捍衛自己的觀點,並問出尖銳的問題。

孩子們的問題,一定有他們背後的邏輯,不要想當然,不要試著替代他們的思維,讓他們講出來,或許,你會聽到完全不同的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