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易門綠汁:做大立體農業

雲南易門縣綠汁鎮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受交通、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人均耕地少、土地貧瘠、勞動力缺乏、產業單一、缺少龍頭企業帶動等因素制約,農民增收難、脫貧難和致富難成為焦點問題。

雲南易門綠汁:做大立體農業

綠汁江水滋潤一方土 馬賢 攝

易門縣農業局局長李小龍:

“怎樣利用立體氣候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突破瓶頸,做好‘山頂戴帽子、山腰繫帶子、山腳穿襪子’三篇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文章,走出一條發展立體農業促農增收的路子,成為綠汁鎮實施紅河谷—綠汁江熱區農業產業開發亟須解決的問題。”

第一篇:山頂戴帽子

近年來,綠汁鎮不斷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加大扶持力度,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大力發展林果業和林下經濟,重點發展核桃產業,實施山頂戴帽子工程。到去年底,全鎮共種植核桃樹3.8萬畝,主要集中於臘品、者拉、龍格利、竹子、河尾5個村委會的高海拔山區,掛果面積1.2萬餘畝、產值2496萬元,比2016年增長13.7%。

綠汁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卜紹良:

“當前要重點解決好核桃產業發展中重栽輕管的問題,圍繞核桃產業積極發展林下養殖,其中重點發展林下養雞和林下養豬,適度發展牛羊養殖,到2020年發展養殖項目10個以上,產值達1500萬元以上,促進群眾增收。同時,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到2020年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項目5個以上,面積1000畝以上,產值達3000萬元以上。”

除抓好抓實核桃產業這一戴帽子工程和林下經濟,在河尾、竹子村委會海拔1600米以上的區域,還要以“森林人家”為載體,以“包山養菌”為抓手,走農旅結合的路子,做優做特食用菌產業。同時以規劃為引領,大力發展高山蔬菜種植,主要種植菜豌豆和夏秋季大白菜、青花菜和白花菜。

第二篇:山腰繫帶子

海拔1500米至1800米的山腰地帶,是綠汁鎮烤煙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也是蔬菜、水果產業發展潛力較大的區域。

卜紹良:

“山腰地帶的發展,總的思路就是規劃先行,科學佈局,大力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科學化和專業化發展,在穩定烤煙種植面積的前提下,壯大蔬菜、畜牧、林果產業,解決好工程性缺水等問題,繼續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科技投入力度,突破農民增收的瓶頸。”

山腰地帶是大春烤煙飄香、小春蔬菜蔥綠的地帶。今年,全鎮種植烤煙8200畝,交售收入預計超過去年。山腰地帶也是山地蔬菜發展潛力最大的地區,這個地區農戶的土地相對較多,只要解決好農業生產用水問題,蔬菜產業發展的空間較大,是秋冬蔬菜的主要發展區域,可發展蔬菜5000畝左右,主要是栽種豆類蔬菜,同時可適度發展水果種植,比如桃子、三華李、小棗等,還可積極發展畜牧業,為農民增收打開更大的空間。

第三篇:山腳穿襪子

近年來,綠汁鎮依託立體氣候優勢,從海拔1036米的棚苴村委會爐房村民小組的河谷地區到海拔1500米的山腳地帶,是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亮點最多的地區,從河谷到山腳,夏秋季是綠油油的稻田,冬春季是滿目的蔬菜,如同給大山穿上了襪子,目前各種經果種植也逐漸發展起來。

綠汁村委會灣子村民小組的孫毓山:

“近年來我家每年都要種六七畝田地,一年下來種水稻、養魚和種蔬菜的畝均收入有八九千元。稻穀加養魚的畝均收入一般有3000元左右,蔬菜的畝均收入有五六千元。”

目前,大春“稻+魚”、小春種蔬菜已經成為全鎮河谷地區最突出的產業特色。近年來,綠汁、木廠、龍格利、棚苴4個村委會沿江建設優質高產水稻基地3000畝,沿江的稻田養殖示範區達2000畝。

孫毓山:

“大春‘稻+魚’、小春種蔬菜這種產業格局,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種養結合、水旱輪作,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施用量,病蟲害少多了,農藥施用量減少了一半多,種水稻這一季,稻穀不用打農藥和施化肥,一畝稻田可節約化肥農藥成本200多元。”

雲南易門綠汁:做大立體農業

綠汁江畔稻花香 丁驪潔 攝

近年來,全鎮河谷地帶已建成優質蔬菜基地1萬畝,綠汁、木廠和棚苴3個村委會主產西葫蘆、茄子、番茄、黃瓜和甜脆玉米等,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品牌效應。去年,綠汁鎮引進易門德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木廠種植高產優質的黃瓜和甜瓜等,並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當地蔬菜產業提檔升級和農民增收。

目前,全鎮還在河谷地區種植花卉、火龍果和葡萄等經濟作物,在海拔適宜、坡度允許的地區,以規模種植為主,發展熱帶水果,力爭到2020年建成2000畝以上以柑橘為主的熱帶水果基地。

雲南易門綠汁:做大立體農業

盧貴謙 攝

在紅河谷―綠汁江熱區產業經濟帶開發背景下,愈來愈多的投資者看好綠汁鎮的熱區資源,更看好當地政府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帶來的機遇。目前,雲南正大種子有限公司在當地建成300餘畝玉米籽種培育基地,四川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帶動當地發展規模養殖,遼寧、廣東蔬菜經銷商帶動4家本地蔬菜經銷商不斷開拓市場,使綠汁鎮蔬菜產業和畜牧業發展後勁十足。

據統計,去年全鎮蔬菜種植面積2萬多畝,蔬菜銷售收入5672萬元,比上年增長8.9%,畜牧業產值達9768萬元,比上年增長17.9%。

卜紹良告訴記者,綠汁鎮將抓住紅河谷―綠汁江熱區產業經濟帶開發機遇,緊緊圍繞打造果蔬長廊這一目標,以綠汁江沿線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示範帶建設為重點,以特色農業、品牌農業、訂單農業發展為方向,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強化市場主體培育,加大良種良法推廣、示範種植力度,走規範化、標準化、精品化、品牌化發展路子,突破農業產業規模化、組織化和社會化程度低帶來的瓶頸,推動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立體農業,促進高原特色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促進農民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