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發明專利怎麼來做融資?用「技術」拿到融資的4個方法

各位好,我是陸小宇。

在頭條的後臺有朋友給我發私信,說是目前自己只有一個發明專利,能不能出來做融資?

我跟很多創業者溝通過,發現自己有發明專利的創業者還是佔很大的一個比重的,所以今天這篇就著重來講講有發明專利,該怎麼用你的“技術”來做融資?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早些時候,生產的四大必備要素是勞動力、土地、資本和企業家。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現在越來越多的“技術”也被加入生產要素之中。而生產要素是可以實現生產的資源,所以,勞動力、土地、資本以及企業家,都是可以用來進行融資的。

有一個發明專利怎麼來做融資?用“技術”拿到融資的4個方法

成都先導化合物篩選平臺實現新突破

勞動力可以申請貸款、土地可以進行抵押、生產機器等資本可以做抵押融資,企業家本身可以直接吸引風險投資,所以,已經“技術”也同樣可以來做融資的。

好了,閒話不多說,咱們今天就直接說說重點,對於有自己的“技術”的創始人,該怎麼來做融資?

專利轉讓

專利是法律承認的獨家技術,也是具有價值的技術。專利一般都是以方案的形態出現的。目前,我國《專利法》承認的專利有三類:一是發明專利,即對產品或者方法提出的新技術方案;二是實用型專利,即對產品形狀、構造提出改進方案等;三是外觀設計專利,顧名思義,主要是針對產品外觀形狀、圖案等進行的新的設計。這三類專利,都可以用過轉讓的方式實現融資。

有一個發明專利怎麼來做融資?用“技術”拿到融資的4個方法

餘姚青年陳 梁發明環保相框獲兩項國家專利

專利質押

專利作為一種權利,是可以作為抵押物或者質押物的。這種融資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專利的所有者將專利文件或者方案交由他人保管,同時從他人處獲得相應的資金。在歐美國家,專利抵押和質押的融資案例非常的多,特別是近些年,信息技術領域內的專利抵押和質押比例不斷升高。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中國,專利暫時不能進行抵押,但是可以進行質押

目前,國內專利質押主要是向銀行進行貸款,另外也有不少金融機構,包括大型銀行以及中小銀行、城市銀行等,專利所有者可以與這些金融機構取得聯繫,通過專利質押的方式來獲得貸款。

技術入股

技術入股看似是一種投資方式,實際上是以技術入股作為中介,藉助特定的平臺和中間操作成功融資。

借用技術入股進行融資,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技術融資為前導,吸引天使投資人或者風險投資機構進行投資。現在越來越多的天使投資人以及風險投資機構都非常看重專有技術和創新技術,這類項目會獲得風險機構的偏好。如果一個創業者擁有一項專有技術,在融資方案中明確專有技術的股份比例,那麼,這樣的融資項目對投資人的吸引力就會非常大。這也是常見的技術融資方式。

還有一種就是通過技術入股獲得其他企業的股權,然後通過股權融資。這種方式對於手握批量技術的企業來說,是一種比較好的融資方法。特別是一些研究機構,通過出讓技術和第三方企業合作從而獲得企業股權,然後通過對股權進行轉讓來獲得資金,再將資金投入到研發當中,形成一個循環。

團隊融資

因為很多技術都是附著在人的身上,並且需要組成一個團隊才能把技術能力更好的實現出來,因此團隊融資就成為技術融資的一種常見方式。對於創業型企業來說,這種特徵尤為明顯。很多獲得了投資人資金的創業型團隊,投資人往往說是看重的是團隊的試吃昂能力、運營能力,但其實更看重的是團隊的技術聚合能力,也就是說,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擁有一部分技術,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技術能力,這是投資人對團隊進行投資的原因所在。

有一個發明專利怎麼來做融資?用“技術”拿到融資的4個方法

成都先導化合物篩選平臺實現新突破

互聯網項目、科技項目的創業團隊,如果擁有整體的技術能力,加上團隊較為團結,就可以展現團隊整體技術能力,進而吸引到投資人獲得融資,這幾乎成為創投圈公認的投資定律。

作為一名企業的創始人,面對投資人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角色定位,這個定位並不是企業領導者的定位,而是對自身技術、營銷或者管理的定位。例如,這個創始人要麼是“技術大拿”,要麼是營銷專家,要麼是管理經驗豐富,必須取其一才行。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如果一個創始人技術也懂點、管理也“二把刀”,這種創始人是投資人最不喜歡的。

關於用“技術”來做融資,就說這麼多,下期咱們來說說如何用“數據”來做融資,我是陸小宇,如果覺得對你有用處,小夥伴們記得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