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常見職業病典型案例 讓你分分鐘看懂職業病防治!

4个常见职业病典型案例 让你分分钟看懂职业病防治!

職業病是現在社會上最容易出現的一種病態,如果放任不管就會越來越嚴重,後果不堪設想!可能會造成社會的癱瘓、經濟的衰退等問題,也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

1

塵肺病

【典型案例】

陝西一小鎮某村是“塵肺病”村,至2016年1月,被查出的100多個塵肺病人中,已有30多人去世。

起因是上世紀90年代後,部分村民自發前往礦區務工,長期接觸粉塵卻沒有采取有效防護措施。醫療專家組在普查和義診中發現,當地農民對於塵肺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識一無所知,得了病後認為“無法治療”,很多患者只是苦熬,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

4个常见职业病典型案例 让你分分钟看懂职业病防治!

【專家解讀】

塵肺病,是指在職業活動中,吸入生產性粉塵而引起的以肺組織瀰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國目前發病率最高、危害最嚴重的職業病種,以矽肺、煤工塵肺、石棉肺、水泥塵肺等最為常見。

塵肺病起病緩慢,一般接觸一年或幾年後才發病,早期無明顯症狀,難以發現。隨著病變發生,逐漸出現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並伴有喘息、咯血、全身乏力等症狀。

一旦患上塵肺病,即使脫離了粉塵環境,部分患者病情仍可繼續惡化,且容易發生肺結核、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慢性肺心病等併發症,重者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危及生命。

粉塵的接觸行業有哪些?如礦山開採,是粉塵危害最嚴重行業,最多的工種是鑿巖工、放炮工等,在煤礦業主要是掘進工、採煤工、搬運工等。其次,是機械製造、冶煉、建築材料、築路業、水電業等。

【預防指南】

目前防塵八字方針是“革、水、密、風、護、管、教、查”,其含義是工藝改革和技術革新、溼式作業、密閉塵源、通風除塵、個體防護、加強管理、宣傳教育、監督檢查。對於粉塵作業勞動者,防塵口罩有著“防火牆”的作用。

2

噪聲聾

【典型案例】

老魏是某大型機械製造企業工程製造部的員工,從事鉚焊已11年,其工作場所是大車間。

近年來,老魏時常感覺耳膜震痛,與同事、朋友日常交談力不從心,聽力明顯下降。2014年7月,老魏前往疾控部門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專家調取了其近5年的體檢資料,發現他的聽力測試結果異常,但他沒按醫生建議定期複查,最終被診斷為職業性重度噪聲聾。

【專家解讀】

噪聲性耳聾,是由於聽覺長期遭受噪聲影響,而發生緩慢的、進行性的感音性耳聾,早期表現為聽覺疲勞,離開噪聲環境後可以逐漸恢復,久之則難以恢復,終致耳聾。

主要臨床表現包括 : 耳鳴、耳聾、頭痛、頭暈,有的伴有失眠、腦脹感等。早期表現為,工作後幾小時內有耳鳴,以後變為頑固性耳鳴,症狀不再消失。有的患者還伴有眩暈、噁心或嘔吐等。

勞動者出現以下情況時,應懷疑聽力受到損害:下班後耳朵仍有嗡嗡聲;與人交談時,覺得聲音變小或聽不清楚;別人發現你說話聲音變大;聽不到門鈴或電話聲;聽音樂時覺得音質有改變;習慣把電視或收音機的音量調得十分大。

產生噪聲的主要工種包括:機械加工、製造工種,金屬表面處理工種,紡織服裝工種,熱電工種、建築工種等。

【預防指南】

對於職業性噪聲聾,關鍵在預防。比如用人單位,要組織接觸噪聲的勞動者,按照規定做好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職業健康體檢。而勞動者,如果懷疑自身有職業性噪聲聾,應到相關機構進行健康檢查等。

3

慢性苯中毒

【典型案例】

在某包裝印刷公司從事製版工作的女工周某,由於工作需要,每月有26天、每天有8小時要接觸香蕉水。工作2年後,在職業健康體檢中發現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均低於正常值。

經對其工作現場的空氣檢測,結果顯示空氣中苯含量明顯超標,且無任何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最後被診斷為“職業性慢性中度苯中毒”。

4个常见职业病典型案例 让你分分钟看懂职业病防治!

【專家解讀】

短時間吸入高濃度苯蒸氣,可導致急性中毒,主要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頭暈、頭痛、噁心、嘔吐、步態不穩等醉酒狀態,嚴重者可出現煩躁不安、昏迷、抽搐、血壓下降,極嚴重者因呼吸中樞麻痺而死亡。

較長時間接觸苯可致慢性苯中毒,主要損害造血系統,患者常伴有頭暈、頭痛、乏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表現。造血系統損害會引起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及各種類型的白血病(即“血癌”)。

苯是一種常見而且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於製造苯乙烯、染料、藥物、農藥、炸藥,還可用於油漆、油墨、樹脂、人造革、粘膠等。從事上述作業的人員都有可能接觸苯,應高度預防苯中毒。

【預防指南】

預防苯中毒,儘量做到生產過程密閉化、自動化,使用機械通風;用無毒或低毒物質代替苯做溶劑等;佩戴有效的防毒口罩或面罩;特別要做好作業工人的健康監護工作;女工懷孕期及哺乳期必須調離苯崗位;開展職業安全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做好個人職業衛生防護等。

4

鉻鼻病

【典型案例】

揚州某電鍍廠5人在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時發現鉻中毒,檢查發現鼻中隔穿孔2名,鼻粘膜糜爛2名,鼻粘膜潰瘍1名,經專家診斷,5名病人均被確診為鉻鼻病。

【專家解讀】

鉻鼻病患者一般有流涕、鼻塞、嗅覺減退等症狀,及鼻黏膜充血、腫脹、乾燥或萎縮等特徵。凡鼻中隔黏膜糜爛、潰瘍,鼻中隔軟骨部穿孔者,即可疑似為鉻鼻病。

職業活動中,接觸鉻及其化合物的機會較多。如鉻礦石和鉻冶煉時會產生含鉻粉塵和煙霧,電鍍時會產生鉻酸霧。冶金工業中,鉻還用於生產合金、不鏽鋼、鉻鐵,及與鐵、鎳、鉬、鎢等冶煉成特殊鋼材。某些顏料、油漆也含有大量的鉻酸鹽、重鉻酸鹽,照相的感光劑中有鉻酸銨。

【預防指南】

防範鉻及其化合物危害,應改善工作環境,降低工作車間鉻塵濃度。加強健康教育,提高生產工人健康意識,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如戴加厚口罩、戒除挖鼻等不良習慣、下班後洗手等。鼻腔局部可滴用維生素E滴鼻油,防治職業性鉻鼻病。通過定期健康體檢,建立個體化、系統化的健康風險評估和管理系統。

(來源:網絡 整理:瑤海區 龔建文)

防治職業病危害

促進經濟發展

4个常见职业病典型案例 让你分分钟看懂职业病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