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觀瀾 文取釣魚島,開發太平島,馬英九的雙島思維值得肯定

王義偉

丟失一塊國土,該有多麼痛心?!這樣的事件,國民黨當局經歷過。

72年前的1946年,當時的中國政府派遣中業號軍艦前往南沙收復國土,發現距離太平島11公里處有一塊沙洲沒有名稱,遂於第二年將該沙洲命名為敦謙沙洲。該命名的出處,是因為中業艦艦長是李敦謙,以艦長的名字命名,表揚其收復國土的功勞,頗具紀念意義。

從軍事上講,太平島與敦謙沙洲一大一小、距離適中、互為犄角,是天然的防衛組合。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何況天有不測風雲。1974年2月,一場颱風席捲南海,太平島駐軍長官命令敦謙沙洲駐軍撤回來避風,等颱風過後駐軍返回時,發現該沙洲已被南越軍隊強佔並構建陣地。

一塊國土就這麼丟了。

截止目前,經過不斷的填海造田,越南已經把敦謙沙洲建設得像模像樣,洲上的武力配備也有一定水平。

兩個月前,太平島駐軍進行例行的實彈演習時,被刺激了的越南放言,只要兩個小時就能拿下太平島。

幾天前,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質詢臺行政部門負責人、“臺獨工作者”賴清德,說人家越南放話了,兩個小時拿下太平島,都倆月了,你們怎麼什麼反應都沒有?在黃昭順的逼問下,賴清德不得不說了軟塌塌的4個字,對於越南企圖染指太平島“不能接受”。

相比較於賴清德的輕描淡寫,馬英九的態度則強硬得多。

前天(10月16日),馬英九在臺灣東吳大學舉辦了一個講座,題目是“東海風雲與國際法”,談到了釣魚島和太平島問題。筆者發現,在領土問題上,馬英九不但立場鮮明,而且有一套自己的思路和謀劃,可謂有勇有謀。

筆者將馬英九的想法總結為10個字:文取釣魚島,開發太平島。

先說釣魚島,在馬英九看來,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有足夠強大的證據,可以用“文”的方式,也就是國際訴訟的方式,把釣魚島要回來。

馬英九提到,早在明嘉靖40年,鄭若曾的萬里海防圖就已經將釣魚島列嶼列入,之後,連前來犯邊的倭寇統帥也將釣魚島放進中國的沿海山沙圖。最重要的是1871年,也就是清同治10年,陳壽祺重新編纂福建通志,釣魚島已經是海防衝要,“從那個角度來看,已經列入領土”。

對於日本的侵佔行為,馬英九指出,日本政府在1895年認為釣魚島是無人島,且沒有受清朝統治的跡象,基於無主地先佔先得的原則將其劃歸沖繩縣。但,無人島並不是無主島,釣魚島就像是一個“走失的孩子”。家裡1、2歲的小朋友,媽媽帶去看廟會,孩子走失,只好報失蹤,結果過了十幾年回來了,媽媽也不會認得。釣魚島就是這種情況。“釣魚島被日本人竊占之後,在當時中國清朝沒有人知道,清朝不知道,1912年的國民政府怎麼會知道?臺灣光復之後也沒有人知道我們曾經在那邊打漁的地方”。

馬英九說,他從在美國念法律時,就想著有一天,“如果說我們政府希望到國際法院打官司的話,我免費提供服務,官司打到底,我覺得我們證據很強”。

至於南沙的太平島,是現場的大陸學生向馬英九發問,馬英九給出了自己的思路。

馬英九說,他2015年就想去太平島,因為美國干擾,直到2016年大選結束後才邀勝選的蔡英文一起去,但蔡英文沒去。他感嘆說,民進黨不喜歡碰太平島,主要是怕老美不高興。但太平島是臺灣的後院,你美國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臺灣人想去就去,該做什麼就做。

馬英九建議對太平島進行和平開發,把太平島發展成低碳島、生態島、救難島,把現在1200米的跑道增加到2800米。

筆者仔細研究了馬英九的這一場講座,認為馬英九的雙島思維值得肯定。當然,馬英九的雙島思維,如果能和大陸的領土主權戰略互相契合,就更好了。這裡面有很多的問題需要研究。比如,如果到國際上打官司,就要做好應對各種結果的準備,兩岸如何分工、如何呼應;再比如,如果真的對太平島進行和平開發,也不能放棄防衛啊,太平島的防衛,是臺灣方面自己加強呢,還是解放軍負責呢,或者兩岸軍隊協同防衛呢?

這些問題,需要兩岸有關方面的接觸與協商,而這種接觸與協商,需要一個良好的大環境,在目前蔡英文當局執政的情況下,恐怕很難。當然,這個問題,兩岸都繞不開。早早晚晚,兩岸會就這一南一北的雙島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想法。

順便警告一下越南方面:你們所謂的兩個小時拿下太平島,應該是依仗著敦謙沙洲的兵力進行突然襲擊吧?趁早斷了這個想法!無論兩岸關係處於何種狀況,筆者相信,對於越南對太平島的蠢動,解放軍絕不會坐視不管。其結果,一定是偷襲太平島不成,連敦謙沙洲也一併丟了。

信不信?!(編輯嚴葭淇 主編王義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