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也有個地區叫「中國」,有兩個北京大,他們還不願意改名!


“中國”指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我們國家的簡稱,其實中國在古代是用朝代來命名的,比如說漢朝就叫做“漢”,清朝叫做“大清國”,到了民國時期,我們國家才正式叫做“中國”。

不過在日本也有一個叫做中國的地方,群眾看的是《中國新聞》,坐的是“中國”公交車,就連銀行也是“中國”的,那個中國地方的所有事物都是用的“中國”。 小夥伴們以為這是日本對中國文化的崇拜所以才建立的第二個中國?其實不然,這只是名字一樣而已,那它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有的人可能以為,是日本的這個地方的人喜歡中國的文化,所以很多東西都和中國有關,然而,並不是因為他們迷戀中國才會這樣,而是因為日本的這個地方名就叫“中國”。日本中國地區位於本州島的西部,北面緊靠日本海,面積大約為30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為770萬,劃分成五個縣,對於日本來說已經不小了。


而日本這個地方名字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是因為古代日本很喜歡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很是推崇,在很多地方都模仿了唐朝,哪怕是一些國家制度都參照了唐朝,說到底那時候的日本很多人也沒什麼文化,而他們的取名方式也極其簡單。

因此他們取名為“近國”“中國”和“遠國”,意思就是距離遠就叫“遠國”,近就叫“近國”,而日本人的姓氏也是同樣的道理。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日本一些典籍把出雲國地區叫做“葦原中國”,也稱作“中津國”和“中國”。

1949年,中國成為了我國的國名,因此就出現了爭議,中國人覺得日本那個地方需要改名,畢竟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的名字相同有所不妥。 但日本表示堅決不同意進行改名,解釋說中國古代的名字一直是以朝代來命名,中國也不是一個正式的國名,並且他們強調是他們先叫這個名字的,這個名字屬於他們,就算是打死都不會更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