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抖音毀掉的中國情侶

被抖音毀掉的中國情侶

我們時常通過一些局部的問題就去定義一個人。

但其實這樣只會讓你在感情中更片面。

I

後臺的一段投稿,邀請大家來欣賞,實在是太長太累贅了我就第一人稱複述吧。

我現在生活在某一線城市,跟男朋友大學認識畢業後在一起兩年。

最近我迷上了刷抖音,感覺裡面的人都好好笑好好玩,但是男朋友完全不理解也不願意主動理解我。

每次跟他說一個抖音的梗他不懂接就算了,還總潑我冷水說那些都是演出來的。

前陣子想跟他拍那個情侶互相假裝不認識然後讓他來撩我,他態度很隨意,結果最後他當街發脾氣問我有完沒完。

他說他不喜歡這種胡裡花俏的東西,但是他為什麼不願意遷就一下我呢?

感覺我們已經走不下去了,完全沒有共同話題,越看抖音上面的情侶日常心越寒,覺得他就是不愛我了。

完了,抖音成為了繼王者某耀、吃雞遊戲後的新型情侶分手理由。

II

其實某種角度我是可以理解這個女生的,人都有一種效仿潮流的心理,看到抖音上有愛的情侶套路,她也希望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他不瞭解女生的趣味,自然是學不會那些套路。

可能是想給生活添點新滋味,也或者是帶著虛榮心理轉頭截圖發朋友圈發給微博的什麼狗糧投稿箱,想要得到別人的稱讚:這對情侶真甜。

可事實呢?

不是每個男生都懂“無事獻殷勤”的下一句已經變成“非常喜歡你”。

他不懂梗,很正常。

就像當初有部分女生(包括我)高喊自己是“21世紀遊戲寡婦”一樣,完全不理解手機app的魅力為什麼比本人還大。

男生關注抖音可能更關心上面的炫目手指舞、生活搞笑的日常、美女撩頭髮,而對情侶之間的段子一竅不通。

不懂接梗不代表他不愛你,愛你的方式也不是隻有接梗這一條路發生。

抖音上面的情節,有時候就真的是看看就好。

III

跟抖音的套路類似的就是公眾號,常被攻擊是戀愛的毒瘤。

其實我寫公眾號以來,後臺的留言永遠都有人在辱罵我,用詞豐富而且很難聽。

都在說我在內的情感公眾號寫了很多毒雞湯,女生看了更加談不好戀愛,而公眾號只是一個好為人師瞎雞掰寫的角色在教女生手把手毀掉自己的戀愛觀。

但是後臺留言還有另外一種聲音,是很多情感裡受了傷迷了惑的人說:我明白了。

互聯網裡的故事都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對方手機裡的出軌記錄,也不是每個人都情話滿嘴天天都有甜得跟蜜一樣的情侶日常。

雞湯是給“身體不好”的人看的,戀愛裡也總有鑽牛角尖的時候需要看文章發洩情緒。

抖音同理,只是滿足了多數人對於戀愛和生活無法想象或者無法經歷的部分的幻想。

真實,但不一定永遠發生。

IV

抖音沒有錯,公眾號也沒有錯,錯在把別人生活當做自己生存的指標。

愛情的維繫不一定是網絡流行的段子,那些都是生活的鹽。

有些好玩的情節效仿了也未必快樂,戀愛更多的樂趣是需要自己的發現。

照著別人的模板談自己的戀愛都是沒什麼意思的。

人生而不同,愛也不止一種。||||||

千萬別刷兩天抖音,看別人都好像很甜甜甜甜甜,就覺得你的另一半一定不愛你。

每一段戀愛表現的甜蜜都大抵相同,背後的磨合和困惑只有自己清楚。

獨立的愛情配套獨立的思考。

如果因為看了幾個抖音視頻或者幾篇公眾號文章就要分手,那我只能說:

你還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