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融媒體建設,地方媒體需要做「加法」還是「減法」?

9月21日,中宣部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召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對在全國範圍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作出部署安排,要求2020年底基本實現在全國的全覆蓋,2018年先行啟動600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於是,如火如荼的縣級融媒體建設被拉上了議程,但是這條路,不好走。

01 縣級媒體,正面臨著最難的關口

縣級融媒體建設,地方媒體需要做“加法”還是“減法”?

縣級媒體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

面對雲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的不斷衝擊,縣級媒體在這一個時代中的佔比正在不斷縮減,縣級媒體的發聲也越來越弱。

就從我的出生縣城來看。小時候都是縣裡的電視臺伴隨著成長的,而現在的電視頻道,縣臺在農村也不一定看到了。有線電視與網絡電視,就從單純的付費來看也會選擇後者,更別提用戶體驗了。

所以,沒有用戶的縣級媒體,盈利空間也在被壓縮

縣級融媒體建設,地方媒體需要做“加法”還是“減法”?

未來10年是個重要的關口,媒體領域的藍海是什麼樣子?沒人知道。

縣級媒體或許會成為BAT的附屬,比普通自媒體用戶多一個權威的標籤的入駐用戶!用戶總量就那麼多,增量用戶更是在互聯網環境下生長的,說句危言聳聽的話,縣級媒體可能會毫無競爭力。

一人一年消費100塊,100萬的縣城一年就能達到1個億的銷售額。所以,用戶,才是重點!縣級融媒體中心,不能做BAT的“打工仔”,“加法”與“減法”相結合才重要!

02 整合資源,縣級融媒體要做“加法”

縣級融媒體建設,地方媒體需要做“加法”還是“減法”?

“縣級融媒體中心”,試點中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將縣廣播電視臺、縣黨委政府開辦的網站、內部報刊、客戶端、微信微博等所有縣域公共媒體資源整合起來、融合發展。這些“縣級融媒體中心”主要是當地各類渠道的歸併以及一體化運作。

1. 媒體資源整合,力爭發聲擴大

這是一種典型的縣級融媒體建設的“加法”,就算一些經濟基礎與運營能力薄弱的縣級媒體也能依靠上級或者其他影響力大的媒體去帶領。

一個人的聲音影響或許會有點小,但是一群人發聲就會造成影響,縣級融媒體要形成宣傳的拳頭。所以,整合媒體資源是可取的。

2. 用戶資源整合,保證根基穩定

那麼新的問題又出來了,一個縣城才多少人?100萬吧。

一個縣級融媒體中心中,廣播電臺有“兩微一端”,電視臺有“兩微一端”,一個縣級媒體有很多平臺,

自然用戶就會存在重疊、分散的情況

這些存量用戶,縣級媒體怎麼去管理運營?首先你得有數據才行!

縣級融媒體建設,地方媒體需要做“加法”還是“減法”?

微信、微博平臺有數據,但真正的數據所有權在別人手裡,我們得到的,只是簡單數據,沒有用戶管理資格。

這個突破口,應該是一個聚合體,要可以對數據進行分析,對用戶進行管理,並能對各種需求進行導入,目前符合這一特質的媒介中,只有APP。

你在微信公眾號、頭條上就算擁有再多粉絲又如何,你不能管理你的用戶就相當於咽喉放在別人的手裡,縣級融媒體建設還要整合用戶資源,絕不能成為依附。

03 縣級融媒,也要適度做“減法”

縣級融媒體建設,地方媒體需要做“加法”還是“減法”?

縣級媒體融合變革註定不能侷限於加法,相反,更加應當積極應用減法

要不然,媒體吃得太多太飽就無法有效吸收消化。因此,縣級媒體想要得到融合變革時代的生存空間必須學會捨棄一些不需要的東西。

“邳州模式”、“項城模式”等等縣級融媒體的打造,不僅得益於領導果敢的決斷,也得益於團隊協調分工的出色。

比如,如果廣播電視節目低質劣等,減;如果廣播電視欄目雷同重複,減;如果廣播電視頻率頻道運營管理缺乏前景,減;如果廣播電視技術部門尸位素餐,減;如果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名不符實,減……

縣級融媒體建設,地方媒體需要做“加法”還是“減法”?

當然,不能為了減而去減。

既然縣級媒體需要在融合變革時代適度做減法,就必須理解做減法不是簡單粗暴地刪除,而是精煉濃縮地選擇。

那些有利於地方廣電發展的欄目節目、部門和機構、設想框架、技術設備、革新變化等保留,與之對應,凡是一切影響阻礙地方廣電因地制宜、因時而宜發展的內容減除。

04 寫在最後

湖北經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鄧海說:“以往,媒體做什麼,觀眾就看什麼;而未來則是受眾為王,觀眾想看什麼,媒體就去做什麼。在節目的製作、試播以及改進方面都會增加觀眾的參與。”

縣級融媒體建設要引導群眾,服務群眾,這不是一句空話。不是花點錢建個指揮中心,掛個融媒體中心的牌子。這是換湯不換藥,是假“融”,不是真“融”。

融媒體中心,首先是要從運行的體制、機制,組織架構等各個方面進行真正的融合,其次要用用戶反哺縣級融媒體中心,這也是廣電殺出生路的關鍵。

縣級融媒體建設,地方媒體需要做“加法”還是“減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