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江縣:石板坡變桃李園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FM97.5更多精彩節目手機實時在線收聽,盡在網絡收音機蜻蜓FM(點擊收聽)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綏江被專家學者認為是長江東轉的地方。向家壩水電站51億立方米的水庫成就了綏江的一灣碧水,讓這個地方變得更加美麗而富有靈性;但向家壩水電站庫區同時也淹沒了綏江數萬畝土地,綏江進行了大移民,對於許多綏江農民來說,原來肥沃的土地被江水淹沒,耕種的半山坡地缺水問題成為了當地群眾面臨的一大難題。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在綏江縣南岸鎮有座山叫真武山,俗稱光石板上一片坡。這座山嚴重缺水已有上千年曆史,真武山的石坡地上種不了東西,靠天吃飯的日子阻礙了當地的發展,當地群眾十分苦惱。

綏江縣文聯社科聯主席劉幫銘

“ 他這塊就是一個大拐拐,所以說他山就基本上沒有那種河流來的,基本上就是一個光灘灘。後邊通過飲水,通過水池,才種起這些樹子來。”

劉幫銘說的引水項目,就是國家實施的“五小水利”工程。真武山正是得益於這項工程,才真正改水換地迎來了新的發展生機。

2014年8月28號,綏江縣被正式列為中央財政五小水利建設重點縣,按照綏江縣委、政府重點打造金沙江畔“六匹山”的農業產業佈局,南岸鎮被列入了建設範圍之一。

南岸鎮小農水重點縣項目計劃新建引水堰2條;改造溝渠3條,總長7.046公里,新建鬥農渠57.455公里;鋪設管道長60.5公里;新建50立方米水池7座、25立方米水池130座,工程概算總投資2545.02萬元。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工程於2015年3月1號正式動工,2015年11月底完工,並完成部分工程、單位工程和縣級驗收。完成引水堰2條,新建、改造溝渠46.85公里,鋪設管道76.6公里,100立方米水池28座,25立方米水池37座,新增維修2000立方米蓄水池5座;完成總投資2496.37萬元,水池水渠開始在真武山上慢慢點綴起來,給乾旱缺水的山坡帶來了福音。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如今的真武上,山綠果飄香,2000多畝果園和1000多畝蔬菜得到科學澆灌,當地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綏江縣新灘鎮石龍村村主任餘太平:

“自從政策好了之後,栽這個果木樹,就是種這個半邊紅李子好,桃子也好,就種這個綠色產品,群眾的收益也比較好,大家都感到可觀。”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五小水利的建設,除了解決南岸鎮真武山的乾旱缺水難題,還覆蓋了綏江大面積乾旱缺水地區。

新灘鎮石龍、鰱魚片區,就是一個典型的片區。

這些年,共青團、婦聯實施了很多希望水窖、愛心水窖,加上水務部門實施的“五小水利”工程,石龍、鰱魚片區的灌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石龍村685戶村民基本上戶戶都有一口25立方米的水池。站在石龍村的一處高山上,極目遠望,金沙江南岸的一片山,全是半邊紅李子。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石龍村村主任餘太平告訴記者:新灘鎮是綏江最早種植半邊紅李子的地方,隨著知名度的提高,如今全縣到處都在種植:

“大家現在感到很高興,生活條件好了,收入也好了,現在都急速在發展,今年都都又栽了1300多畝,就是半邊紅。”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金沙江綏江境內有82公里岸線,三分之二的岸邊(海拔380米至800米)山坡上都種植了半邊紅李子,僅石龍、鰱魚就上萬畝連片。綏江半邊紅李子的發展,在撐起了全縣產業發展大局的同時,由石板坡變為滿山桃園李園的奇蹟,也用一條產業培育兼顧環境保護髮展之路回饋給金沙江一江綠色。

綏江縣文聯社科聯主席劉幫銘:

“我們原來這些地方是荒灘灘,又是屬於泥沙比較嚴重的地方,它雨水來了之後是留不住水的,並且這些泥沙的話會衝到金沙江裡面去,但現在通過五小水利,通過溝渠、水池,就把水蓄起來了,把產業發展起來了,就綠化了這些地方。”

文圖:昭通電臺記者崔文瓊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編 輯:娜 娜

編 審:佳 楓

以下方式可以收聽到我:

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绥江县:石板坡变桃李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