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我校與浙昆聯合培養學生,挑起《雷峯塔》武戲半邊天

演出|我校與浙昆聯合培養學生,挑起《雷峰塔》武戲半邊天

近日,2018年浙昆傳承大戲崑劇《雷峰塔》在杭州劇院上演。觀眾評論,“萬字輩”深情演繹愛恨情仇,“代字輩”身手敏捷,頂起武戲半邊天。兩代人共同登臺,讓大家看到了浙昆的中堅力量,也看到了浙昆下一代的希望。傳承和發展,大抵就是如此。

演出|我校與浙昆聯合培養學生,挑起《雷峰塔》武戲半邊天

演出|我校與浙昆聯合培養學生,挑起《雷峰塔》武戲半邊天

“代字輩”許仙、白娘子、法海

這裡的“代字輩”就是我校與浙昆合作培養的13級崑劇班學生。在崑劇《雷峰塔》演出中,他們中大部分人都參加了演出,吳心怡飾演前半場文戲白娘子,倪潤志飾演武戲白娘子,張唐逍、項天歌飾演小青,阮登越、席秉琪等其他同學飾演天將、法海等角色。

演出|我校與浙昆聯合培養學生,挑起《雷峰塔》武戲半邊天

《雷峰塔》是杭州西湖的美麗傳說,也是崑劇的經典劇目。浙江崑劇團一直專注於崑曲保護和傳承工作,《雷峰塔》是繼《西園記》、《喬小青》、《紅梅記》之後又一部講述杭州故事的作品,特邀請資深編劇黃先鋼依據清代方培成編寫的《雷峰塔傳奇》重新整理,編寫了本次演出的劇本。作為一出大戲,《雷峰塔》有文有武,讓人沉醉其中。其中的武戲,你來我往,動作酣暢淋漓,叫人恨不得一直喝彩才行。

演出|我校與浙昆聯合培養學生,挑起《雷峰塔》武戲半邊天

《雷峰塔》經刪節整理後,通過《舟遇》、《訂盟》、《避吳》、《遠訪》、《端陽》、《求草》、《水斗》、《斷橋》、《鎮塔》、《祭塔》十折貫穿全局。該劇導演為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張銘榮,他在傳承劇目的基礎上,以“古不陳舊,新不離本”的理念,在表演及綜合藝術上重新加以調整,使該劇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新的展現。同時,邀請王芝泉、王奉梅、李小平、谷好好、陸永昌、嶽美緹等名家,擔任本次《雷峰塔》的藝術指導。為使青年演員能夠得到更好的鍛鍊和展示,浙昆用好老一輩,推出萬字輩,培養代字輩,通過扶老攜新,不斷培養優秀的新生代演員。此次《雷峰塔》的演員陣容彙集了“秀、萬、代”三代優秀演員們,“萬字輩”的胡娉、毛文霞、張侃侃、鮑晨、曾傑,與“代字輩”的吳心怡、倪潤志、張唐逍、項天歌、阮登越、席秉琪等,一同在舞臺上演出,演出陣容的平均年齡不過24歲,這充分展現浙昆的年輕實力。“秀字輩”俞志青、湯建華也助陣演出為劇目添彩。

演出|我校與浙昆聯合培養學生,挑起《雷峰塔》武戲半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