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編,大興安林區即將「絕跡」的「絕技」……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早期生產生活離不開一樣工具——柳編筐。用筐裝土豆、裝柈子、裝土、裝蘑菇、裝野菜……真是無所不能裝。誰家要是沒有幾個筐,那真是太舍手了。再說林業生產上,也能用得到,早期築路工人就是靠肩挑臂挎一筐一筐把砂石堆積起來,把路鋪進大山裡。

柳編,大興安林區即將“絕跡”的“絕技”……

柳條筐

這種筐不大不小最好了。

除了這種帶梁的框,還有大笸籮,還有一邊是平的一邊是半圓形的,可以背在肩上的筐。還有圓柱形的花筐,做好帶子,可以雙肩背在肩上,林區人採蘑菇常用。

柳編,大興安林區即將“絕跡”的“絕技”……

中間加個花邊的筐

柳編,大興安林區即將“絕跡”的“絕技”……

兩種顏色組合

柳編,大興安林區即將“絕跡”的“絕技”……

可以背起來的筐

柳編,大興安林區即將“絕跡”的“絕技”……

大笸籮,晾曬用極品

柳編,大興安林區即將“絕跡”的“絕技”……

現在的柳編筐

編筐的柳條以紅毛柳為好,河套柳的柳條也不錯。有手更巧的,編成好看的就用來裝吃的了。不像現在,柳編筐成了工藝品了。

柳編,大興安林區即將“絕跡”的“絕技”……

花樣編法的筐

那時候會編筐的人也不多,所以誰會編筐就受累了,每年開春入秋的免不了有人來索要。誰能給自己家編個筐那也是人情呢!

編筐是個技術活,編不好,筐就七扭八歪的,還不結實,一年不到頭就爛乎了。而編筐高手,一天能編好幾個,用幾年都不壞!

柳編,大興安林區即將“絕跡”的“絕技”……

編筐的老年人

這位老人肯定是個編筐高手。這個年紀了,還能熟練地編。他有可能成為林區年齡最大最後的柳筐編制者。

柳編,大興安林區即將“絕跡”的“絕技”……

這樣的筐必須珍惜

現在的人們大多住樓了,老一輩會編筐的人越來越少。再者,生態保護力度越來越大,紅毛柳、河套柳都不允許隨意割了!林區這項“絕技”恐怕要“絕跡”了……(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