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中正至臻雅藏藝術品拍賣會精品推薦:和田玉璧

藏品名稱:和田玉璧

規格尺寸:重:493g

類別:玉器

簡介:

2018臺灣中正至臻雅藏藝術品拍賣會精品推薦:和田玉璧

在古代,璧是一種重要玉器,用於禮天。中央有穿孔,為扁平狀圓形。玉璧是中國玉器中出現最早並一直延續不斷的品種,其使用年代之長、品種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戰國至兩漢是玉璧的鼎盛時期,用玉選料極精,製作工藝極細,花紋形式多變,飾紋種類豐富,不僅使用範圍很廣,數量也屬歷代之冠。

此件藏品為和田玉璧,鏤空雕 戰漢時期,白玉明顯已被其他物質沁透,呈現雞骨白,從此處可以看出歷史遺留下的悠久痕跡。"雞骨白"主要說的是長期埋在土中的玉,會在表面形成一種白色的氧化物。而“宜子孫”通體都是透雕,並採用了線刻、鏤雕和淺浮雕相結合的技法,精雕細琢,玲瓏剔透。中軸線上有三個字“宜子孫”,是一種吉祥語:長宜子孫。寓意有利於子孫長壽。這件玉雕構思獨立其工藝精湛,造型典雅,線條流暢,氣韻靈動,堪稱佳制,為傳世玉璧中的精品!

2018臺灣中正至臻雅藏藝術品拍賣會精品推薦:和田玉璧


玉璧用途

玉璧的用途,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及後人推測,一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河、祭星等;二為禮器,用作禮天或作為身份的標誌;三為佩飾;四作琺碼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腐用。

中國素有“古玉之國”的美譽,華夏五千年來,炎黃子孫尊玉、喜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璧是重要和影響深遠的玉器之一。玉璧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商周時期,玉璧除了用以裝飾佩戴、祭祀天地、喪葬裝殮、財富象徵之外,還可作為禮儀用器。《禮記·曲禮上》寫到:“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商周時期,人們常用玉璧作為人際交往的禮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候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