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廁糞尿分集式廁所

糞尿分集式廁所也叫“幹封式廁所”、“堆肥廁所”,其應用在國內外均有歷史記載。我國河南鞏縣介紹的“糞尿分流式廁所”、安微界首“糞尿分貯雙罐廁所”及清朝宮廷應用的恭桶,其應用方法和現代的糞尿分集式廁所有很多相似之處;日本昭和24年介紹廁所的文章亦談及“糞尿分離式”廁所。

作為世界環保與生態建築的新趨勢,糞尿分集式非沖水生態衛生廁所的推廣、應用與可行性研究,是聯合國在許多地區推動的工作,旨在面對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匱乏、減低寄生蟲與傳染病問題、和適應於世界廣大農村地區的生態與生產環境。

全國愛衛辦依據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瑞典國際發展合作署(SIDA)的合作,1997~1999年在吉林汪清縣、山西太原市清徐縣、廣西田陽縣糞尿分離式生態衛生廁所繫統應用與推廣可行性的研究結果,以及2000~2001年在山東、廣東、四川、安徽、貴州、青海、陝西等7個省的鄉村進行擴大試點的經驗,確定了糞尿分離式非水衝生態衛生廁所的設計模式和要求。

借鑑全國愛衛辦的經驗與成果,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與臺灣第三建築工作室合作,從2004年開始至今,已在大陸廣大農村地區推廣興建了近十所各類型的糞尿分集式廁所,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因應各地、各(民間)機構的需求,亦配合當前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改水改廁工作的推展,生態農業工作室/鄉村建築工作室將這三年多來的實踐經驗予以總結,同時結合全國愛衛辦的成果,對糞尿分集式非水衝生態衛生廁所的原理、建造與使用作一綜述,供農民朋友和廣大農村工作者參考。

糞尿分集式生態廁所是“小而美、小而實用”的新事物,確實能為農村地區解決生活、生產和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實際問題發揮一定功用。該型戶廁主要特點有:減量化——只處理必須處理的糞便;無害化——基本無汙染環境與危害人體健康的汙物排放;資源化——自然能源與糞肥的循環應用,減少化肥的應用量;節約水資源——少用或幾乎不用水。設計體現了廢物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現代科學觀念。該型戶廁推導糞、尿等排洩物在自然界構成閉路循環的生態衛生觀念,所以是一種先進的戶廁建設模式,在我國適宜地區廣泛推廣應用,可獲得明顯的社會、生態與經濟效益。

農村改水改廁是一項漫長而又艱鉅的工作,不但要克服資金上的困難,更需要一種好的方法,並扭轉觀念、改變習慣。糞尿分集式廁所技術簡單,利用農村豐富的自然材料和剩餘勞動力,可以以很少的資金投入即可實現,它所依賴和考驗的,更多的是人們自力更生的意識和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及改善生活品質和保育自然環境的願望與信念!

糞尿分集式生態廁所的種子已經撒下,我們期待著它在更廣大的鄉村生根、發芽和開花。

農村改廁糞尿分集式廁所

一、 建造依據及糞便無害化原理

1、 糞、尿對腸道傳染病的不同影響(病原學)

糞是導致人類腸道傳染病的傳染源。眾所周知,絕大多數的腸道病毒、腸道致病菌、腸道寄生蟲及卵是與糞一起排出體外的,糞是傳播人類腸道傳染病的汙染源。腸道傳染病的傳播方式稱為糞——口傳播,腹瀉病患者如霍亂,致病微生物在每克糞便中可達1010個。糞便無害化是控制腸道傳染病的關鍵。

在正常情況下,尿中含有的微生物在環境中大量存在,而幾乎不含有腸道致病微生物。

農村改廁糞尿分集式廁所

2、 糞、尿的不同理化特徵

糞、尿的理化特徵有很大差別,其正確應用將對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起重要作用。

糞便的主要成分是未消化的有機物,含有纖維素等大分子物質,須經消解腐熟成腐殖質方可利用。幹、熱條件利於糞便無害化,在其它相同自然環境條件下,潮溼糞便中的致病微生物比干、熱狀態下存活時間長。糞便中還有75%的水分,乾燥使水分蒸發,減少了糞汙的體積,為汙物的減量化又創造了條件。

尿需要在密閉、低溫的條件下保存,開放的條件下尿極易分解,造成肥效丟失。在與糞便混合的情況下,尿的發酵產生惡臭,微生物的存活時間大幅度延長。

農村改廁糞尿分集式廁所

3、肥料應用

每人每年糞便的排洩量約25~50kg,按25kg估算含有氮0.55kg、磷0.18kg、鉀0.37kg,是很好的有機肥。

每人每年尿的排洩量約400~500kg,按400kg估算含4kg氮、0.4kg磷、0.9kg鉀,遠遠高於糞便。尿中的氮、磷、鉀是以尿素、磷酸鹽、鉀離子的形式存在,與化肥極為相似,十分有利於植物吸收,尿中的重金屬濃度比多數化肥低,是理想的速效肥料。

農村改廁糞尿分集式廁所

4、保護生態——節約水資源、減少汙染

傳統的水衝式廁所需用30倍以上的水沖洗少量的尿和更少的糞,糞、水混合後,使需要處理的糞汙量由500kg增加到15000kg,糞汙處理量增加,排放、處理糞汙的投資與工作量加大,同時又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潔淨的水資源。

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的生活汙水排放到河、湖之中造成汙染,在取用地表水加氯消毒時,又會產生鹵代烴類致癌物,造成二次汙染;大量施用有機肥,增加了作物吸收量,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使氮磷鉀的流失減少,為控制湖泊富營養化、減少農業面源汙染量創造了一個條件。

農村改廁糞尿分集式廁所

5、覆蓋

覆蓋有利於糞便乾燥,也去除戶廁臭味、減少蚊蠅、改善戶廁衛生條件的最佳措施。糞便中的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與尿中的氨造成廁所的臭,並引來蒼蠅、生蛆……糞便被吸收臭味的覆蓋料覆蓋,廁所無臭,也不生蛆、蠅,改變了廁所的衛生環境。

二、設計要求

糞、尿不混合分別收集,尿不要流入貯糞池,糞、尿分別處理、分別利用,是設計糞尿分集式生態衛生廁所的基本要求。在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後,設計可以有很大的變動,以適應不同的需要。

糞尿分集式生態衛生廁所的建築結構與其它衛生廁所相同,由維護結構(廁屋)、儲糞結構和一個糞尿分流的便器組成;可能時單修個男士小便池,與尿收集器接通。其儲糞結構可建在半地面或地面上。

只要堅持糞尿分集(分流)、便後加灰,利用乾燥或發酵的原理使糞便無害化,就可因地制宜自行設計完美的糞尿分集式

農村改廁糞尿分集式廁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