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昔日榮耀,大西安的支點在這?

重振昔日榮耀,大西安的支點在這?

重振昔日榮耀,大西安的支點在這?

文化這東西,深入到一定程度常常會走下意識。前幾天在西安看到“昆明池”這個地名,於是順嘴就想起杜甫的“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秋興八首》裡,論表現歷史與現實的時空交錯感,無出此句之右者。

杜甫懷想漢武帝時,歷史才過去八百年。去年,昆明池在位於今西安西鹹新區的原址上覆建開園時,距離杜甫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千二百多年了。人在西安就是這樣,不自覺就會一千年一千年地想問題。

10月13日我在西安參加了首屆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鹹)國際論壇,這一論壇的主旨是探討未來城市的發展樣式。考古證明古長安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我們的城市化進程高歌猛進了多年之後,在西安來探討未來如何規避“城市病”、實現城市的創新發展,的確也是關乎生存方式的“千年大計”。

重振昔日榮耀,大西安的支點在這?

(攝影:宋雪煒)

由西安西鹹新區主辦這個論壇,不是沒有原因的。2014年西鹹新區獲批為第7個國家級新區,這是全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到陝西視察時,曾著重要求“充分發揮西鹹新區作為國家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的綜合功能”。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裡“國家”、“試驗”等關鍵詞表明,西鹹新區創新城市發展方式,不僅是西安或陝西一省的事,而且是關乎未來我國城市化何去何從的方向性探索。

那這幾年來西鹹新區在城市發展上都做了哪些創新性探索呢?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在論壇上講了很多,我覺得有這麼幾點特別值得一提。首先就是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的銜接。“梁思成預言”令很多人嘆息不已,對於西安這座歷史遠比北京悠久的城市來說,處理好城市發展與文化延續的關係更是一種歷史擔當。

西鹹新區的規劃聘請了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先生參與設計把關,他在此次論壇上說,西鹹新區在設置之初,就把“歷史文化傳承保護”作為城市規劃前提之一。西鹹新區的規劃中有一條貫穿南北的軸線,將周朝豐鎬京遺址、秦咸陽宮遺址、漢昆明池遺址連成一線。這不但是城市建設的軸線,也是一條歷史傳承的軸線。這條軸線周圍有大量歷史遺存,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20個分佈點。這些遺存都被看做城市發展的資源加以呵護,事實上,西鹹新區882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積用於城市建設,其餘的都用作各種保護。

重振昔日榮耀,大西安的支點在這?

(攝影:宋雪煒)

利用新興科技,實現城市的綠色發展、生態宜居,也是國家賦予西鹹新區的任務。在這一點上,對西鹹新區和雄安新區的要求是一樣的。論壇結束我打車去機場時,正趕上一場秋雨。司機一邊開車一邊閒聊,說這段路可以滲透雨雪,所以路上看不到積水。這其實正是管委會主任康軍作為亮點對記者推薦的“海綿城市”建設,在這方面經驗頗豐的西鹹新區剛剛承辦了2018海綿城市建設國際研討會。

取暖季汙染和乾旱一樣,都是困擾北方城市環境的難題。西鹹新區在國內首次大面積推廣乾熱巖技術,利用地熱解決冬季取暖,每個採暖季可代替標準煤3萬多噸,為北方冬季節能減霾提供了借鑑。此外,西鹹新區在城市空間佈局上避免“攤大餅”式擴張,而走“組團式”格局,以及在智慧城市等方面的經驗,都為未來城市化進程提供了創新性示範。

西安市和陝西省是“團結湖參考”(微信ID:Talkpark)關注較多的地方,作為觀察者能明顯感受到近來西安官場的變化。這次論壇上經常能聽到本地幹部提到成都如何、重慶如何。西安是西部的工業重鎮,曾有著屬於自己驕傲。但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升級,西安似乎沉溺在了工業優勢的“資源陷阱”中。經濟總量上,已經被同為中西部城市的武漢、成都、重慶、鄭州甩在了身後。尤其與成都的差距高達6000多億,幾乎僅為成都的一半。

重振昔日榮耀,大西安的支點在這?

(攝影:劉銳)

可以說西安的現狀與它曾經的榮耀落差極大,“振興大西安”迫在眉睫。而西鹹新區就成為西安振興的動力和引擎,它既拓展了西安發展的地理空間和行政空間,又帶來了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併成為體制改革的試驗區。值得一提的是,西鹹新區對歷史文化的保護,正在“變現”為經濟上的收益,一大批文旅項目更新了偏重的產業機構。就在本次論壇前夕,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將美國本土以外的全球首個洛克菲勒文化中心放在了西鹹新區,投資近百億元。

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遼闊一些,會發現西鹹新區的意義不僅限於西安。今年2月份,國家批覆《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式明確西安為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縱覽國家中心城市名單,在經濟最發達的華東、華南,各自只佔一個名額(上海、廣州),而在中西部地區卻有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五個名額。對此,專程來西安參加西鹹國際論壇的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認為,改革開放第一步是在沿海地區,而隨著開放的深入,尤其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內陸中心城市將在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的角色。

在中西部的五個中心城市裡,西南片區有成都和重慶,中部有武漢和鄭州。而西安就成為廣袤的西北地區,尤其是關中平原城市群唯一的發展支點。誠如《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指出的,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不足是區域內的突出問題。當發展的重心向內陸轉移,而區域內又急需一個引領帶動中心時,包括西鹹新區在內的“大西安”就成為關中平原乃至整個大西北發展的引擎。西鹹新區的“溢出效應”比它自身的發展還令人期待。

在集聚效應愈益明顯的時代,中心城市往往關乎一個地區的興衰。西安人提起“大西安”,在自豪的同時,有越來越多人喟嘆失去的黃金十年。但欣喜的是,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新動能在注入這片土地。西鹹新區無疑將是大西安未來的發展增量,也將是大西北交給國家的一張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