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如何發展?糧達網:用網際網路服務農糧產業實體

供應鏈如何發展?糧達網:用互聯網服務農糧產業實體

近幾年來,供應鏈金融在政府相繼出臺的指導意見下正在大力地發展。由於在防風險、去槓桿、貨幣政策偏緊、金融監管強化等背景下,資金荒和資產荒同步上演,供應鏈金融成為緩解當前緊張經濟形勢的一大重要發展方向。在此背景下,作為中國供應鏈金融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峰會之一,“第十屆中國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峰會”在2018年9月27日於上海成功召開。

此次峰會以“2018,資金荒和結構性資產荒下的供應鏈金融新生態”為主題,希望在供應鏈金融相關技術方面進行深入探討並尋求解決方案。除此之外,也以開展供應鏈金融項目的洽談與對接為主要目的,為各大參會的優秀企業提供尋找靠譜合作伙伴的機會。糧達網作為中糧集團與招商局集團聯合傾力打造的大宗農糧交易一站式電商平臺,代表農糧行業參與了此次峰會。

由於農糧行業先投入後產出的產業特點,週轉資金不足成為農糧貿易產業鏈中的一大痛點。而交易方規模差異大、高度缺乏信用、行業本大利小等特點一直以來都是農糧產業鏈解決資金荒問題的阻礙。糧達網作為農糧B2B電商平臺,憑藉央企背景進行信用擔保,以供應鏈金融為產品,為農糧行業打造新業態,一手解決資金荒問題。

糧達網依託中糧集團的農業產業和資源優勢,既在產業鏈上發揮核心企業作用,同時又基於交易服務、物流服務和數據服務,為農糧行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經過糧達網平臺的影響,傳統企業每年流動資金的週轉由3-4次增加為8-10次。而通過平臺交易數據的積累和大數據技術手段,糧達網使客戶交易數據形成信用,從而進一步形成融資。在解決資金荒的基礎上又增加價值、創造價值。

另外,糧達網“互聯網+農糧”的定位,正是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去解決傳統農糧產業鏈的幾大痛點,優化產業鏈與供應鏈,為供應鏈金融提供良好基礎與利好變化。這一發展方向符合國家提倡實體經濟的流動性導向,以農糧產業鏈為根基,使供應鏈金融服務於農糧行業,推動以產業為核心的企業發展。

針對此次會議探討主題“資金荒和結構性資產荒”,糧達網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於延磊提出:“要從產業角度進行新的資源整合、業態融合,探尋新的發展方向,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工具和平臺思維可以提供很好的助力。” 之所以要藉助互聯網工具,是因為目前互聯網+農業是大勢所趨,在未來線上線下將高度融合。同時產業優勢形成競爭優勢,核心企業完成更多供應鏈整合。故而使核心企業成為平臺,供應鏈才能正式從“鏈”邁向“網”,從結構性方面給產業帶來轉型升級。糧達網正是從產業角度出發,以產業為基礎,從農糧B2B出發,發揮其電商平臺的功能,力求在農糧產業上實現產融結合,助力農糧產業的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