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華晨寶馬股權對稱破缺,傳遞了什麼信號


「汽車人」華晨寶馬股權對稱破缺,傳遞了什麼信號

加速改革開放的步伐不能只說說,寶馬率先提升合資公司股比,不僅能進一步激發我國汽車產業的活力,更向世界傳達了一個信號,中國正向更有益外商投資、更具消費潛力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加速邁進。

寶馬擬增資合資公司股比至75%,成為近期行業的熱議話題。其實,多數人心裡有數,合資公司股比放開是早晚的事兒,不僅如此,股比一旦放開,大概率外資是大頭。稍許令人意外的是,這次剛說放開就辦了樁大買賣,被熱議當然也不稀奇。可以確定的是,打破了固有格局,中國汽車產業正步入更為成熟的新時期。

「汽車人」華晨寶馬股權對稱破缺,傳遞了什麼信號

其實在7月9日的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時,就透露了寶馬公司在中國合資企業持股超過50%,這是自4月17日發改委宣佈汽車行業合資股比放開以來的第一樁。

傳遞開放信號

特朗普上任以來的四年間,國際經貿環境已今非昔比,面對美國的連續發難、軟硬兼施、步步緊逼,中國和歐洲等國面對新的不確定性,定然會抱團取暖,問題是能抱多緊。在特殊時期,中國的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光有態度還不夠,做一些不同以往的,推動改革向前的事情,才是更可靠的信號。

「汽車人」華晨寶馬股權對稱破缺,傳遞了什麼信號

幾乎錯過整個互聯網時代機遇的歐洲,工業對他們更為重要,這些老牌外資汽車企業如何走好下一步,比以往的任何時期都更慎重。汽車產業在技術的革新時不我待,歐洲人也加快了發展的腳步了,關鍵的一步要邁在哪裡?最佳的地方當然是中國。儘管2018年中國汽車產業遇冷,但有機構認為中國的高端汽車消費市場仍然可以達到10%的複合年增長率。

經貿上,中國的情況更復雜,怎麼回事兒大家也清楚。現實問題是,中美貿易順差預期不斷收窄,美元迴流對我國貨幣和經濟造成的影響是現實問題。這個坑怎麼補?引進更多的優質外商對華投資是上佳的策略,尤其是製造業和高科技業。

強扭的瓜不甜

保守派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他們的中心論點是利益分配問題,把事情當成了零和博弈,更有的上升到榮譽層面。當然,這種觀念不僅存在於汽車業,而是在各行各業漫天飛舞。近期最熱議的話題是哪個國家諾貝爾獎獲得的更多?其實,無論科學成就是哪個國家的,最終提高的是全人類的層次。誠然,企業經營有權益分配的問題,但更應該看到的是,發展才是硬道理!

在創投領域,有一個較為普遍的觀點,即各佔一半是最糟糕的股權結構。雖然凡事不應該絕對,且合資品牌在我國汽車市場這幾十年一路走來,成果也是有目共睹,但這個普遍觀點的背後也有其道理。

「汽車人」華晨寶馬股權對稱破缺,傳遞了什麼信號

實際情況是,寶馬集團出資購買更多股權,實則是要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力度。10月11日,寶馬集團宣佈,計劃收購華晨寶馬部分股權,將持股比例從50%提升至75%,並已經簽署了相關協議。消息稱,這筆交易金額為36億歐元,兩家公司將於2022年完成股權變更。股東雙方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從2018年至2040年)。

寶馬錶示,對華晨寶馬的投資將增加30億歐元,用於未來幾年瀋陽生產基地的改擴建項目:位於鐵西的新廠區建成後將使鐵西工廠現有產能翻倍;大東廠區的改擴建項目也在進行中,生產體系將更加柔性化,可以根據未來寶馬車型和市場需求而逐漸拓展。未來三到五年內,華晨寶馬的年產能將逐漸增加到每年65萬輛,創造5000個新工作機會。

「汽車人」華晨寶馬股權對稱破缺,傳遞了什麼信號

由此可見,正是由於股權加持,改善了寶馬對於在華投資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說,原來各佔一半的股比,壓抑了外資對華投資的期望。

正如物理學界有名的“宇稱不守恆”定律認為:對稱看上去雖然很規則,但同時顯得單調和呆板,而對稱破缺(不對稱),才能使它們顯示出各自的特性。

過往經驗表明,以市場換技術,只是一廂情願。限制整車廠外資佔比,他們仍然可以憑藉在產業鏈上的優勢地位增加單邊利益。調研顯示,發達國家汽車零部件和整車的產值往往在1.7:1,而我國只在1:1附近。也就是說,我們雖然是全球第一汽車大國,但零部件配套的產業還是落後的。原因很簡單,雖然車是在中國生產,但關鍵零部件仍然需要海外進口。2017年,汽車整車及其零部件的進口高居我國工業品進口第二位,僅次於半導體集成電路。股權對稱的背後,也限制了產業的發展。

「汽車人」華晨寶馬股權對稱破缺,傳遞了什麼信號

強制推行一個看上去有利於我方的遊戲規則,實則不光打擊了合作方、投資方的主觀能動性,也會一定程度上扭曲行業的健康發展。

最大消費市場

雖然我國汽車行業總體上還是大而不強,但縱觀整個中國的經濟基礎,已經不再需要落後的保護政策了。中國有全世界最完善的製造業產業鏈及工業生態圈,這是美國也無法比的。曹德旺說:“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製造業外遷,現在不是說回來就馬上能回來的。”

包括汽車行業,這些傳統制造業,中國的核心競爭力確實不怎麼佔優。原因是人家有近一個世紀的先發優勢,這意味著,整個產業的遊戲規則都是由人家建立起來的,護城河當然更牢固。

「汽車人」華晨寶馬股權對稱破缺,傳遞了什麼信號

但在新興產業上,中國大部分領域都扮演了領銜角色。除了熟悉的互聯網行業,新制造業包括寧德時代、京東方、海威康視、華為、大疆等等。實際上,在2010年中國就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目前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種產品和產量位居全球第一。

要承認的是,每一個行業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監管層應該在尊重行業自身發展規律的前提下,規劃發展藍圖,制定遊戲規則。

中國不光是世界工廠。對經濟發展來說,科學技術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市場。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知道,以色列的科技很厲害,德國的科技也很好,但他們的市場規模都不夠。

「汽車人」華晨寶馬股權對稱破缺,傳遞了什麼信號

美國之所以單方面頻頻制裁其他國家,憑藉的是作為全世界最大單一消費市場的地位。但這樣的格局,也正在被打破。今年8月,有美國媒體報道,中國消費市場規模有望在2018年超越美國,今年是一個分水嶺,中國消費市場有望跨入6萬億美元大關,美國預計為5.8萬億美元,世界經濟的遊戲規則會因此改變。

這樣的趨勢下,加上特朗普政府不斷向歐洲汽車企業發難,把更多籌碼押在中國市場,在中國實現產業轉型,無疑是這些外資車企的最優選。中國不光有匹敵美國的消費市場潛力,還有全世界最齊備的工業生態,也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生態。固然,我們還有很多不成熟的政策,但我國需要拿出改革的決心和步伐,向外資企業釋放出積極信號。

「汽車人」華晨寶馬股權對稱破缺,傳遞了什麼信號

在2017年1月達沃斯論壇上,索羅斯認為特朗普政府將發起貿易爭端,這會把中國推向成為新的世界經濟領導者。他的反身性的理論認為,應該重點考察參與者的期望和事件過程的相互影響。現在,參與者的期望和發生的事件,正在上演。這個關鍵時期,中國需要扮演的是一個更開放和主動的角色。

加速改革開放的步伐不能只說說,寶馬率先提升合資公司股比,不僅能進一步激發我國汽車產業的活力,更向世界傳達了一個信號,中國正向更有益外商投資、更具消費潛力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加速邁進。(文/張恆)【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