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增速短期沖高?

出口增速短期衝高?

事件

3月8日,國家海關總署公佈數據顯示,中國2月進口(按美元計)同比增6.3%,預期8%,前值由36.9%修正為36.8%;出口同比增44.5%,預期11%,前值11.1%;貿易順差337.43億美元。

點評

J曲線效應短期推高出口。誠然,本月出口數據高增速有去年春節期間低基數的原因,但是即使剔除春節因素,出口數據仍然頗為亮眼。我們需要注意到,在美元持續弱勢的背景下,自2017年末以來人民幣步入升值軌道,匯率由6.6以上的水平一度升破6.3關口。而在這一過程中,出口數據則一路向好。實際上,總結歷史經驗,人民幣匯率與出口數據往往同向變動,這與經典經濟學理論顯然產生了較大矛盾,我們猜測這可能與價格粘性下的J曲線效應及人民幣資本賬戶變動情況有關。無論如何,出口持續保持強勁是當前既成事實,大概率也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維持在高位。

關注新興市場接力發達國家。從細項數據來看, 1-2月,對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同比分別為26.6%、24.7%、13.4%,與之相對比,對巴西、俄羅斯、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出口同比則為44.3%、40%、31.9%,顯然,對新興國家的出口增速明顯快於發達國家。實際上,在最新一期的他山之石中,我們已經提示投資者注意景氣由發達國家向新興國家擴散的事實,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復甦很可能將延長本輪全球經濟擴張的持續時間。

PMI出口新訂單數據準確性存疑,實體經濟保持較強韌性。從近期各類指標的情況看,2018年以來出口新訂單PMI已經連續兩個月下滑且均位於50榮枯分界線以下,若以此為依據則實體經濟在出口方面已經遭遇到了較大的壓力。但是,從出口實際情況看,出口實際數據連續兩個月保持了較快增速,即使考慮到春節因素以累積同比觀察,其增速也已經達到24%的水平,為2013年來的最高點。由此,我們不得不再次強調我們的觀點,即近期PMI數據受到了較大的統計擾動,實體經濟仍然保持較強韌性。

風險提示:民間投資增速不及預期;下游需求低於預期;主要工業原料價格超預期調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