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尿素市場「大跌眼鏡」,機會還是挑戰?

市场|尿素市场“大跌眼镜”,机会还是挑战?

回顧國內尿素市場在國慶長假後期的火爆行情,業內人士追捧利好以及工廠看漲惜售的畫面可謂記憶猶新,只怪價格漲跌交替過快,諷刺尿素只有“一週行情”的說法再度應驗。10月上旬的百元漲幅轉眼間已成百元跌幅,尿素主流產區出廠報價雖滯後於實際成交,但也回落至2100元/噸左右,而類似河南、山西等地的低端走貨價已見2050元/噸。國內整體採銷局面呈現出,追漲者解散、觀望者擇機、獲利者變現、滯後者釋然。此時,對於那些動輒2150~2200元/噸的挺價企業來說,新單銷售壓力不言而喻,感言適應快速漲跌的短線操作才是當下生存之道。

國際市場利好不足

近一段時間,隨著國內尿素進口與出口的概念轉換,國際市場對我國尿素行情的影響已不容小視。正如尿素在國慶假期的一輪猛漲行情,便是受到印度10月5日的招標採購刺激,競標總量超過160萬噸,其東、西海岸最低到岸價分別達到了356美元/噸、352.88美元/噸,且言明不接受伊朗直接或間接貨源。這次的“餡餅”明顯為中國量身定製,可謂是“量”“價”雙贏局勢。國內廠商則以印標推算出2220~2240元/噸的集港價作為內銷價格參標,半賣半吵地將國內尿素出廠報價推至2200~2250元/噸。不過,小編上週對此已提出了異議。印度不定招標雖斬獲160萬噸競標,但其合理的剛需採購量或不超100萬噸,且綜合以往印標強調低價的常規思路看,最終能有75萬噸的成交量已算不易,但這明顯低於業內100萬噸以上的預期,而中國僅拿到40萬噸左右的份額,核算離岸價236~240美元/噸。國內廠商對此多存怨言,反饋到內銷市場便是尿素價格連續下滑。另據傳言:作為制裁國的伊朗三季度尿素出口量同比有增無減,猜測其多為轉港或其他方式走貨,不排除干擾國際市場供求預期的可能性。另外,

隨著本輪印標結束,下一次招標或推至12月,至於巴基斯坦、孟加拉的10月招標,由於其採購量多在10萬噸左右,暫難引起業內關注。總之,國際市場對內銷行情的利好支撐或暫告一段落。

內需啟動仍賴心態調整

不可否認,自國內尿素報價突破6月旺季2000元/噸最高價以後,內銷的理論參標便完全被集港出口參標取代,此時國際利好被指炒作,下游廠商心態重歸調整階段,尿素新的價格底線只剩“敢問路在何方”了。回味小編上週一(10月8日)與國內一些省級農資公司交流中提到的“何價放緩採購”,多數答覆雖然已經從節前的2000元/噸上調至2200元/噸,到也算是守信。即使尿素企業打惜售牌,也沒能刺激下游更進一步追漲。據瞭解,今日(10月15日)河南尿素明盤報價已降至2050元/噸,且山東、山西等尿素主產區多在反饋新單銷售不佳,並存促銷現象。從結果上看,小編所顧慮的市場心態或將再一次令尿素行情回落築底。

就目前尿素市場供求局面分析,國內尚存一定的利好支撐。首先,供應面仍不可迴避環保限產、氣頭尿素企業因限氣減產等問題,更有前期還存在部分尿素企業直銷液氨現象,且莫忘行業總開率不足54%的現狀;其次,需求面不乏剛需期待,農業淡儲顧忌高價尿素或被推遲,複合肥原料採購已經迫近,考慮到磷複肥企業有意藉助尿素漲勢醞釀提價,或存採購高價尿素的可能性;另外,北方即將進入供暖季,煤價漲勢為尿素成本提供一定炒作空間。

綜上所述,由於印標結果不及預期,國內尿素報價在上週大幅調漲後呈現回落走勢,明盤跌幅多在50~80元/噸,暗降及個別低端成交已降到2050~2080元/噸,甚至一部分業內人預言尿素行情有可能回到節前水平。但從目前國內可以提供的利好因素分析,尿素市場未至悲觀地步,後期有賴業內心態方面的及時調整。之前小編提到過,行情漲跌交替才能給市場提供更多的操作機會,針對天然氣受限、環保嚴查、煤價漲勢、複合肥原料採購、農業冬儲等方面看,尿素後市暫被看好。預計10月下旬國內尿素主產區報價2050元/噸左右。

中國農資傳媒出品,如有轉載請聯繫管理員

市场|尿素市场“大跌眼镜”,机会还是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