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大字典XJ003-夏特古道:世間冷盡繁花夢,天外飛來綽約仙

古道大字典XJ003-夏特古道:世間冷盡繁花夢,天外飛來綽約仙

編號

XJ003

夏特古道

夏特古道是聚考古和探險為一體的高危的徒步探險線路,穿越途中,支離破碎的木扎特的冰川,冰縫、冰河,以及洶湧的南木扎爾特河都會給探險者構成極大的威脅。加上馬匹無法通過木扎爾特冰川,探險者只有靠自己揹負所有的裝備食品,在高海拔山區行軍對體力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古道大字典

地理位置

古道大字典XJ003-夏特古道:世間冷盡繁花夢,天外飛來綽約仙

人文歷史

古道大字典XJ003-夏特古道:世間冷盡繁花夢,天外飛來綽約仙

歷史上,由於南北疆之間交通的不便利,夏特古道曾在軍事、商務和民間交往等方面發揮過獨特的作用。據歷史學家考證,木扎爾特達坂是唐代著名的弓月道的必經山口,從南路的西安都護府到伊犁的弓月城,此山口是一條捷徑的路線。至清代,伊犁成為新疆的軍事中心,木扎爾特達坂重被啟通,在木扎爾特山口附近駐有70戶人家,專門負責鑿冰梯,維修道路,當時官兵換防、商旅往來、多取此道。30年代中期,芬蘭探險家馬達漢,由新疆的阿克蘇出發,路徑夏特古道回國。在夏特古道哈達木孜大達坂和木扎爾特山口附近有許多刻在巨石上的維吾爾文字和三區革命軍的徽記,記錄了1945年三區革命維吾爾軍由此出擊南疆阿克蘇的軍事行動。從上世紀中葉起,由於沿天山南北公路交通狀況的改善,險峻的夏特古道逐漸被廢棄。

汗騰格里峰

古道大字典XJ003-夏特古道:世間冷盡繁花夢,天外飛來綽約仙

夏特古道由咆哮如雷的夏特河沖積而成。河源來自號稱“天山之父”的汗騰格里峰下,河床深不見底,落差極大,猶如一條白色神龍,洶湧澎湃地衝出天山,直奔特克斯河流,注入浩浩蕩蕩的伊犁河。古道全長52公里,沿河成階梯狀跌宕而下,水穿崖壁,九瞿迴轉;水聲怒吼,震隆耳潰;迴音徹天,激盪曠野;陽光反照,水光粼粼;百般幻化,亦溫亦狂;林海浩翰,草原廣袤;雲遮碧天,華蓋密障;綠茵繁茂,花叢爛漫;青草葳蕤,茁壯蒼翠;懸崖峭壁,陡如刀削;峰巒起伏,矗插雲端;兩岸鳥躍,啼鳴婉轉;蝶飛蜂舞,千姿百態;棧道險象,如步雲梯;大聲長吼,繚繞不息;身處此地,若臨仙境。

整個古道是上帝造物給人世間少有的雄偉壯觀、綺旎絢麗、神秘飄逸、絕倫無比、獨具特色的自然風光,被世人贊稱:山的頂峰,河的源頭,雲的故鄉,雪的故地,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

夏特古道的美景是熱烈的。絢麗的風光,給人產生一種人間天堂的感覺,不僅心曠神怡,逸興遄飛,還感到一種雄渾蒼茫的遠古之氣迎面撲來,古道獨具魅力的風光帶著原始的野性映入渴望已久的眼簾,撞擊著因受到震撼而怦然律動的心靈。

伊犁河

古道大字典XJ003-夏特古道:世間冷盡繁花夢,天外飛來綽約仙

亞洲中部內陸河,跨越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國際河流。伊犁河的主源特克斯河發源於天山汗騰格里峰北側,向東流經中國新疆的昭蘇盆地和特克斯谷地,又向北穿越伊什格力克山,與右岸支流鞏乃斯河匯合後稱伊犁河,西流至霍爾果斯河進入哈薩克斯坦境內,流經峽谷、沙漠地區,注入中亞的巴爾喀什湖。從河源至入湖口,全長1236公里,流域面積15.1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河長442公里,流域面積5.6平方公里

特色

燻馬肉和燻馬腸

古道大字典XJ003-夏特古道:世間冷盡繁花夢,天外飛來綽約仙

每年11月底和12月份,是哈薩克族牧民燻肉的旺季。他們在這個時候,要挑選一些膘肥體壯的牛、馬、羊宰殺後供過冬食用。為了使這些肉能較長時間的保存,他們採用了多年積累的方法——燻。燻肉時,先將肉剁成塊,撒上鹽,搭在木架上,四周是土塊牆或是用其他東西遮擋一下,下面用松枝柴煙來燻,直到燻幹,即成燻肉。還有一種燻羊肉的方法十分有趣,將羊宰殺後,將內臟掏空,燒掉毛,皮連肉一起剁成塊,撒些鹽,用燻肉的方法燻幹。連皮一起燻的肉,可以保存較長時間,直到翌年的六七月份也不會變質。哈薩克族最拿手的要數做馬腸子的技藝了,挑選膘肥體壯的馬宰殺後,取其馬腸,洗淨,按馬的肋條切成條肉,連同肋骨撒上鹽、胡椒粉等佐料,灌進3尺多長的馬腸內,兩頭用畜筋紮緊,掛在屋裡風乾,一個月左右即成。還有一種臘肉,是將瘦牛羊肉上撒些鹽,灌進馬腸內,兩頭紮緊口,吊起來涼幹即成。哈薩克族的馬腸和臘肉脂肪豐富,但油而不膩,瘦肥分明,不僅顏色悅目,而且營養價值很高,並具有特殊的風味。隆冬季節來到牧區,正是哈薩克族牧民顯示他們烹飪技術的時候,若去牧區準叫你耳目一新,飽嘗口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