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蔬菜在農產品中佔據重要份額。近年來,我國在保持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產國地位的同時積極推動蔬菜的出口,出口量和出口金額正在逐年增長。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出口現狀:鮮冷凍蔬菜出口最多,亞洲是最大市場

我國蔬菜的對外貿易以出口為主,長期保持順差。2010-2017年我國蔬菜進口額和出口額整體上均呈增長趨勢。2017年我國出口蔬菜1094.77萬噸,比2016年增加8.3萬噸,出口金額達155.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2%;進口蔬菜24.66萬噸,比2016年減少1.4萬噸,進口額為5.5億美元,較上年增加3.5%。2017年蔬菜產業實現貿易順差149.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5%。2010年以來,除了2012年,我國蔬菜進出口貿易順差均逐年增長。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從產品結構來看,耐儲藏和運輸的鮮冷及初加工蔬菜仍是重要出口品類,2017年出口額冷凍蔬菜佔40.95%,加工保藏蔬菜佔29.2%,幹蔬菜佔28.9%,蔬菜種子0.99%。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大蒜是我國蔬菜第一大出口優勢品種,出口集中度較高,主要出口印度尼西亞、美國和越南,2017年出口額分別為5億美元、4.38億美元和2.89億美元。同時優勢品種還包括蘑菇、番茄、木耳、辣椒、洋蔥、生薑等。

從出口地區看,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是我國蔬菜主要出口地區,2017年出口額佔比分別為72.4%、11.9%、8.9%。其中日本和越南是第一、第二位的蔬菜出口市場,約佔中國蔬菜出口總額的14.3%和12.9%。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後,我國蔬菜開始出口東盟國家,且以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為主,2010年我國蔬菜出口東盟各國、日本、韓國最多,分別佔22.8%、15.8%、11%。到2017年,出口東盟各國總額佔比達30%,日本下降至13.4%,韓國下降至9.8%。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伴隨著"一帶一路"的延伸,我國蔬菜出口將繼續呈現貿易順差的態勢。且根據國外消費習慣的改變,預計今後蔬菜貯藏和加工能力將大幅提升,鮮冷凍蔬菜和加工保藏蔬菜的出口優勢也將持續保持。

市場分析:日韓農耕面積小,蔬菜嚴重依賴進口

日本和韓國是我國蔬菜的主要出口國,這兩個國家由於國土面積小,蔬菜等農產品需要大量進口,但是為了保護本國農業,都不同程度地對進口農產品進行了限制。

日本:中國蔬菜價格不及日本蔬菜的一半

日本是世界上農產品進口量最大的國家,也是農產品價格最貴的國家。進口蔬菜約佔日本蔬菜消費總量的22%,其中生鮮蔬菜和冷凍蔬菜的進口量越來越大。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日本設立了嚴格的植物檢疫標準,並利用國際條款限制從中國進口蔬菜,這對中國蔬菜進入日本市場構成了不小的阻礙。但由於距離短、價格低、品質好的原因,中國蔬菜在日本一直佔有較大的份額。2015年,中國對日本的洋薊、蠶豆、蘑菇出口佔日本總進口的50%以上,出口的洋蔥及青蔥、蘿蔔與胡蘿蔔、豌豆也分別佔到日本進口總額的44.5%、47.5%、19.8%。

日本對蔬菜不僅要求新鮮時令、營養健康,而且要求品種多樣,週年均衡供應。為了做到這一點,日本一方面不斷從國外引進大量蔬菜新品種,並進行試驗研究,不斷培育出新的蔬菜良種投入生產;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設施栽培,儘可能做到各種蔬菜的週年上市,對有些在日本難於週年生產或生產成本高保證不了供應的蔬菜則通過進口予以解決。因此,日本的消費者對蔬菜基本沒有季節性概念。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日本蔬菜大多依賴於進口,但日本國民仍偏愛國產的蔬菜,進口蔬菜與日本同類蔬菜相比,價格明顯偏低,特別是我國出口至日本的蔬菜價格不及日本蔬菜的一半,且難以進入日本的超市,主要在普通蔬菜店銷售,或作為加工原材料。但有些蔬菜,如中國產芋頭、墨西哥產南瓜等因口味明顯優於日本產品,也深受日本消費者喜愛。

近幾年,日本市場對蔬菜產品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無農藥、無化肥或減農藥、減化肥等自然農耕法、有機栽培已作為農業生產中的一項重大變革予以推廣。在日本,無汙染、有營養、防病治病的森林蔬菜很有市場,如松耳、菇類等。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日本政府非常重視檢驗檢疫工作,一是投入大量資金撲滅國內現存病蟲害;二是在海、空、港嚴格實施檢疫。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視利用檢驗檢疫來保護本國農產品。一是通過檢疫將大量國外農產品拒之於國門之外;二是以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為依據,限制大量蔬菜產品的進口,日本對各種蔬菜中農藥品種的限制規定多達100餘種。

中國出口的蔬菜因農藥殘留超標引發的拒收、退貨、索賠現象時有發生。2006年5月日本開始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對食品中農業化學品殘留限量的要求更加全面、系統、嚴格,受影響的蔬菜主要包括菠菜、大蒜、胡蘿蔔等12種。

韓國:進口中國山東白菜應對“泡菜危機”

韓國國土狹小,且山地居多,因此,農產品品種少、數量小、價格高,難以滿足國內需求,嚴重依賴進口。但是,韓國政府為保護本國農民利益,維持主要農產品的生產自給能力,一直對進口農產品進行嚴格限制。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近年來,隨著農民人口老齡化、農產品市場開放和國內農業政策的調整,韓國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下降。蔬菜種植面積從2000年的39.7萬公頃下降到2013年的25.7萬公頃,以年均3.3%的速率縮減;蔬菜生產量從2000年的1098萬噸下降到2013年的959萬噸,以年均1.0%的速率減少。辣椒、白菜、蔥類和大蒜是韓國主要栽培的蔬菜品種。

1995年之前,韓國對農產品進口實施嚴格的限制。1995年,根據與世界貿易組織(WTO)達成的協議,韓國開始小幅開放農產品市場。近年來,由於農民人口老齡化和自由貿易協定實施的農產品市場開放措施,韓國蔬菜進口規模不斷擴大,蔬菜自給率不斷下降,對進口的依賴度增加。2013年,韓國蔬菜進口量99萬噸,進口額7.7億美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了4.3倍和4.8倍。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韓國蔬菜進口市場高度集中,進口蔬菜主要來自中國、泰國、越南和美國。其中,中國蔬菜出口韓國具有絕對的優勢,約佔韓國進口蔬菜市場份額的3/4。按照HS4位編碼商品統計,韓國各品類蔬菜產品進口量都呈現出增長趨勢,但進口結構發生了變化,保鮮蔬菜進口份額有所增長,冷凍蔬菜和非醋制或保藏的其他未冷凍加工蔬菜所佔份額快速增長,其他加工蔬菜所佔份額顯著下降。

韓國主要新鮮和初級加工蔬菜絕大部分是從中國進口,對中國市場的進口依賴度極高。近年來,辣椒、萵苣和菊苣等蔬菜的國內產量逐漸下降,進口量逐年增長,胡蘿蔔等根菜、食用菌、花椰菜和青花菜等國內自給率較低的蔬菜進口快速增長,而白菜、大蒜和洋蔥等國內自給率較高的蔬菜進口易受韓國國內生產供應情況的影響,不同年份間進口量波動較大。

山東白菜解困韓國“泡菜危機”,日韓菜籃子質量取決於中國蔬菜?

比如2002年和2010年,異常天氣導致韓國蔬菜大幅減產,引發“泡菜危機”。2010年9月27日,韓國白菜的零售價達到了史上最高:每棵1.38萬韓元(約合人民幣82元),此外蘿蔔價格也比同期上漲兩倍多。為應對“泡菜危機”,韓國政府不得不緊急採取對策,臨時取消對白菜30%、白蘿蔔27%的進口關稅,大量從中國山東進口白菜救急,造成當地白菜價格上漲。

隨著2015年《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正式生效,韓國政府承諾對1584項中國出口農產品在20年內降為零關稅,這將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國蔬菜在韓國的市場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