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煤豐喜」的戰略布局

早在2006年,面對全國範圍內尿素產能過剩的市場局面,陽煤豐喜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就開始引進尿素的後續產品——三聚氰胺生產裝置,產品面世後受到青睞。為此,一個關於三聚氰胺的戰略規劃開始佈局、擴充。

2017年,兩個新上馬的三聚氰胺項目投產,一個產能5萬噸,一個產能3.3萬噸,加上之前的產能,“陽煤豐喜”三聚氰胺生產能力已經提高到12萬噸。

這,還僅僅是開始。

2018年,4個分佈在臨猗、華瑞、平陸等分公司的三聚氰胺項目又陸續開建,每個項目的產能都是5萬噸。截至目前,臨猗的項目已經建設完成40%左右。“到了明年上半年,這4個項目都將陸續投運。屆時,公司三聚氰胺的產能將增長20萬噸,全部產能將突破30萬噸!”技術中心主任王康平說的這個30萬噸數字可不簡單。事實上,全國範圍內三聚氰胺每年的實際產量也僅90餘萬噸。

王康平介紹,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陽煤豐喜”將集中精力發展臨猗、平陸、稷山、新絳四大生產基地。四大基地的戰略佈局各有側重。臨猗公司的核心是基礎化工;稷山公司除了新建的5萬噸三聚氰胺項目,還將投資90億元建設甲醇和乙醇聯產項目,甲醇年產100萬噸,乙醇年產40萬噸;平陸基地將充分利用當地市場優勢生產燒鹼,30萬噸的產能每年可增收10.5億元;新絳基地將與當地焦化企業合作,利用焦爐煤氣與“晉華爐”每年生產36萬噸合成氨、56萬噸尿素。 付 炎

點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最終都要落在項目上。實踐證明,誰抓住項目,誰就會贏得主動;誰抓好項目建設,誰就會贏得未來。“陽煤豐喜”的戰略佈局,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用項目建設撐起發展的風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