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縣」惠民現代農業產業園食用菌扶貧產業園開工建設

「農業強縣」惠民現代農業產業園食用菌扶貧產業園開工建設

開工儀式現場

濱州之聲10月16日訊 今天上午,惠民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人聲鼎沸、機聲隆隆,惠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食用菌扶貧產業園在這裡舉行開工儀式。

農業優勢產業為扶貧助力

食用菌扶貧產業園是惠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的一部分,食用菌扶貧產業園項目將建設高標準食用菌大棚300個,以生產香菇、白靈菇、羊肚菌、赤松茸、秀珍菇等食用菌品種為主,採取“產業園+貧困戶”的“533”扶貧模式運營:“5”是指食用菌產業發展的5個關鍵環節,即政府主導、企業帶動、資金支持、合作經營、按期分紅;第一個“3”是指3種幫扶方式,一是既無勞動力也無經營能力的貧困戶,按期分紅;二是有勞動力無經營能力的貧困戶優先參與產業園勞動,實現勞動工資加按期分紅;三是有勞動力、有經營能力的貧困戶按優惠價承包大棚,自主經營,收入歸貧困戶所有;第二個“3”是指3個扶貧“零”特點,即貧困戶實現零距離就業、零風險經營、零投入分紅。預計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後,可使全縣兩萬多名貧困人口受益。

「農業強縣」惠民現代農業產業園食用菌扶貧產業園開工建設

開工儀式現場

科學規劃空間佈局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惠民縣搶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發展機遇,提出了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重大舉措。2017年,委託農業部規劃設計院編制了產業園總體規劃。今年3月,成立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指揮部,8月,被山東省農業廳、財政廳批准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惠民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開工建設,對於強化示範引領,統籌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助力脫貧攻堅,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加快實現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具有重要意義。

該產業園位於濱州市惠民縣中部,沿濱惠大道、大濟路兩側佈局,涉及胡集鎮、麻店鎮、孫武街道、皂戶李鎮和淄角鎮5個鎮辦,170個自然村,總佔地面積37萬畝。產業園以“立足特色園藝產業發展,加快標準化基地建設,積極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綠色循環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有效推進現代物流,促進現代農業科技與創業創新,因地制宜適度開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發展戰略,按照“一核、三區、五園、一帶” 進行空間佈局。一核:即科技創新發展核。三區:是建設高新農業種植示範區、特色園藝標準化生產區、綠色循環農業樣板區。五園:是在產業園重點設置特色園藝博覽園、惠民園藝產品加工產業園、鑫誠現代農業園、魯北綠色農產品現代物流園和中國北方國際花木園。一帶:即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重點建設皂戶李森林特色小鎮、徒駭河、沙河生態景觀長廊、麻店鎮休閒農旅特色小鎮、胡集蘑菇特色小鎮、物流供銷產業技術服務中心。培育龍頭企業、重點品牌,搞好合作社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農業強縣」惠民現代農業產業園食用菌扶貧產業園開工建設

開工儀式現場

打造公共區域品牌“惠民原耕”

目前,惠民縣正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立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集中投向產業園建設。10月14日,成功舉辦“惠民原耕”公共區域品牌新聞發佈會,成為全省首家縣域公共區域品牌創建單位。在胡集完成一般農田流轉1039畝,用於育苗工廠、食用菌示範園等農業設施建設;在徒駭河沿岸完成土地流轉6000畝,規劃建設高標準苗木基地。佔地500畝的觀賞植物育苗中心項目已通過專家論證,佔地6000畝的高標準苗木生產基地項目已完成土地流轉,另有10個項目正在洽談。產業園內已有食用菌、蔬菜、花卉苗木等農民專業合作社220家,批發市場22處,農產品初加工企業18家,市級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5家。食用菌、蔬菜和花卉苗木產值16.95億元,佔整個園區產值的56.5%。

下一步,惠民縣將以惠民現代農業產業園食用菌扶貧產業園開工為契機,圍繞縣委、縣政府“三四一五”工作體系,激發產業園發展活力,加快園區建設進度,加大招商力度,強化人才保障,政策扶持,宣傳推介,不斷提升“惠民原耕”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力爭早日把產業園建設成為優勢突出、特色明顯、生產高效、綠色環保、現代物流、創新引領的全國食用菌蔬菜標準化生產引領區、全國特色花卉苗木先導區、三產融合發展樣板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