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的歷史隱含著驚人的精英主義BY KATE KERSHNER

化妝的歷史隱含著驚人的精英主義BY KATE KERSHNER

縱觀歷史,各行各業的人都找到了改善自己容貌的方法。但幾個世紀以來,只有富人和貴族才能使用奢華的化妝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今的情況依然如此——儘管許多人可以隨意訂購30美元的凱莉唇妝包,但社會上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而且確實)購買價值超過2000美元的保溼霜。

我們將探索富人使用化妝品的一些方式,以區別於(字面上的)那些炫耀自己沒有化妝特徵的窮人。

讓我們從古埃及人說起。公元前4000 - 3500年,埃及人正以一種著名的貓眼的方式畫眼線。但最時髦的人不滿足於在家化妝;富人們帶著一些雕刻或彩繪的化妝包,有些用寶石裝飾得非常華麗,所以很容易就能得到修飾。到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登基(公元前51年)的時候,她已經塗上了鮮紅色的胭脂蟲唇膏——一種至今仍普遍使用的染料。但是窮人呢?他們不得不滿足於用水沖淡的粘土,這可能不是那麼有活力。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到1500年,指甲油開始在古代亞洲文化中流行起來。中國人把雞蛋、蜂蠟或阿拉伯樹膠混合在一起。不過,富人再一次通過化妝品把自己與普通人區分開來:雖然人們認為中國貴族染鮮豔的指甲油在社會上是合適的,但大眾塗的是淺色的。

讓我們略過一個時間和地點,貴族階層改變了他們的立場: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在19世紀中期,維多利亞女王宣佈化妝低俗(因為在她看來,化妝只適合賣淫或舞臺)。因此,英國上層階級開始對這種東西嗤之以鼻。但是當愛德華時代(1901-1910)到來的時候,婦女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重新戴上她們的面具。然而,化妝的汙名並沒有在一夜之間消失,所以女性會拒絕化妝……偷偷溜進美容院的後門去買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