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裝備 之 實踐一號衛星(中國)

實踐一號衛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科學探測和技術實驗衛星。該星1971年3月3日發射,重221公斤,外形為近似球體的多面體,直徑1 米,其主要任務是試驗星上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主動無源溫度控制系統,長壽命遙測設備及無線電線路性能及其他太空環境探測。

實踐一號衛星的設計壽命為一年,實際在太空中工作了8年之久,直到1979年6月17日才隕落。

太空裝備 之 實踐一號衛星(中國)

實踐一號衛星是中國"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中的第一顆,同時也是中國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它於1971年3月3日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升空。衛星星體是直徑1米的近球形72面體,上下半球梯形平面上各安裝了14塊硅太陽能電池板,衛星主要載荷有兩個:G-M計數器和鈹窗積分電離室。實踐一號衛星進行了高空磁場、X射線、宇宙射線和外熱流等空間物理環境參數的測量,還進行了硅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主動式無源熱控制系統等長壽命衛星技術的試驗,它在軌成功運行了8年,為中國設計和製造長壽命衛星提供了寶貴經驗,尤其為衛星的電源、熱控制和無線電測控系統的研製開闢了成功的道路。

其任務為測量高空磁場、X射線、宇宙射線、外熱流等空間環境參數;進行長壽命應用衛星的一些關鍵技術、特別是航天電源技術的試驗;觀察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主動無源熱控制系統、長壽命遙測設備及無線電線路在空間環境下長期工作的性能。

太空裝備 之 實踐一號衛星(中國)

對衛星的基本技術和系統進行長期空間考驗,主要包括硅太陽電池和鎘鎳蓄電池組成的電池系統、無源主動式溫控系統、16路遙測系統等。

衛星運行在近地點高度為266km、遠地點高度為1826km、傾角為69.60°、週期為106min的軌道上。它採用1m直徑的近球形72面全蒙皮骨架式結構,上下半球殼的梯形平面上各裝有14塊硅太陽電池板。衛星採用自旋穩定姿態控制方式。衛星的中間為一圓形密封艙,內裝短波遙測、超短波信標機(202MHz)和銀鋅化學電池。在主艙周圍與外殼之間安放4個小儀器艙,它們是:(1)附艙1,內有兩組鎘鎳蓄電池和小遙測裝置;(2)附艙2,內有限制器、移相調配網絡;(3)附艙3,內有5cm應答機;(4)附艙4,內有10cm信標機。

星上科學載荷有兩個:(1)G-M計數器。它用於探測宇宙線,測量能量大於16.4MeV的質子和能量大於0.88MeV的電子總通量;(2)鈹窗積分電離室。它用於探測太陽X射線,測量波長為(l~8)×10-2μm。

太空裝備 之 實踐一號衛星(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