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隊「駐」進村民心坎上

錢秀華張麗麗本報記者沈雪

他們走進田間地頭,挽起褲腿與村民一起勞作;他們走進農戶家裡,和村民嘮知心話,為村民排憂解難;他們走進村部,積極幫助村裡找項目、投資金,成為激發農民致富的“新能量”……他們就是市人社局駐安達市昌德鎮永福村工作隊。

走進安達市昌德鎮福昌源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民們正忙著採摘木耳,深褐色的木耳舒展開來鋪滿整個庭院,12萬袋菌棒長出的不僅僅是木耳,更是貧困戶增收的希望。合作社採用“政府+幫扶部門+貧困戶貸款資金”的組合模式,吸納24戶貧困戶入股進行黑木耳種植,共購進木耳菌12萬袋,頭茬收穫木耳1000公斤。

貧困戶李洪財患有疾病,生活十分艱難。李洪財說:“當我知道可以入股合作社時,毫不猶豫利用扶貧貸款1萬元入股。如今拿到分紅錢,心裡開心,覺得日子有奔頭了。”

在永福村,駐村工作隊發現該村種植結構單一。為此,工作隊經多方聯繫協調,最終將村裡廢棄的小學建成了食用菌生產基地,成立了合作社,讓貧困戶戶均可增收2000元。

在工作隊走訪中,發現部分貧困戶自家小院子閒置可惜,與村兩委商量後,決定發展庭院經濟,把房前屋後充分利用起來,讓貧困戶不出家門就能增收。工作隊協調市人社局、安達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田家炳高級中學三家幫扶單位捐資16200元,對能夠從事輕體力勞動的61戶貧困戶進行幫助,發展綠色蔬菜種植和家禽養殖,預計戶均可增收500元左右。

引導貧困戶脫貧意願,激發自身發展動力,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信心是工作隊進駐永福村以來工作的關鍵。2017年12月份末,工作隊發現貧困戶程徳友有釀酒手藝,完全可以通過自身擺脫貧困,在工作隊不斷鼓勵下,他開了全村的第一間“酒坊”,成了名副其實的“小老闆”,去年自產自釀的8000斤酒全部銷售一空。不到一年時間,程德友從“貧困戶”轉變變為“脫貧戶”,挺直腰桿走向致富路。

以村為家真扶貧,心繫群眾扶真貧,工作隊用真心真情幫助貧困戶脫貧摘帽,為永福村脫貧攻堅注入源頭活水,帶領貧困戶奔向小康。經過工作隊一年多的持續幫扶,昔日貧窮落後的永福村,如今村莊變得乾淨整潔,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目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10名義務教育階段子女全部就讀,沒有發生輟學現場;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免費納入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保險範圍;建檔立卡貧困戶從2017年105戶,209人減少到51戶95人,貧困發生率從4.26%降到1.92%,順利脫貧出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