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爲什麼要大力發展「中職教育」?當前發展現狀如何?

很多可能不是太理解“中職教育”,相比較而言比較理解高職教育,同高職教育不同的是。從培養學生的角度出發:

中職:培養“技術精湛”的學生;高職:培養“懂技術、會操作、會管理”的學生。

高職,高等職業學校的簡稱。經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以大學專科教育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專科教育主要有兩種形式:高職(高等職業學校)、高專(高等專科學校)即普通高等學校裡就讀專科專業的學生,大家要區分一下。

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中職教育”?當前發展現狀如何?

現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這又為中職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機遇。大力發展中職教育,是國家今後一項長期的政策。而國家也出臺相應的政策以此來鼓勵一部分初中畢業生就讀中職學校,例如學雜費全免,每年發放兩筆助學金等優惠政策。但是我國經濟狀況發展很快,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追求高學歷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另一方面,前面講的社會對技術型人才需求過大嗎。很多民辦,公辦中職院校紛紛開辦,呈現井噴式的增加,招收規模越來越大。在生源量不斷增加與學校的兼併重組開辦的雙重衝擊下,教學質量很難得到保證。

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中職教育”?當前發展現狀如何?

總結來說:是很多中職學校仍然沒有走出以前的招生、教學和管理模式;對職業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做得很不夠;中職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大等等。這些已成為中職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桎梏。對中職教育的嚴峻形勢,我們應該進行冷靜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與其說中職學校面臨著存亡危機,不如說中職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當下中職教育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校硬件設施差,招生思想太過古板。大多數中職學校的專業設置和開設的課程,都不能與時俱進;缺乏吸引力,硬件設施也跟不上。學生的實習實驗條件差,實訓設備陳舊簡陋;也很難滿足教學需要。中職教育的理念不清晰,沒有領悟到中職教育的含義。很多學校本來是學習三年的時間,可是學校為了生存,將只學了一年的學生就派出去進行實習,導致學生什麼都不懂,浪費時間。在很多地方都是當地的中職學校,在學生填報中考志願時,就派老師過來說:“你填我們學校,你這分數升不了普通高中”。還有就是給班主任老師“回扣”,報名一個給多少回扣之類的。

如此的中專招生方案,早已落後於當今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初中畢業生及其家長早已知道:原初中班主任力勸並親自帶送初中生去讀中專的“貓膩”,而中學老師推薦的學生就讀職業學校,也是“隨行就市”;把學生推薦給回扣高的中職學校,而不是考慮這些中職學校的辦學環境和教學質量。

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中職教育”?當前發展現狀如何?

第二,學生整體年齡偏低,認知能力不強。

中職學校門檻低,入學容易。現在的中職學生,生源年齡偏小、綜合素質偏低,基本屬於“淘汰產品”,中職學生起點較低。目前,由於種種原因,中職學校生源素質普遍不高,其中一部分是思想品德和學習表現比較落後或自身缺點較多的後進生。他們在入學不久,便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組織紀律觀念淡薄,經常遲到等。而中職教育的學生大都15歲左右,本應該就是學習文化知識的時候,現在一下子過度到關於學習就業的知識,跨度有點大,不利於學好專業知識。

第三:教材缺乏創新,師資力量薄弱。中職學生現用教材多數內容比較陳舊,缺乏知識的更新。有些專業教材還是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有些新版書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只是更新包裝,內容還是老的基本沒變。然而隨著企業的不斷變革,各種新型技術不斷的發展,教材上的內容早已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反觀學生學習之後,發現到社會上學的專業知識用不著,就會被社會所淘汰。中職教育的老師大多數都是普通教師改編過來的,缺乏專業的知識,不能像高職教育的老師具有領導學生具有創新的能力。

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中職教育”?當前發展現狀如何?

第四;政府的政策決定憑藉感性,不具有前沿性。為什麼這樣說?當前中職教育的專業多,但是研究機構少,缺乏社會的投資。很多中職教育地方,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對中職教育的投資興趣與投資力度不斷減少,使得當地中職教育的發展受到制約。

中職教育想要發展,就必須在當地創造出自己的“名牌專業”,同時學校要具有前言性,對學校的專業等相關內容進行長遠的規劃,將學校辦出特色,提高教學質量,這樣才能留住學生以及更好的招收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