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古北口:揭祕最慘烈長城抗戰,中國軍隊6萬傷亡殲滅日軍6千


北京密雲區境內的古北口,是山海關、居庸關兩關之間的長城要塞。古北口長城位於古北口鎮東南。由臥虎山長城、蟠龍山長城、金山嶺長城和司馬臺長城組成。古北口為遼東平原和內蒙古通往中原地區的咽喉,素有京師鎖鑰之稱,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1933年初,日軍用武力佔領了山海關,繼續將矛頭指向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長城重要關口。3月4日,日寇佔領承德後,便一路南下,氣勢洶洶撲向承德與北平之間的古北口。

3月10日早晨,奉命從徐州日夜兼程奔赴前線的第17軍25師,趕到古北口時,日軍已經兵臨城下。原先在這一帶防守的東北軍兩個師,抵抗不住日軍第8師團的猛烈攻勢,已全部退入古北口關內。

12日,在代師長杜聿明指揮下,25師官兵連續擊退了日軍3次大規模進攻。由於傷亡過大,古北口關城又被日軍裝甲車突入,25師只得撤出古北口,向南轉移到30裡外的南天門陣地。

在南天門陣地,剛剛趕到的第2師接替傷亡了4000餘人的25師防守。第2師連續血戰了五晝夜,傷亡很大。17軍軍長徐庭瑤又在25日夜間,調上劉戡的第83師接替第2師。28日,17軍才放棄南天門。5月14日被迫全部撤離了密雲。

古北口戰役歷時75天,是長城抗戰中歷時最長、雙方兵力投入最多的戰役。中國軍隊以傷亡1.6萬餘人的代價,斃傷日軍6000人以上,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民族尊嚴。整個在長城抗戰中,中國軍隊共出動35個師30餘萬人參加戰鬥,付出了傷亡6.5萬人的巨大犧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