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被刺死,犯罪者竟是身邊人,校園犯罪屢次發生,怎麼避免

高一新生被刺死,犯罪者竟是身邊人,校園犯罪屢次發生,怎麼避免?

八月份的尾巴,總有許多家長為了孩子上學而煩惱,到處奔波找學校,只為幫孩子爭取一所既安全又高質量的學校。選擇好學校後,孩子們紛紛踏入新校園,迎接新的校園生活,發展新的交際圈。但是對一些孩子來說,可能會面臨第一次住宿,和一些從來沒有過交集的人生活在一起,如何正確對待分歧,怎麼避免產生矛盾,對新寄宿生們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高一新生被刺死,犯罪者竟是身邊人,校園犯罪屢次發生,怎麼避免

新生開學季,安徽的某所校園就發生了校園犯罪事件,一名高一新生被刺死,犯罪者竟是身邊人,被害人的舍友。得知這一消息,被害人的家長第一時間從外地趕回,但只見到了被害人冰冷的遺體,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一幕再次上演。對於網絡上猜測的一些犯罪起因,例如:因曬衣服而起。這些說法還沒得到警方證實,廣大群眾不要肆意猜測,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都是未成年人,他們有權利獲得尊重和保護。

高一新生被刺死,犯罪者竟是身邊人,校園犯罪屢次發生,怎麼避免

高一新生的年紀正處於青春期,也是許多青少年的叛逆期,情緒波動大,這個時期也是家長最難教育孩子的時段。上面案件中的兩名新生所在的學校對學生的管制是非常嚴格的,經常對學生是否攜帶刀具以及危險物品進行檢查,在學校方面已經較好的保障了學生安全。但是仍發生這樣的校園犯罪事件,是廣大群眾不願意看到的。這起事件究竟是怎麼開始的?多大的矛盾可以激怒犯罪嫌疑人痛下殺手,刺死自己的舍友,我們還無從得知。但是既然事件已經發生,生命無法挽回,現在的關注點應該是怎麼避免這樣的校園犯罪事件發生。

高一新生被刺死,犯罪者竟是身邊人,校園犯罪屢次發生,怎麼避免

校園犯罪事件在近年來屢次發生,復旦投毒案、在宿舍唱歌被捅死、沒帶鑰匙被刺死等先例,足以讓人引發深思。針對這樣的情況,小編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避免。首先,家庭方面,家長與人交往上應該樹立良好的形象,在孩子面前不動怒,面對矛盾用“以和為貴”的處理方式。並且要和孩子多溝通交流,面對敏感期的孩子更應該好言好語的交流,同時適當的瞭解孩子身邊的朋友性格情況,正確的引導孩子如何跟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在學校方面,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同時,宿舍管理老師應該對學生性格特點有所瞭解,安排性格、生活習慣相近的學生住同宿舍,還可以適當的擔當心理老師一責。學校不應該只是教育學生讀書,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他們做人。

高一新生被刺死,犯罪者竟是身邊人,校園犯罪屢次發生,怎麼避免

高一新生被刺死一案再一次給廣大社會敲警鐘,如何有效地避免同類事情發生,值得讓人深思。現今,有些大學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瞭解學生特點,進行相對應的匹配,將生活習慣等相近的學生安排在同一間宿舍,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寢室內部人員相處矛盾,個人認為這是一種可以避免校園犯罪的好方式。對於避免校園犯罪問題大家還有什麼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